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负压式体腔穿刺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13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负压式体腔穿刺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负压式体腔穿刺包。在医学临床工作中常要进行胸腔、腹膜腔、心包腔等体腔穿刺。现有的负压式体腔穿刺装置是以普通的柱塞式注射器作为负压源,其前端装有硬质穿刺针。手术时,先将穿刺针刺入体腔,再用注射器反复进行抽、排体内的液(气)体。这种传统的体腔穿刺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采用注射器抽排,不但操作的长度较大,而且还需反复连接,所以给操作者带来诸多不便;2.穿刺时操作者只能凭经验,凭对针的落空感来判断针是否进入体腔;3.在排液时,需助手固定穿刺针,并夹闭穿刺针尾部的软管,同时病人不能咳嗽及深呼吸,给病人也带来许多不便。另外,这种穿刺装置的重复使用,有可能产生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可自动将体腔内的液(气)体排出体外的一次性负压式体腔穿刺包。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的所提供的一次性负压式体腔穿刺包包括一个穿刺针和负压源。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说的负压源是一个负压容器,所说的穿刺针由空心硬质针芯及包在针芯外的软质外套管组成,其中穿刺针的外套管与一个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连接在一起,穿刺针针芯的出口端位于三通接头的腔内,针芯柄部穿过三通接头第二端口的肝素帽而伸出三通接头外,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通过软管与前述的负压容器相连通。穿刺针进入体腔后由于针芯内腔处于负压状态,所以体腔积液会自行进入针内,并通过三通接头及软管流入负压容器内。
与现有的体腔穿刺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用品,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2.由于本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始终处于负压状态,一旦进入体腔即可向外吸出液(气)体,避免了过去单凭经验来判断穿刺深度所存在的盲目性和不安全性;3.本穿刺针插入体腔后可将硬质针芯拔出,将软质外套管置留,所以不但不再限制患者的深呼吸及咳嗽,还可随意调节软质外套管的插入深度和方向,使穿刺更加安全、彻底;4.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三通接头,所以可以方便地实施体腔内注射、闭式引流等;5.不但操作简便,同时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痛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的结构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穿刺包由穿刺针1、三通接头2、软管3和负压容器4组成。穿刺针1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硬质针芯11和软质外套管12组成。针芯11为管状,其前端有端孔13,其后端为出口端,设有侧孔15,其尾部设有柄16,柄16用于将针芯11拔出三通接头。外套管12的前端部设有侧孔14,后端与三通接头2的第一端口21相连在一起,针芯11插在外套管12中,针芯11的出口端位于三通接头2的内腔。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22塞有肝素帽24-塞子,针芯11可通过该肝素帽24而不会破坏密封性。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23与软管3相连通。软管3上装有透明滴壶31,以便观察抽液情况;软管外设有管夹32。负压容器4是一个伸缩式弹力负压器,它由折叠式容器41和内置的压缩弹簧(图中未画出)组成,容器41底部连有排出管42。使用时压缩容器41,将内部的气体经排出管42排出,然后用管夹43夹闭排出管,在弹簧作用下容器41伸展开,即形成负压容器。手术时用管夹32夹闭软管3,当穿刺针1刺入体壁5约1.5cm时松开管夹32,使穿刺针1的内管处于负压状态,所以一旦穿刺针1到达体腔6,腔内积液7即由针芯端孔13进入针管,经后端的侧孔15进入三通接头2,再经软管3进入负压容器4,最后由排出管42排出。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留置或引流处理时,是将针芯11拔出三通接头2,而将外套管12留置在体内,此时体液是由套管的端孔或侧孔14被吸出。如果关闭负压源,拔出针芯11,将注射针穿过肝素帽24,还可实施向体腔注射药物。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负压式体腔穿刺包,包括一个穿刺针(1)和负压源(4),其特征是所说的负压源(4)是一个负压容器,所说的穿刺针(1)由空心硬质针芯(11)及包在针芯外的软质外套管(12)组成,其中穿刺针的外套管(12)与一个三通接头(2)的第一端口(21)连接在一起,穿刺针针芯的出口端位于三通接头(2)的腔内,针芯柄部穿过三通接头第二端口(22)的肝素帽而伸出三通接头外,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23)通过软管(3)与前述的负压容器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包,其特征是所说的负压容器(4)是一个伸缩式弹力负压器,它由折叠式容器(41)和内置的压缩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一次性负压式体腔穿刺包。它包括一个由硬质针芯及软质外套管组成穿刺针和负压容器,其中穿刺针的外套管与一个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连接在一起,穿刺针针芯的出口端位于三通接头的腔内,其柄部穿过三通接头第二端口的肝素帽而伸出三通接头外,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通过软管与前述的负压容器相连通。由于针芯处于负压状态,所以穿刺针进入体腔后积液会自行进入针内,并通过三通接头及软管流入负压容器内。
文档编号A61M25/06GK2338011SQ9823278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1日
发明者李学文, 石践 申请人:李学文, 石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