烧伤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51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烧伤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烧伤的护理床。
烧伤病人的护理,特别是小儿烧伤的护理,一直较为困难。目前,烧伤护理使用的是一般的护理病床,尚未见有专门用于烧伤的护理病架。由于小儿烧伤后烦燥不安,难以与护理人员合作,哭闹燥动,皮肤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皮肤抵抗力下降,且不能保持床被清洁,容易发生感染。对一些烧伤较重的病人很不利于脚、背、会阴部及双下肢等部位的护理和换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小儿大小便,能保持床面清洁干燥,减少创面感染机会,易于会阴部、双下肤等部位护理的烧伤护理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该护理床包括床面和床腿,床面包括上下床板两部分,下床板由两块板面组成,两块下床板一端分别通过铰链或螺钉与上床板连接,两下床板可通过铰链或螺钉为转轴自由分合,在两块下床板与上床板的会阴部有一个便于大小便的孔。
该护理床可以做成倾斜的,头向尾倾料10-2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护理床放在铺好的普通病床上,在护理床上铺单并固定,上面铺消毒棉垫。对不合作的烧伤小儿可用棉垫、绷带固定在护理床上。平卧或附卧时,可将护理床下半部两板面分开。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护理床会阴部设置一个孔,并将床下半部做成可以自由分合的两板面,便于病儿大小便和会阴部、下肢等部位的换药和治疗,可以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减少创面污染机会。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和图2为上下床板用铰链连接的本实用新型的附视图和侧视图。
图3和图4为上下床板用镙钉连接的本实用新型的附视图和侧视图。

图1、图2所示,烧伤护理床由床板面和床腿(5)组成,床板面分为上床板(1)和下床板(2),下床板(2)由两块板面组成,两块下床板的两对应外缘分别由铰链(4)与上床板(1)连接,两下床板(2)可以铰链(4)为轴自由分合。左上床板(1)与两块下床板(2)相接的会阴部有一便于大小便的孔(3)。床头与床尾的倾斜度为15°。
如图3、图4所示,两块下床板(2)一端分别用螺钉(6)与上床板(1)连接,两下床板(2)可分别以螺钉(6)为轴分合,在两块下床板(2)与上床板(1)的相邻处有一平槽(7),以便下床板(2)分开时不受阻,床面倾斜20°。其它结构与
图1、图2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烧伤护理床,由床面和床腿(5)组成,床面分为上床板(1)和下床板(2),其特征在于,下床板(2)由两块对应板面组成,两块下床板面通过铰链(4)或螺钉分别与上床板(1)连接,两块下床板可以铰链(4)或螺钉为轴分合,在两块下床板(2)与上床板(1)的会阴部有一个便于大小便的孔(3),整个床面从床头到床尾倾斜10°-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烧伤护理,由床腿(5)和上下床板(1)、(2)组成,下床板(2)由两块对应板面组成,两块下床板通过铰链(4)或螺钉分别与上床板(1)连接,两块下床板(2)可以铰链(4)或螺钉为转轴分合,在两块下床块(2)与上床板(1)的会阴部有一个便于大小便的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小儿烧伤护理,便于小儿大小便和会阴部、双下肢等部位的换药治疗,保持床面清洁、干燥,减少创面感染机会。
文档编号A61G7/02GK2321428SQ9723803
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8日
发明者孙玲 申请人: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