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慢性传染的方法

文档序号:96597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慢性传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防治慢性传染的方法,具体涉及家禽防治慢性传染特别是球虫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养殖业中许多重要疾病是由慢性传染因子引起的,这些传染因子在传染过程中经历一个以上生命周期。其中许多疾病给业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其中许多对动物造成的影响直到上市前才显现出来。这些传染因子可能是细菌、病毒或原生动物,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传染动物的过程中经历多个生命周期。
慢性传染对于上市前成长期很短的动物尤其重要。例如,家禽一般在孵化后数周即上市,如此短的时间使得动物在慢性传染后若不及时治疗就来不及在面市前康复。家禽养殖中特别重要的一种慢性传染是原生艾美虫属原虫引起的球虫病。球虫病在家禽中很常见,已知有数种艾美虫可引起球虫病。疾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取决于传染的具体艾美虫种类,其中,E.tenella,E.acervulina和E.maxima是最常见的三种。目前通过接种或使用抗球虫化疗剂来防治家禽球虫病,控制球虫传染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抗球虫剂。
这类抗球虫剂一般是离子载体(ionophore),这是一类复合结构的抗生素,也可使用其它化疗剂。许多这类离子载体表现出抗球虫活性,活性的相对程度则因各药剂而异。业界常用于抗球虫的离子载体包括莫能菌素、甲基盐霉素、拉沙里菌素、semduramicin和盐霉素。如果用例如离子载体等抗球虫剂来控制动物球虫病,必需给动物持续使用这些药物,通常将其与动物饲料混合。使用抗球虫化疗剂的另一问题是,长期使用抗球虫剂艾美虫可能产生抗性株。实际上,已经有形成这类抗性株的报道。
如前所述,控制慢性传染(特别是在家禽中)的另一种方法是免疫接种。目前,鸡雏在刚孵化的数天内接受抗多种疾病的接种,各种疾病的疫苗有各自的给药方法。通常,在孵化箱内,在将鸡雏分类进入停留槽或运送盘槽时给予减毒疫苗。一旦鸡雏正式进入饲养槽则更常使用活疫苗以水性悬浮液的形式喷洒在饲料上,加入饮用水或象1996年8月29日公开的PCT申请WO96/25951所述使用凝胶形式的疫苗。
球虫病疫苗目前包含活球虫毒株以合适载体给以,所述的球虫能够引起轻微形式的疾病,并选择那些很容易受抗球虫药作用的球虫。
接种的确存在某些缺点不同的传染原和特定种类传染原不同株之间可能具有抗原多样性。这样,由于野生病原表现出的抗原性差异,接种抗野生株可能不十分有效。此外,微生物可能发生抗原性突变,使得接种引起的免疫应答对野生株抗原的特异性不足,无法保护动物抵抗野生株的传染。使用活疫苗还会引起动物轻微的疾病状态,动物通常能够从这样的状态恢复,但是在免疫抑制或免疫力低下的动物中,这种接种引起的疾病状态可能变得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一致性受到影响,造成动物体重增加和饲料转化率的差异。
曾尝试通过接种与化疗联用来克服上述困难。1990年6月19日授予EliLilly及其公司的美国专利4,935,007描述了一种包括接种和离子载体类化疗剂的球虫病控制方法。该专利方法包括在新生阶段给动物口服足量球虫以引起免疫应答,此时不给动物以任何抗球虫化疗剂。在子孢子穿透宿主细胞后,在动物一生中持续给以抗球虫有效量的离子载体。
虽然美国专利4,935,007的方法试图克服两种球虫病控制方法的难题,但自身也有缺点。离子载体的给予在接种后24小时内开始,需持续动物的一生。因此,美国专利4,935,007的方法相比传统的单用化疗剂没有任何显著的节省。而且,接种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化疗剂可能阻碍充分免疫应答的发生,如果存在着直到生命后期才表达的抗原,则尤其是这样。
所以,仍然需要更好的方法,控制在动物中经历多个生命周期的传染原引起的慢性疾病,尤其是控制家禽球虫病的方法。
