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35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日本特开平7-236650号公报中记载的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的沿腰围方向延伸的弹性件以与吸湿芯重叠部分的拉伸率不足1.3倍的基本非拉伸状态接合在里片上。从吸湿芯的侧缘向外延伸部分的弹性件拉伸率为1.3倍以上地接合在里片上。
在日本特公平7-44945号公报中记载的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中,为了形成许多皱裥而在配置有吸湿芯的区域上配置若干个腰围弹性件。
在日本特开平9-84826号公报中记载的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中,沿腰围方向延伸的若干个纱线状弹性件从吸湿芯的外侧与吸湿芯的端缘部相接。
上述特开平7-236650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教导人们使弹性体在与吸湿芯重合的部分上处在非拉伸状态,可以防止在横贯吸湿芯的部分上的弹性件收缩时产生吸湿芯的中间折曲和位置偏移。可是在与这个发明的尿布中,因为横贯吸湿芯部分上的弹性件是以基本上非拉伸状态下接合在里片上的,所以在该部分上伸长的弹性件不能获得压住吸湿芯紧贴穿用者的作用。因此,该尿布很可能缺乏通过吸湿芯紧贴穿用者的作用而产生防漏效果。另外,在这个发明中,在制造尿布的工艺中存在使弹性件部分处在非伸长状态、部分处在伸长状态这个麻烦状况。
在上述特公平7-44945号中记载的发明虽然显示了使吸湿芯紧贴穿用者的效果,但就如何将弹性件配置在腰围区上才好却什么也没公开。即使采用这种措施,在配置有吸湿芯的区域上制作褶裥时,往往使尿布的手感不光滑、或由于在吸湿芯上又形成褶间而使吸湿芯紧贴身体困难而妨碍对体液的迅速吸收。
上述特开平9-84826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即使可以限制吸湿芯的端缘部向离开穿用者方向的翘曲,如果要宽范围地限制这个翘曲,则必须把每根弹性件都配置在吸湿芯的端缘部上,在制造中要做到这一点往往很麻烦。
本发明的课题的是提供能全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各种问题的短内裤型的一次性尿布。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发明的前提是下述的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一种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由透液体的表面片、不透液体的里片、位于这两片之间的吸湿芯组成,该尿布具有前腰围区、后腰围区和位于这两区之间的裆区,上述前、后腰围区的侧缘彼此接合而形成腰围开口和一对腿围开口,第一腰围弹性件和腿围弹性件分别沿上述腰围开口和腿围的开口的周缘以伸长状态延伸,在上述前后腰围区的至少一个上,横贯上述吸湿芯的若干条的第二腰围弹性体以伸长状态延伸在该腰围区的两侧缘之间。
在这个前提下,本发明的特征如下上述若干条的第二腰围弹性件的各拉伸应力都比上述第一腰围弹性件中的任何一个的拉伸应力低,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在上述吸湿芯的外侧横贯该吸湿芯分别并在分别从该吸湿芯的两侧缘向外延伸的部分上接合在上述里片上,而在该吸湿芯的两侧缘之间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与上述里片和吸湿芯分离。
举例示出的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如下(1)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只在上述前、后腰围区的侧缘彼此接合的部位附近处接合在上述里片上。
(2)上述里片是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接合在上述薄膜的内片上。
(3)上述里片由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和接合在上述薄膜外面上的无纺布组成,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位于上述薄膜与无纺布之间并接合在上述薄膜的外面和无纺布的内面中的任何一个上。
(4)上述里片的内面接合在上述吸湿芯的外面上。
(5)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是宽3~20mm的带状物。
(6)上述吸湿芯在前在上述前、后腰围区上具有前端缘和后端缘,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覆盖上述前、后端缘中的至少一个附近。
(7)上述吸湿芯的格利(Gurley)硬挺度值是0.5~2g,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的拉伸应力总和是100~230gf。
(8)横过上述吸湿芯的第三弹性件与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平行,并在伸长状态下配置在上述裆区。


图1是一次性尿布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向视图。
