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专用四腔三囊化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788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管癌专用四腔三囊化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食管癌在我国属常见病,多发病。男性食管癌列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而女性食管癌则占第三位,次于胃癌和宫颈癌。可见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肿瘤之一。所以,食管癌的治疗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放疗为主;而全身化疗一般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术后治疗手段。但化疗的全身反应较重,患者十分痛苦。局部化疗对患者是较理想的手段,它可以减少患者全身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食管癌的局部化疗在我国与国际上尚是一项空白,也未见报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作食管癌局部化疗的装置,它是一个有四根腔道管和两个气囊、一个药囊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四腔三囊化疗管的四根腔道管与上、下两个气囊是用硅橡胶管或柔韧性好的医用胶管加工的;药囊是用有很多小孔、微孔的医用薄膜加工的。这四根腔道管由一根总套管包裹。总套管的外径为0.3-1.0公分,总套管内的四根腔道管为上气囊腔道管、药囊腔道管、下气囊腔道管和胃管。而总套管外侧粘接三个囊的两端头处,三个囊中的上、下为气囊是可充气并扩张成球形,所以要求不能漏气;而中间设药囊,是可渗透药液的薄膜囊。上、下气囊扩张后的外径可为2-10公分;药囊长为5-12公分,要求可注入40-150毫升药液。
上气囊腔道管是穿过总套管管壁与上气囊相通的,药囊腔道管穿过总套管管壁与药囊相通的,下气囊腔道管穿过总套管管壁与下气囊相通的。仅有胃管是与总套管的下部一起直接插入胃部。
在总套管的前端标有长度刻度标记,使用时可暴露在外,供医生插管时掌握插入深度,以确定插入食道内的各管的长度与药囊的设置位置。
根据不同的腔道长度,可将四腔三囊化疗管加工成供上段食道专用、中段食道专用、下段食道专用的三种定型规格供用。
使用时,令患者仰卧在病床上,根据已确定的食管癌变部位与患者的体型选用某种型号的四腔三囊化疗管。先检查上、下气囊是否漏气,药囊是否可以正常渗液,检查无误后,将四腔三囊化疗管的外侧涂上石腊油,并将其轻而小心地由患者的一个鼻腔内插入,四腔三囊化疗管经咽喉至食道。根据总套管上的刻度标记来确定使药囊正好移至食管癌的病变位置,即用注射器向上、下气囊中充入定量的气体,使上、下气囊扩张并堵塞有癌变这一段的食道,然后向药囊内注入化疗药液。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使化疗药液直接渗透并浸泡癌变部位,起到治疗作用。
气囊在充气后,再向药囊内注入药液。由于气囊长时间压迫食管,会造成食管组织坏死,所以必须定时将上、下气囊减压,以改善食管部位的局部血液循环,以免组织坏死。在必要时也可以将药囊内的药液回抽至体外,以便更好地调理治疗方式。
总套管内的胃管是供患者在不受用药的影响下,能以鼻饲方式解决营养问题。
采用四腔三囊化疗管可达到减少或避免化疗的全身不良反应、治疗操作方便、提高放疗或化疗的治疗效果、解决晚期食管癌病人的进食问题。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四腔三囊化疗管作详细的阐述。



图1是四腔三囊化疗管的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四腔三囊化疗管的使用时的示意图。
四腔三囊化疗管的四根腔道管与上、下两个气囊是用硅橡胶管或柔韧性好的医用胶管加工的;药囊是用有很多小孔、微孔的医用薄膜加工的。