发明概述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动物抵抗慢性疾病的方法,所述的疾病是由经历一个以上生命周期的传染性生物引起的。该方法包括a)给予动物含足量传染性生物的疫苗以在体内产生免疫应答;b)在相当于该传染性生物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不给予动物抗传染性生物的有效化疗剂;和c)此后在相当于传染性生物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给予动物抗该传染性生物体的有效化疗剂。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动物抵抗慢性疾病的方法,所述的疾病是由经历一个以上生命周期的传染性微生物引起的。本发明能够抵抗这类病原生物,尤其是进化缓慢的病原体。许多这类疾病是已知的,在许多情况下,首个生命周期后的重复传染倾向于加重传染的危害程度。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引起慢性感染的进化缓慢的病原体,尤其适合在易患球虫病的动物中控制球虫病。许多养殖业中重要的温血动物容易患球虫病,例如猪或家禽。已发现,其中以家禽受球虫病影响最严重,最需要保护的是鸡和火鸡。因为鸡和火鸡中球虫病的流行性以及它们重要的经济价值,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控制它们的球虫病。本发明也可以用于例如鸭、鹅、鹌鹑、野鸡等其它家禽,或例如牛、羊、猪等其它养殖业重要的温血动物。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先给动物接种含足量病原生物的疫苗,以在动物体内产生免疫应答。所述的接种在动物生命周期的适当时候进行,以出生或孵化后的短时期内为宜,通常,给药在出生或孵化后24小时内进行。
在家禽孵化箱内,当孵化槽中鸡雏刚破壳时,通常进行缺陷检查,并注射接种各种禽疫苗,然后根据性别分类,放入停留或运送槽。一旦进入饲养或运送槽,就可以利用饮水系统,利用在饲料上喷洒或使用凝胶疫苗给予鸡仔活疫苗。水性活疫苗通常本身就是颗粒状的,如果用于饮水系统,应当提供组合物形式的疫苗,这将保持疫苗内病原生物呈相对均匀的悬浮液。对于由数分钟内就会沉淀析出的艾美虫卵囊构成的球虫病疫苗来说,尤其必要。球虫病疫苗通常口服接种家禽以抗球虫病,疫苗包含至少一种与接种目的有关的球虫卵囊。
抗球虫病的一种常用接种方法是当家禽从食槽或其它容器进食时,通过在饲料上喷洒来给予。将含于水性载体内的艾美虫卵囊疫苗喷洒在给予鸡雏的饲料上。饲料喷洒给予法需要的卵囊量大,而且,一般无法做到整群家禽同等程度地接触疫苗。
还可以通过饮水分配系统给予疫苗,这包括自动喷泉和自动给水器和分配器。但是,由于球虫病疫苗的颗粒性,无法保证疫苗真正到达水系统终端,这造成家禽群体内与疫苗接触程度的不一致。此外,通过饮水分配系统给予疫苗要求在给予疫苗后彻底清洗分配系统以清除任何残留疫苗。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使用凝胶态的球虫病疫苗,正如1996年8月29日公开的本人的专利申请WO96/25951所述。这种形式的疫苗包含稀释和悬浮在凝胶中的疫苗,由此保持卵囊均匀悬浮,继而使得家禽群较为均匀地感染卵囊。凝胶疫苗尤其适用于艾美虫,具体是Eimeria tenella或Eimeria necatrix,Eimeriaacervulina,Eimeria maxima,Eimeria brunetti,Eimeria proecox和Eimeria mitis及其它种类。获得以上各种病原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可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艾美虫,在实施本发明时,一般没有必要在同一悬浮系中使用6种以上艾美虫。
凝胶疫苗简化了在孵化箱内接种禽雏的操作,所以适合普通的孵化工人采用,无需任何特殊的技术。凝胶态是用食用多糖凝胶形成的,以低温凝固的藻酸胶或角叉菜胶为佳,最好是κ角叉菜胶即市售精练角叉菜胶Bengel MB910,这是从红藻Eucheuma cottonii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κ型角叉菜胶。
通过在适宜温度将凝胶粉溶于水以便多糖粉末完全溶解来制备凝胶疫苗。粉末加入水中所成的浓度在与卵囊悬浮液混合时应能形成较软的凝胶。将溶解凝胶粉与病原生物悬浮液混合,体积比应使所得混合物的温度在病原生物的耐受温度范围内。通常,制备凝胶疫苗的溶解凝胶粉与卵囊悬浮液混合比是1∶1(v∶v)。