图3是与表示一实施例的与图2相同的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与表示实施例的与图1相同的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的向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与本发明的短内裤型的一次性尿布。
在图1中用部分剖开立体图示出的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1由用热塑性合成纤维的无纺布制成的透液体表面片2、用热塑性合成树脂的薄膜制成的不透液体里片3和位于这两片2、3之间的吸湿芯4构成,并具有前腰围区6、后腰围区7和位于这两个区6、7之间的裆区8。前后腰围区6、7在各自的两侧缘部互相重合成合掌状、并在熔接区9朝上下方向间断地互相接合形成腰围开口11和一对腿开口12。表里片2、3在前、后腰围区6、7和裆区8上从吸湿芯4的缘部向外延伸并互相重合,并通过热熔粘接剂13在尿布1的周缘互相接合。
尿布1具有沿腰围开口11和腿围开口12的各自周缘延伸的腰围弹性件16和腿围弹性件17。这两个弹性件16、17位于表、里面片2、3之间,在拉伸状态下用上述粘接剂13或与其不同的粘接剂接合在这两个片2、3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面上。
尿布1也在前、后腰围区6、7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朝腰围方向平行延伸的若干条辅助弹性件21(21B、21C……)。辅助弹性件21中的各个件的拉伸应力比腰围弹性件16中的任何一个都低,在其外侧横贯吸湿芯4。在图示的例中,三条辅助弹性件21B、21C和21D在里片2的内面与吸湿芯4的外面之间横贯吸湿芯4并延伸到尿布1的侧缘部。当尿布1在前后腰围区6、7的各个上具有辅助弹性件21时,既有使这些弹性件21在尿布1的上下方向位置相同地互相重合在尿布的侧缘部上、并使这些互相重合的部件21彼此之间呈现环状的情况,也有使这些弹性件21在尿布1的上下方向位置不同而不呈现环状的情况。
辅助弹性件21在从吸湿芯4的侧缘23向外延伸出的部分接合在里片3的内面上,在更优选的情况下,该延伸出的部分只在尿布1的侧缘部上通过粘接剂25和或熔接区9接合在里片3的内面上。另外,辅助弹性件21在吸湿芯4的侧缘23与23之间既不接合在里片3上也不接合在吸湿芯4上。
图2是表示从图1的II-II线箭头方向看去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它示出了横贯吸湿芯4的辅助弹性件21B接合在里片3的内面上的形态的一例。在图中,除了同样朝向尿布1宽的方向伸长的弹性件21B的两端分别在熔接区9接合在里片3的内面上之外,部件21B的该端部与吸湿芯4的侧缘23之间的部分通过热熔粘接剂25接合在里片3的内面上。表里片2、3通过热熔粘接剂13在尿布1的侧缘部上互相接合时,还通过弹性件21或粘接剂13接合在表面片2的内面上。
在熔接区9互相重叠的前、后腰围区6、7的各自的表、里片2、3被加热加压熔接。在辅助弹性件21只在熔接区9接合在里片3时,为了使部件21既熔接在表面片2上又熔接在里片3上,最好选择其原材料。例如,使用熔融温度与表、里片2、3的熔融温度相近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合成橡胶。
因为辅助弹性件21从外侧强迫吸收芯4贴紧穿用者,所以虽然厚度没有限制,但宽度最好为3~20mm。对应格利(Gurley)硬挺度为0.5~2g的吸湿芯4部件21的拉伸应力的总和最好为100~230gf。当部件21的宽度比3mm还小时,部件21会深入到形成吸湿芯4的表面的绵纱纸(图中未示出)中并切断该纸的组织,往往使该纸的扩散体液的功能降低。虽然部件21的宽度超过20mm也可以,但宽度变大使件21的用量增大,这将引起材料费用不必要的增加。
对这样构成的尿布1通过辅助弹性件2的收缩容易使吸湿芯4贴紧穿用者。因为横贯吸湿芯4的辅助弹性件21在其横贯的部分上既不接合在里片3上,也不接合在吸湿芯4上,所以即使辅助弹性件21收缩,也不会使所述的里片3和吸湿芯4产生小皱折。因此,如果在尿布1上使用平坦的吸湿芯4,则吸湿芯4会以其原来的形状贴紧在穿用者的身上。另外,没有小皱折的里片3可以使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例如象特公平7-44945号公报记载的尿布那样在腰围区不产生小皱折(皱裥)并使其在手接触时有光滑的手感。
图3是表示尿布1的实施方式一例的与图2相同的图面。在这种情况下的尿布1中,表、里片2、3的侧缘部不是通过热熔粘接剂13接合,而是只在熔接区9互相接合。辅助弹性件21B通过粘接剂25接合在里片3的内面上。
图4是被图1的假想线包围的部分IV的放大图。形成在尿布1侧缘部上的熔接区9朝上下方向间断地排列,辅助弹性件21C跨越两个熔接区9。当部件21C的宽度大时,可以象上述那样在若干个熔接区9上与尿布1接合。
图5、6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与图1同样的图面和从该图面的VI-VI线箭头看去的视图。该尿布1中的里片3由用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的不透液体的薄膜5和覆盖薄膜5的整个外面的热塑性合成纤维制的无纺布26构成。表面片2和薄膜5与图2的情况相同,在尿布1的周缘部互相接合。薄膜5和无纺布26在尿布1的侧缘、腰围开口11和腿围开口12的各个周缘部通过热熔粘接剂27互相接合。最好是使薄膜5和无纺布26也象图示那样在裆区8的下部通过热熔粘接部27互相接合。薄膜5通过热熔粘接剂28接合在吸湿芯4的裆区8上。
