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68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摇篮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床,确切地说是一种摇篮康复床。
由于手术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至今仍是困绕外科领域的医学难题之一。在肠粘连形成原因中,由于手术操作、麻醉所致的术后肠功能抑制,肠蠕动减弱,是肠壁与肠壁、肠壁与腹膜、网膜与肠壁、腹膜之间形成粘连的必要条件,所以医生在病人术后总是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其好处是1、促进肠蠕动,减少术后腹胀,防止肠粘连形成,早日恢复消化道功能;2、增加肺活量,促进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3、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促进伤口血液循环,减少切口感染;4、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尽早拨除导尿管,防止尿路感染。但临床上有很多病人有以下原因而不能早期下床活动,这些病人是1、病情危重,血压脉博、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2、有严重感染、出血倾向,极座衰弱的病人;3、有特殊引流固定,制动要求;4、因切口病疼,病人难以下床活动;5、因残疾不便下床活动。这些病人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较高,一旦肠粘连形成,轻经常出现不规则腹疼、腹胀、呕吐,量则需再次手术治疗甚至需要多次手术治疗,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术后病人提供一种躺于其上,通过均匀地摇动床体,使人体随之晃动,以替代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的摇篮康复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床体、用挂钩连接于床体上的床架和活动连接于床架的床脚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床体两边装有护栏;b、一付床架的两底部各设有一外包有一层橡胶板的钢弧板,四只床脚分别穿过钢弧板由床架的四根钢管末端插入其内,活动特销一端焊接于床脚上部,另一端穿过床架钢管上开有的“C”形槽口,其端部装一转动手柄。
当需摇篮康复床活动时,收起四个活动床脚,使活动转销沿“C”形槽口上移至上槽口内,转动手柄使其固定,床架底部的两条钢弧板着地,床体即可作摇动。若使活动转销沿“C”形槽口下移至下槽口,四个活动床脚即落下着地,固定转动手柄,即可成普通病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术后病人躺在床上,通过床体的均匀摇动,使人体随之晃动,以替代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从而可促进肠嬬动,防止肠粘连,早日恢复消化道功能;促进肺活量,有利于呼吸道内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伤口血运,防止切口感染;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促进脑眷液循环,改善中枢神经功能,促进睡眠,减少术后紧张、焦虑、疼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失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床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护栏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
图1,2,3)将用钢管制成的床架2用挂钩连接于床体1上,四根护栏4的两端分别插入一付床架2上部的插孔10内,使其分部于床体1两边上方。床架2的两底部各焊有一块外包扣一层橡胶板9的钢弧板5,四只床脚3分别穿过钢弧板5由床架2的四根钢管末端插入其内,活动转销6一端焊接于床脚3上部,另一端穿过床架2钢管上开有的“C”形槽口7,其端部装一转动手柄8。
权利要求1.一种摇篮康复床,由床体(1),用挂钩连接于床体上的床架(2)和活动连接于床架的床脚(3)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床体(1)两边装有护栏(4);b、一付床架(2)的两底部各设有一钢弧板(5),四只床脚(3)分别穿过钢弧板(5)由床架(2)的四根钢管末端插入其内,活动转销(6)一端焊接于床脚(3)上部,另一端穿过床架(2)钢管上开有的“C”形槽口(7),其端部装一转动手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篮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弧板(5)外包有一层橡胶板(9)。
专利摘要摇篮康复床,由床体、床架和床脚组成,其特征在于:床体两边装有护栏;床架两底部各设有一钢弧板,床脚分别穿过钢弧板由床架的钢管末端插入其内,活动转销一端焊于床脚上部,另一端穿过床架钢管上开有的“C”形槽口,其端部装一转动手柄。能使术后病人躺在床上,通过床体的均匀摇动,使人体随之晃动,以替代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利于病人康复。
文档编号A61H1/00GK2346424SQ9824247
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3日
发明者肖曙光 申请人:肖曙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