用于接种禽群的凝胶疫苗中卵囊浓度较低。已知,每个禽雏在数小时内需消耗约0.5至1.5ml凝胶,凝胶内卵囊的浓度需在该典型体积内提供接种禽雏所需的足量卵囊。已知,每禽约50至1,000个卵囊可提供足够的保护,所以,为了成功接种禽群,凝胶疫苗以每毫升凝胶含约100至500个卵囊为佳。较好的是,凝胶疫苗每毫升凝胶含约200至300个卵囊,最好每毫升凝胶含约250个卵囊。因为凝胶疫苗是溶解多糖粉与卵囊悬浮液等体积混合形成的,宜将一体积2%至5%的多糖凝胶溶液与等体积含200至1,000个卵囊/ml的卵囊悬浮液混合,更好的是一体积2%至4%的多糖溶液与等体积约含400至600个卵囊/ml的卵囊悬浮液混合,最好的是2.5%的多糖溶液与等体积约含500个卵囊/ml的卵囊悬浮液混合。
使用食用多糖胶使得凝胶形成十分迅速,4℃时一般不到一小时即凝固,更好的是约5至10分钟,并保持疫苗病原生物均匀悬浮,并使得禽雏与疫苗病原生物的接触更均匀。凝胶中食用胶的低含量意味着凝胶中约95%或更多是水,水可协助家禽的给水并诱导进食反应。凝胶态胜于液体悬浮液的其它优点在于凝胶不会把家禽弄湿,因此不会影响禽雏的健康,特别是在冬天,此时,如果禽雏在接触水溶液时被弄湿可能会导致死亡。使用低温凝固的食用多糖胶还适于给凝胶添加氮营养素或例如维生素等其他添加剂,或竞争性地排除例如Orin Corp,Finland出售的BROILACT之类产品。这一点对于超过50℃就会变质的热敏性营养素尤其有用。使用凝胶疫苗还在孵化箱中实现了节省,因为凝胶的95%或更多是水,所以不需要另外的给水系统,例如内置式给水系统。这减少了溢水和打湿禽雏而影响家禽健康的可能性。
过去,治疗传染性生物体引起的慢性疾病使用多剂量的疫苗。虽然病原生物可能需要一剂以上才有效,但在实施本发明时,对于大多数病原生物来说,多剂量并没有优势,一般,单剂就已足够。
在实施本发明方法时,可以利用病原生物的生命周期循环使动物与病原生物多次接触。对于鸡仔的球虫病,尤其如此,此时,卵囊在每一次生命周期结束时随粪便排出。鸡仔于是与第一生命周期结束时被排出的卵囊接触,因而第二次接触病原生物。化疗在第二生命周期刚开始后,或在动物刚接触了第一生命周期结束时被排出的卵囊后开始。
疫苗内需给予的传染性生物的确切数量应该能有效地在动物体内产生免疫应答。该数量应足以提供与所有动物均匀地低水平接触而不致引起严重的疾病。该数量随传染性生物和待治动物的性质而不同。这类因素包括动物品种和大小,疫苗内传染性生物的相对免疫原性,疫苗的特性,传染性生物是来自野生株还是减毒株,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因素。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使用常规的疫苗开发技术就能方便地确定足以在动物体内产生免疫应答的病原生物的合适数量。
在给予动物传染性生物后,任动物接触该生物的全部抗原性成分(complement),使得动物能够在化疗开始前产生对传染性生物的完全免疫应答。通常,从给予传染性生物到开始化疗之间的时间与传染性生物的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相当。这使得动物能够接触到传染性生物(尤其是在生命周期中经历多个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生物)的全部抗原成分。例如,艾美虫在生命周期中将经历数个阶段,例如已形成孢子的卵囊,子孢子和孢子被。以上各阶段呈递给动物的抗原性成分可能是不同的,这使动物得以接触所有抗原性补体,有利于产生免疫应答。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二生命周期的早期开始给予化疗剂并持续至第三生命周期结束。在第二生命周期早期开始化疗剂治疗可在动物体内发生再循环,使得动物能接触到第一生命周期结束时被排出的病原生物。但是,再循环中的以后阶段,例如第一生命周期结束时的接触,不及接触受控剂量和疫苗那样均匀。所以,这类接触的效果差异更大。对艾美虫来说,一个生命周期约需5至9天,大多数需要5至7天,E.tenella的一个生命周期为6至7天。所以,在用本发明方法控制家禽的球虫感染时,应在给予疫苗后的10天内开始化疗,即给予合适的抗传染性生物的化疗剂。
化疗剂的性能取决于慢性病和传染性生物的性质,还取决于接受治疗的动物种类。给予的化疗剂及其量的选择与治疗特定种类动物此类疾病的传统化疗方法相似。