图5、6的辅助弹性件21位于薄膜5与无纺布26之间,在伸长状态下延伸在尿布1的两侧缘之间。在辅助弹性件21中位于最上部的部件21A通过薄膜5间接地覆盖吸湿芯4的前端缘22附近,部件21A的上缘部分31位于吸湿芯4的前端缘22的更上方(见图6)。该部件21A可以在穿用尿布时使吸湿芯4的前端缘22附近朝向尿布1的外侧,从而能限制吸湿芯前端缘离开穿用者身体而翘起。辅助弹性件21中的部件21E在比尿布1的前腰围区6低的下方的裆区8上朝尿布1宽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的尿布1中,可以通过件21A和21E使吸湿芯4更大的面积紧贴在身体上。
图5中所示的辅助弹性件21的从吸湿芯4的侧缘向外延伸的部分通过热熔粘接剂27接合在薄膜5外面上。因此,部件21不接合在薄膜5上,即使通过粘接剂27或与其不同的粘接剂接合在无纺布26上,也可以取得与接合在薄膜5上的相同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中,表面片2除了使用无纺布外,还可以使用透液体的多孔塑料薄膜等。吸湿芯4可以通过热熔粘接剂接合在表面片2上,也可以除了裆区以外接合在里片3上。如果尿布1与图1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通过辅助弹性件21直接覆盖吸湿芯的前端缘22和/或后端缘24的附近。为了使各部件接合,除了使用热熔粘接剂等的粘接剂之外,还可以利用加热熔接、超声波熔接等技术。
在本发明的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中,由于横贯吸湿芯的辅助弹性件在其横贯的部分相对里片和吸湿芯分离,所以即使辅助弹性件收缩,在里片和吸湿芯等上也不容易产生小皱折,从而既可以使吸湿芯紧贴在身体上,又使里片手感光滑。
权利要求
1.一种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该尿布由透液体的表面片、不透液体的里片、位于这两片之间的吸湿芯组成,该尿布具有前腰围区、后腰围区和位于这两个区之间的裆区,上述前、后腰围区的侧缘彼此接合而形成腰围开口和一对腿围开口,第一腰围弹性件和腿围弹性件分别沿上述腰围开口和腿围开口的周缘在伸长状态下延伸,在上述前后腰围区的至少一个上,横贯上述吸湿芯的若干条的第二腰围弹性件在伸长状态下延伸在该腰围区的两侧缘之间;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条的第二腰围弹性件的各自拉伸应力都比上述第一腰围弹性件中的任何一个的拉伸应力低,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在上述吸湿芯的外侧横贯该吸湿芯并在分别从该吸湿芯的两侧缘向外延伸的部分上接合在上述里片上,而在该吸湿芯的两侧缘间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与上述里片和吸湿芯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只在上述前、后腰围区的侧缘彼此接合的部位附近处接合在上述里片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里片是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接合在上述薄膜的内片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里片由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和接合在上述薄膜外面上的无纺布组成,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位于上述薄膜与无纺布之间,并接合在上述薄膜的外面和无纺布的内面中的任何一个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里片的内面接合在上述吸湿芯的外面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是具有宽3~20mm的带状物。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吸湿芯分别在上述前、后腰围区上具有前端缘和后端缘,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覆盖上述前、后端缘中的至少一个附近。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湿芯的格利(Gurley)硬挺度值是0.5-2gf,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的拉伸应力总和是100~230gf。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尿布,其特征在于横贯上述吸湿芯的第三弹性件平行于上述第二腰围弹性件,并在伸长状态下配置在上述的裆区。
全文摘要
本发明使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湿芯紧贴身体、并且使尿布外面手感光滑。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在短内裤型一次性尿布(1)的腰围区(6,7)中的任何一个中,使位于吸湿芯4与里片3之间并在伸长状态下向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二腰围弹性件(21),只在从吸湿芯4的侧缘(23)向外侧延伸的部分上接合在里片(3)的内面上。
文档编号A61F13/53GK1251291SQ9912514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日
发明者地头江良和, 下江成明, 熊坂钦典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