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03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卵管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手术的器械。
在施行输卵管吻合时,要在输卵内放入不同的支架,若选择软性支架,往往插入输卵管内比较困难,有时反复操作,甚至不同程度损伤输卵管内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感染的机会。根据硬膜外导管的原理,结合输卵管解剖的特点,选择不锈钢材料,制成大中小三种型号(20、24、26)输卵管内固定器。手术时,根据输卵的粗细再选择不同型号。其主要特点1、支架插入输卵管内稳、准、轻、快且无损伤。
2、槽心及远近器槽便于放入、引导支架。
3、插入后清晰看清输卵管解剖层次,便于吻合,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4、器芯拔出后便于通液。能确定输卵管近端是否通畅,吻合处是否漏液。
5、吻合后不会将支架的拔出,更不会影响固定器的拔出。
6、增加再通率的机会。
7、取材广泛、经济实惠、结构简单、无副作用。一般的外科医生都能掌握运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固定器进一步说明


图1输卵管内固定器的示意剖面图图2输卵管内固定器套的示意剖面图图3输卵管内固定器芯的示意剖面图图中(1)输卵管内固定器套(2)输卵管内固定器芯(3)输卵管内固定器套体(4)输卵管内固定器套头(5)输卵管内固定器套坐(6)输卵管内固定器套孔(7)输卵管内固定器芯体(8)输卵管内固定器芯头(9)输卵管内固定器芯尾(10)输卵管内固定器远槽(11)输卵管内固定器近槽(12)输卵管内固定器远槽心(13)输卵管内固定器近槽心附图所示的实施中,输卵管内固定器是由器套(1)和器芯(2)组成,头部呈弧形,体部呈长圆柱形,尾部呈短圆柱形,整个固定器光滑、无损失。器套(1)呈空心,器芯(2)呈实体,器套(1)短于器芯(2);器套头(4)和器芯头(8)呈弧形,是首先接触进入输卵管的开口,然后缓慢进入输卵管近端;套坐(5)外呈四面形(似注射针头坐);套孔(6)内呈空圆柱形,是注射器的乳头或芯尾衔接处;芯尾(9)呈短圆柱形,远端膨大,便于手持;远近槽(10)(11)呈斜形,便于引导支架,它们的开口均在芯头,远槽(10)斜行向芯尾,便于支架从远端带入近端,近槽(11)斜行向芯头,便于支架从近端带入远端;远近槽心(12)(13)呈线状稍凹,便于支架放入,远槽心(12)始于远槽底,终止芯尾;近槽心(13)始于近槽底,终止芯头。
权利要求选择不锈钢材料制成输卵管内固定器,它是由器套(1)、器芯(2)组成,其主要特征为器套(1)短于器芯(2),器套头(4)和器芯头(8)呈弧形,套坐(5)外呈四面形似注射针头坐,套孔(6)内呈空圆柱形,芯尾(9)呈短圆柱形,远端膨大,远槽(10)近槽(11)呈斜形,它们的开口均在芯头,远槽(10)斜行向芯尾,近槽(11)斜行向芯头,远近槽心(12)(13)呈线状稍凹,远槽心(12)始于远槽底,终止芯尾,近槽心(13)始于近槽底,终止芯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手术的器械。选择不锈钢材料制成输卵管内固定器,是由器套、器芯组成。取材广泛,经济实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痛苦、无创伤、无副作用。在施行输卵管吻合时,选择性使用它,能稳、准、轻、快地放入支架,而且解剖层次清楚,便于吻合、通液,同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和创伤的机会,增加再通率。
文档编号A61B17/42GK2363665SQ9821495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8日
发明者邵仕美 申请人:邵仕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