例如,为了控制禽类球虫病常使用例如莫能菌素、甲基盐霉素、拉沙里菌素、semduramicin和盐霉素等离子载体,这些都可以用于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其它离子载体还有莱特洛霉素、尼日利亚菌素、灰争菌素、猎神霉素、lenoremycin、lonomycin、抗菌素X206、albroxin、eptamycin、抗菌素A204、ethromycin、isolasalocid、抗菌素A23187、maduramicin等。此外,也可以使用非离子载体化疗剂,例如安普罗铵、地克珠利、氯吡多、地考喹酯、nicarbazin、罗贝胍、卤夫酮和zoalene。优选的是离子载体类抗球虫化疗剂。
给动物使用化疗剂的时间通常相当于传染性生物的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给予化疗剂的主要作用是限制活疫苗对动物的作用,尤其是传染性生物第一生命周期后的明显作用。此时给予化疗剂,能够控制在接触时间和剂量上不很一致的第二及以后的生命周期。这些以后的生命周期还可能造成累积效应,对动物造成更大的损害。这样做能够减小疫苗接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同时让动物产生对接种的完全免疫应答。
根据传染原的特性,疾病的特性,和接受治疗的动物种类,将在一个或多个生命周期内给予动物化疗剂。所以,有些情况下,只需要在相当于传染性生物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给予动物化疗剂。此后不必继续给予化疗剂。另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在相当于传染性生物一个以上生命周期的时间内持续给予动物化疗剂,这也许相当于传染性生物二、三个生命周期的时间。
具体在控制禽类球虫病时,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在相当于球虫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维持给予动物化疗剂,以10至14天的时间为佳。此后,禽类被免疫,不再需要用药保护。
有些情况下,例如禽类接触到毒性特别高的野生株时,宜在相当于病原约2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维持给予化疗剂。所以,例如用此法控制禽类球虫病时,可在约20至30天的时间内持续给予化疗剂。此后,终断化疗,不再给动物服药。
化疗剂的给予遵循本领域常用的给药方法。典型的是,化疗剂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给予,即使用药疗性饲料。或者,有些化疗剂可通过饮水给予。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化疗只使用一种化疗剂,有时也能使用一种以上化疗剂的混合物。
特别的是,本发明还可通过散播特选病原生物来取代环境中天然存在的病原生物。因为本发明在生物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使用活疫苗,活生物将由动物排入所处的环境。当动物在同一地点繁衍数代后,排放的此类生物在环境总生物群中的比例将因免疫接种而升高,直到环境中绝大多数或全部此类生物都是因免疫过程而产生的生物。如此可控制环境中生物的特性,应挑选出具有特定性能,例如对化疗剂更敏感的病原生物。
本发明方法还可根据动物所在自然环境中病原生物的特性进行修改。用标准技术分离和鉴定出环境中的天然病原生物。一旦分离并鉴定了该生物体就能够制备出针对环境中该生物或特定株系的特异性疫苗,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动物抵抗环境中的病原生物。例如,在一个养鸡场发现那里的艾美虫以E.temella为主,就可以调整疫苗以E.temell为疫苗的主要成分。也可使用当地养鸡场的特定株系E.temella来制备特异性疫苗。还可以对疫苗所用的病原生物进行修饰使其对化疗剂更敏感。这样,动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因为动物不仅得到了针对当时天然环境中病原生物品种或株系的免疫,而且在数代之后,环境中的野生株系将逐渐被疫苗所用的株系取代。
此外,疫苗还可包含某些经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从而优化动物对抗天然环境中可能遇到的病原生物的保护。例如,如果天然环境中存在一种毒性特别高的病原生物株系,可以对疫苗所用的病原生物进行基因改造,使用该生物体的低毒性株系,疫苗中病原生物的这一低毒株系也能在其表面表达抗原,该抗原能与天然环境中的高毒性株系交叉反应或对其具有特异性。基因改造这类病原生物的实例之一可参见1993年6月18日题为“重组球虫及其在疫苗中的应用”的加拿大专利申请2,098,773。这样做能够优化动物对抗天然环境中株系的保护,同时最大程度减小疫苗对动物的副作用。