其总套管(1)的外径为0.3-1.0公分,内插有上气囊腔道管(5)、药囊腔道管(6)、下气囊腔道管(7)和胃管(8)四根腔道管。总套管(1)外侧粘接有两个气囊(2)(4)与一个药囊(3)。三个囊(2)(3)(4)的两端头处与相对较硬的医用胶质总套管(1)粘接,三囊(2)(3)(4)即可在总套管(1)的外周充气并扩张成球形,所以要求三囊在粘接后不能漏气。上、下气囊(2)(4)扩张后的外径为2-10公分;药囊长为5-12公分,要求能注入40-150毫升药液。将上气囊腔道管(5)穿过总套管(1)管壁与上气囊(4)相连,药囊腔道管(6)穿过总套管(1)管壁与药囊(3)相连,下气囊腔道管(7)穿过总套管(1)管壁与下气囊(2)相连。仅有胃管(8)是与总套管(1)一起直接插入胃部。
在总套管的前端标有长度刻度标记(9),使用时可暴露在鼻腔外,供医生插管时掌握插入深度,以确定插入食道内的各管的长度与药囊(3)的设置位置。
根据不同的腔道长度,可将四腔三囊化疗管加工成供上段食道专用、中段食道专用、下段食道专用的三种定型规格供用。
使用时,令患者仰卧在病床上,根据已确定的食管癌变部位与患者的体型选用某种型号的四腔三囊化疗管。先检查上、下气囊(2)(4)是否漏气,药囊(3)是否可渗液,检查无误后,将四腔三囊化疗管的外侧涂上石腊油,并将其轻而小心地由患者的一个鼻腔内插入,四腔三囊化疗管经咽喉至食道。根据总套管(1)上的刻度标记(9)来确定使药囊(3)正好移至食管癌的癌变位置,即用注射器向上、下气囊(2)(4)中充入定量的气体,使上、下气囊(2)(4)扩张并可堵塞癌变一段的食道,然后向药囊(3)内注入化疗药液。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使化疗药液直接渗透并浸泡癌变部位,起到治疗作用。
为防止食管受上、下气囊(2)(4)的压迫而发生组织坏死的现象,必须在治疗后定时将上、下气囊(2)(4)减压,以改善食管部位的局部血液循环,以免组织坏死。药囊(3)中的药液也可在必要时以回抽的方式来调整药液量,以取得最好的疗效。
总套管(1)内的胃管(8)是供患者在不受用药的影响下,能以鼻饲方式解决营养问题。
采用四腔三囊化疗管可达到减少或避免化疗的全身不良反应、治疗操作方便、提高放疗或化疗的治疗效果、解决晚期食管癌病人的进食问题。
权利要求1.四腔三囊化疗管由管道与气囊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四根腔道管有上气囊腔道管(5)、药囊腔道管(6)、下气囊腔道管(7)和胃管(8);四根腔道管由一根总套管(1)包裹,而总套管(1)外侧粘接三个囊(2)(3)(4)的两端头处,则三个囊(2)(3)(4)可围绕着总套管(1)被充气和注入药液而扩张成球形;上气囊腔道管(5)穿过总套管(1)管壁与上气囊(4)相通,药囊腔道管(6)穿过总套管(1)管壁与药囊(3)相通,下气囊腔道管(7)穿过总套管(1)管壁与下气囊(2)相通;仅有胃管(8)是与总套管(1)一起可直接插入胃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化疗管,其特征在于总套管(1)的外径为0.3-1.0公分,上、下气囊(2)(4)扩张后的外径为2-10公分,药囊(3)长为5-12公分,可注入40-150毫升药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化疗管,其特征在于在总套管(1)的前端标有长度刻度标记(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化疗管,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腔道长度,可将四腔三囊化疗管加工成供上段食道专用、中段食道专用、下段食道专用的三种定型规格。
专利摘要四腔三囊化疗管是将上气囊腔道管、药囊腔道管、下气囊腔道管和胃管由一根总套管包裹并与总套管外侧粘接的上气囊、下气囊、和药囊连接。通过患者的鼻腔将化疗管插至食管的癌变部位,然后向气囊内充气,使上下气囊堵塞癌变部位的两端,再向药囊内充入药液,药液可向癌变部位渗透,起到治疗作用。胃管与总套管直接插入胃部,供患者作鼻饲时使用。采用四腔三囊化疗管可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简化操作、提高疗效、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
文档编号A61F2/958GK2336816SQ9822782
公开日1999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0日
发明者王从路 申请人:王从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