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13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塑料接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抢救病人使用的管道连接管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塑料接管。
吸痰、洗胃、吸氧是抢救危重病人过程中很重要的护理操作手段。目前,抢救病人时连接管道都使用玻璃接管,由于管口太细太小,在吸痰时很容易被痰液堵塞,对于窒息的病人不能及时地畅通呼吸道,所以延误了抢救时机,容易造成死亡,发生医疗事故。在洗胃时,由于食物颗粒很容易堵塞玻璃接管,因此更难抽出胃内容物,尤其是饭后服毒病人,而且由于玻璃接管管径太细,与胃管连接不紧密发生漏气,必须用胶布协助衔接,这样既费时间,而且在洗胃过程中,胶布湿水后易脱落,再次发生漏气,延误了抢救时间,加重了毒物的吸收,降低了抢救的成功率。在吸氧时,由于玻璃接管太细,与管道无法紧密连接,也发生漏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了上述之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而且非常实用的一次性塑料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如下该一次性塑料接管由次性注射器针套制作而成,吸痰或洗胃所用的一次性塑料接管是将针套盲端用刀片切掉,与胃管或吸痰管相连接,大口端接洗胃机连接管或吸痰器连接管即可使用,在吸氧时,只需用针头将盲端扎一小孔与氧气源相连接,大口端与鼻塞管相连接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一是简单易做,就地取材,材料来源丰富,废物利用;二是不需要消毒,有利于保持抢救中的无菌,保持接管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并可一次性使用;三是在吸痰、洗胃中,由于此接管的两端开口均大于玻璃接管,使吸痰、洗胃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痰液和胃内容物堵塞,而且避免了玻璃接管易碎的弊端,为抢救争取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作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吸痰或洗胃时所用的一次性塑料接管,是将一次性注射器针套(1)的盲端(2)用刀片切去即可,其大口内径6mm,另一端小口内径5mm,在吸氧时,只需用针头将一次性注射器针套(1)的盲端(2)扎一小孔(3)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套制做而成的一次性塑料接管,其特征在于在吸痰或洗胃时所用的接管,是将针套(1)的盲端(2)用刀片切掉即可,在吸氧时,只需用针头将针套盲端扎一小孔(3)即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抢救病人使用的管道连接管的一种改进,具体涉及了一种一次性塑料接管。该接管是由一次性注射器针套切掉盲端或盲端扎一小孔改制而成。该实用新型简单易制,就地取材,废物利用,而且有利于保持抢救中的无菌,保持接管清洁,防止交叉感染,有效的防止了抢救过程中接管堵塞现象,节省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适用于各级医院普遍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25/01GK2327399SQ98232759
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6日
发明者高萃莲, 刘利华, 冯爱玲, 曹军, 贺海龙 申请人:高萃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