本发明可由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全部实施例中,如果说到动物与卵囊接触,应该理解为疫苗即凝胶中的卵囊不是人工喂给禽类的,而是在一段时间内让家禽与凝胶疫苗共处,任其自愿服食疫苗。实施例使用了Eimeria tenella和Eimeria necatrix,因为它们是6种常见球虫中致病性最高的2种,它们引起鸡雏的球虫病。但是,它们是免疫原性最低的两种,即,它们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最低。所以,如果某接种方法对Eimeria tenella和Eimeria necatrix有效,则对球虫其余株系都有效。优选Eimeria tenella作为试验株系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比Eimeria necatrix更流行,而且是鸡雏因球虫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因为Eimeria tenella似乎仅存在于鸡雏的盲肠而不象其它球虫那样传染整个肠系统,所以进行准确的损伤评估。实施例1制备凝胶疫苗向容器内的5gκ角叉菜胶Bengel MB910加200ml热自来水,搅拌至MB910溶解。在该溶液中加含500个卵囊/ml的Eimeria acervulina,E.maxima和E.tenella的混合物溶液200ml,搅拌。然后将溶液倒入塑料给水碟中,任其冷却至4℃,胶凝。由此得到含1.25%MB910和250个卵囊/ml的凝胶疫苗。实施例2在用抗球虫离子载体和用本发明方法保护家禽抗球虫之间进行配对棚养比较。将51,000只家禽分成两组。一组持续喂以含60mg/kg盐霉素钠COXISTAC(Pfizer)的饲料。第二组在第一天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疫苗。然后都给予10天无药物饲料。此后的10天给以60mg/kg盐霉素钠,然后都给予无药物饲料直至装运。两组都按11mg/kg饲料的水平使用了Virginiamysin类生长促进剂STAFAC(SmithKline,Beecham)。两组的结果及比较见表1。
表1
*接种后,禽群以无药物饲料喂养10天。在此后的10天内,饲料中加入盐霉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根据欧洲效率因数测定,接种与抗球虫治疗联用的效率更高,欧洲效率因数与家禽的存活率,平均上市体重,饲料转化率和上市禽龄相关。
实施例3重复上一实施例,比较接种/莫能菌素治疗和单用莫能菌素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接种后,禽群以无药物饲料喂养2周。在此后2周内,饲料中加入莫能菌素。
再次证明,本发明使用疫苗和抗球虫得到的饲料转化率和欧洲效率因数更高。实施例4给一批肉用童子鸡单独使用抗球虫莫能菌素,单独接种,或本发明的接种/莫能菌素联用法。结果见表3。
表39批肉用童子鸡2批给予杀球虫剂,5批只接种疫苗,2批接种/离子载体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动物抵抗慢性病的方法,所述疾病由经历一个以上生命周期的传染性生物引起。本发明方法对治疗家禽抵抗慢性传染特别是球虫病传染特别有效。本发明有助于克服单独使用例如接种和/或化疗等方法之一的某些缺点,这是通过提供一种控制动物与病原生物的接触的方法做到的,在优选实施例中,则是通过控制天然环境中病原生物的特性做到的。这种改变是通过用作为本发明方法一部分的疫苗所用的病原生物株系取代野生株系做到的。
虽然本发明以保护家禽尤其是保护鸡仔抗球虫病为例进行了说明,它也可以用于抗其他慢性病。例如,本发明方法也可以用来抗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类似的,本发明方法也可以用来保护其它动物抵抗某些传染原引起的慢性病,这些传染原具有一个以上生命周期,并且可得到或发现了它们的化疗剂。
