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251阅读:19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耳罩结构,尤指其可独立且方便地分别套戴于一耳朵上,据以达到缩小耳罩的体积而使携带、储藏均十分方便,并能据以降低生产成本者。
在严寒地带,由于低温会使人体较脆弱的耳朵受到冻伤,故当人们外出时必须戴耳罩以对耳朵进行保温。由于受限于耳朵是长在头部侧面的关系,为了避免耳罩在套戴后脱落,传统的耳罩是设计为类似耳机的形态;亦即其在两个耳罩之间设有一能配合头部弧度的弧形连杆,使耳罩套戴于耳朵后是藉由该连杆跨置于头顶而避免耳罩脱落。然而,上述传统的耳罩结构即因为该连杆的关系而导致整个体积较大而不利于携带、储藏,而且因为增加了该连杆的材料成本与制造工时。
是以,本实用新型乃针对上述传统耳罩结构所存在的缺失加以改良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耳罩结构,乃将两个耳罩独立设置,并使其能分别独立地套戴于一耳朵,据以大幅缩小耳罩的整个体积,以利于随身携带、储藏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耳罩结构,其可节省传统耳罩所设用以跨置在头部顶端的连杆,可据以降低生产的材料成本与人工组装成本者。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耳罩结构,乃包括有一板体与布品,该板体是以具有适当弹性的板材成型为在一侧面形成为凸弧面,而相对的另一面形成为凹弧面,并于该板体设有一略小于人体耳朵轮廓面积的洞孔,使该板体的二侧面可交互板动为凸弧面或凹弧面;该布品则供覆设于该板体的外部,且保留该板体一侧面的洞孔未被覆盖,藉以先将耳罩具有洞孔的侧面扳动成凸弧面后,再将耳朵套入该洞孔内,而后将耳罩朝向耳朵的侧面扳动成为凹弧面,可将耳朵嵌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功能经配合下列图式作进一步说明后将更为了解;其中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耳罩结构的立体剖视图;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耳罩结构既其未套合于耳朵时的平面剖视分解图;图3为显示图2的耳罩套合于耳朵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耳罩结构,乃包括有一板体1与一布品2;其中,该板体1是以具有适当弹性的材料成型为板状(例如塑胶板),且其成型为在一侧面形成为凸弧面,而相对的另一面形成为凹弧面,并于该板体1设有一略小于人体耳朵轮廓投影面积的洞孔11(该洞孔11的较佳形状为类似弦月形状),可利用手指交互扳动该板体1的二侧面而相互形成为凸弧面或凹弧面。该布品2的较佳实施例是为可保暖的毛布;乃将该布品2包覆于该板体1的外部,且将布品2包覆该洞孔11的边缘,再将布品2以粘著剂粘贴于板体1的内面,使该布品2与板体1结合为一体,据以保留该板体1一侧面的洞孔11未被覆盖。
藉由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耳罩结构,其在使用时,必须先扳动该耳罩,使具有洞孔11的一面形成为凸弧面(如图2所示),而后将耳朵套入该洞孔11后,再扳动该耳罩以使具有洞孔11的侧面转换为凹弧面,据以能使耳罩贴紧于头部(图3所示),且利用洞孔11的边缘嵌合于耳朵的轮廓而避免脱离;如此一来,两个耳罩之间即不需要连杆来联结,并能维持其套合于耳朵时的稳定性,可据以缩小体积而便于随身携带、储藏,且能降低生产成本,诚为颇具实用性与进步性的创作。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板体,是以具有适当弹性的板材成型为在一侧面成为凸弧面,而相对的另一面形成为凹弧面,并于该板体设有一略小于人体耳朵轮廓面积的洞孔,使该板体的二侧面可交互扳动为凸弧面或凹弧面;一布品,是覆设于该板体的外部,且保留该板体一侧面的洞孔未被覆盖。
专利摘要一种耳罩结构,其包括有一板体与布品,板体是以具有适当弹性的板材成型为一侧面形成为凸弧面,而相对的另一面形成为凹弧面,并于板体设有一略小于人体耳朵轮廓面积的洞孔,使板体的二侧面可交互扳动为凸弧面或凹弧面;该布品则供覆设于板体的外部,且保留板体一侧面的洞孔未被覆盖,藉以先将耳罩具有洞孔的侧面扳动成凸弧面后,再将耳朵套入该洞孔内,而后将耳罩朝向耳朵的侧面扳动成为凹弧面,可将耳朵嵌合固定。
文档编号A61F11/14GK2347570SQ9825150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0日
发明者林文雄 申请人:维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