虽然以上具体叙述了本发明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或在后文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此加以改动。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动物抵抗慢性病的方法,所述疾病由经历一个以上生命周期的传染性生物引起,所述方法包括a)给予动物含有足量传染性生物的疫苗以在动物体内产生免疫应答;b)在相当于该传染性生物约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不让动物接触抗该传染性生物的有效化疗剂;和c)然后在相当于该传染性生物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给予动物抗该传染性生物的有效化疗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动物选自家禽或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比该传染性生物一个生命周期多约2至5天的时间内不让动物接触抗该传染性生物的化疗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相当于传染性生物1.5至2.5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给予动物抗该传染性生物的化疗剂。
5.一种保护家禽抵抗球虫病的方法,它包括a)给予家禽含有至少一种艾美虫足量活卵囊的疫苗以在家禽体内产生免疫应答;b)在相当于艾美虫约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不让家禽接触有效的抗球虫化疗剂;和c)然后在相当于艾美虫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给予家禽有效的抗球虫化疗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比艾美虫一个生命周期多约2至5天的时间内不让家禽接触化疗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相当于约1.5至2.5个艾美虫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给予家禽化疗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约10天内不让家禽接触化疗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给予家禽10至14天的化疗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化疗剂选自莫能菌素、甲基盐霉素、拉沙里菌素、semduramicin、盐霉素、莱特洛霉素、尼日利亚菌素、灰争菌素、猎神霉素、lenoremycin、lonomycin、抗菌素X206、albroxin、septamycin、抗菌素A204、ethromycin、isolasalocid、抗菌素A23187、maduramicin、安普罗铵、地克珠利、氯吡多、地考喹酯、nicarbazin、罗贝胍、卤夫酮和zoalene。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化疗剂选自莫能菌素、甲基盐霉素、拉沙里菌素和盐霉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艾美虫选自Eimeria tenella,Eimerianecatrix,Eimeria acervulina,Eimeria maxima,Eimeria brunetti,Eimeria proecox或Eimeria mitis。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动物抵抗慢性病的方法,所述疾病由经历一个以上生命周期的传染性生物引起。所述方法包括:a)给予动物含有足量病原生物的疫苗以在动物体内产生免疫应答;b)在相当于该病原生物约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不让动物接触抗该传染性生物的化疗剂;和c)然后在相当于该传染性生物至少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内给予动物抗该传染性生物的有效化疗剂。
文档编号A61K45/00GK1272793SQ98809784
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0日
发明者李荣丰 申请人:李荣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