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52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吸引一揉捏按摩器具或吸引、汲送器械。
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朝就有人用竹筒进行拔罐治病。拔罐疗法因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而广为流传。目前,人们拔罐时使用的罐有竹罐、陶罐、玻璃罐等。现有的各种罐在治疗时其作用单一,不能与施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疗效不够理想,对疾病的适用面小,且只能用于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在拔罐的同时又能对拔罐部位进行施药、点穴、针刺、按摩,兼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包括一端开口的透明罐体和安装在所述罐体上的逆止阀,所述罐体的罐壁上设有一通孔,其上装有易用针头刺入的橡胶密封塞,所述逆止阀为可用手控制其启闭的逆止阀,所述逆止阀的下端设有点穴针刺头。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可用手控制其启闭的逆止阀由所述罐体阀孔和安装在其中的阀芯组成,所述阀芯由橡胶制成的阀座、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锥阀和装在所述锥阀阀杆外露端上的用于密封阀杆和阀孔孔壁外露端端面的“O”形密封圈组成,所述点穴针刺头固定在所述阀座的下面。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中的点穴针刺头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是点穴针刺头的头部呈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又一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点穴针刺头的头部呈圆盘形。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再一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圆盘的下面制有五个呈梅花状排列的向下突出的针头。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还一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圆盘的下面制有七个呈七星排列的向下突出的针头。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罐体最好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更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阀孔孔壁外侧壁为光滑的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在拔罐时点穴针刺头同时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按压或针刺,还可用注射器通过罐体上的橡胶密封塞对拔罐的部位施以适合的治疗药物,器具与药理同时作用,被拔罐的部位除受真空点穴、针刺作用起治疗作用之外,还因被拔罐的部位皮肤毛孔扩张,药物易于渗入体内,直接对人体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采用真空抽气罐注射药物配合中华气血功法的方法,使人体的经络和腧穴的微循环得以改善,起到调血行气、舒血行经、舒经通络、活络祛瘀的目的,把阴阳经络的病源呈现于体表,使病变器官、细胞得以营养和氧气的补充,从而恢复人体气血的愈病能力。根据任、督两脉循环状态,还可用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诊断督脉腧穴变化,确定病的种类和程度,诊病准确率较高。在拔罐的同时还可通过摇动罐体的方法对拔罐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舒通经络。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点穴针刺头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与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点穴针刺头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与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配合使用的手动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结构示意图。该点穴针刺按摩罐包括一端开口的罐体1。罐体1用透明无毒塑料制成,以便于观察诊断拔罐部位皮肤的颜色、斑点的形状、分布位置等的变化诊断疾病。罐体1顶部装有用于抽真空的逆止阀2。逆止阀2由罐体1的阀孔11和安装在阀孔11中的阀芯22组成。阀芯22由橡胶制成的阀座23、与阀座23相配合的锥阀24及安装在锥阀阀杆25外露端上的“O”形密封圈26组成,“O”形密封圈26用于密封阀杆25和阀孔11孔壁外露端端面12。阀孔11孔壁外侧壁13制成光滑的弧面,以便在用本发明人发明的、已申请专利的98205270.7号图5所示的手动真空泵抽气时很好地与真空泵的橡皮吸嘴4密封配合。罐体1的罐壁上制有一通孔14,其上装有橡胶密封塞3,注射器的针头可刺入橡胶密封塞3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入到罐体1内。在阀座23的下面装有一个圆锥形的针刺头27,针刺头27可与阀座23模压在一起。针刺头27内开有与外界相通的通气孔28,针刺头27可用不锈钢制作。
参照图2。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中的点穴针刺头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点穴针刺头29的端头制成圆盘状,成为点穴头。在拔罐的同时圆盘状的端头起点穴按压作用。
参照图3和图4。图3和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中的点穴针刺头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点穴针刺头30的端部设有五个按梅花状排列的向下突出的针头31,以便在拔罐的同时对相应部位进行梅花针针灸治疗。显而易见,针头31的数量可以为呈三角形排列3个针头,或呈七星排列的七个针头,即所谓的七星针。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点穴针刺头也可制成磁性的,以便在拔罐针刺、点穴治疗的同时进行磁疗。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可制成大小不同的系列罐具,以便适应人体的不同拔罐部位和患者体质强弱的需要。例如使用从大到小的27个为一套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就可满足对人体全身诊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可与本发明人发明的“气血通酊剂”配合作用。该“气血通酊剂”由河北省任丘市渤海路12—915信箱的华北油田千山实业有限公司千山药物研究所生产。它是由蜈蚣、栀子、冰片、元胡、红花等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适合不同病症的多种制剂。
使用时,可先将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放在患病部位或按人体穴位排布,然后用图5所示的手动真空泵抽气2~3次,使罐体牢吸在人身的皮肤上,然后取下真空泵,同时用手指将逆止阀2的锥阀阀杆25压下,使“O”形密封圈26封住阀杆25和阀孔11的孔壁外露端端面12。然后留罐7~15分钟。罐内抽真空的程度实症高一些,虚症低一些。留罐一段时间之后,可将对症的上述“气血通酊剂”用注射器通过密封塞3注入到罐体1内,此时,因皮肤的毛孔在真空作用下已经张开,药液易通过毛孔渗入到体内,直达患部,故疗效显著。注药后稍侯片刻,例如1分钟左右,即可起罐。起罐时,可用手指将阀杆25向外拉,使锥阀24与阀座23脱开,让空气进入罐体1内,即可将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从皮肤上取下。
前文已经阐述过,拔罐时,因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的罐体1是透明的,故可从外部观察到拔罐部位,医生可根据隆起的皮肤颜色,斑点的形状、分布等诊断病情,然后对症选用适合的注入药物——气血通酊剂。故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兼有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并具有拔罐、针灸、按摩与药物同时治疗多种作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可按中医经络气血理论、阴阳平衡理论、五行学说、人和二十四节气关系学说和子午流开合学说来确定腧穴位置和治疗时间,其效果更理想。
权利要求1.一种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包括一端开口的透明罐体和安装在所述罐体上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罐壁上制有一通孔,其上装有易用针头刺入的橡胶密封塞,所述的逆止阀为可用手控制其启闭的逆止阀,所述逆止阀的下端设有点穴针刺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用手控制其启闭的逆止阀由所述罐体阀孔和安装在其中的阀芯组成,所述阀芯由橡胶制成的阀座、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锥阀和装在所述锥阀阀杆外端上的用于密封阀杆和阀孔孔壁外露端的端面的“O”形密封圈组成,所述点穴针刺头固定在所述阀座下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穴针刺头头部呈圆锥形。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穴针刺头头部呈圆盘状。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状头部的下面制有五个呈梅花状排列的向下突出的针头。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状头部的下面制有七个呈七星状排列的向下突出的针头。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由塑料制成。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孔孔壁外侧壁为光滑的弧形面。
专利摘要一种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包括一端开口的透明罐体和安装在所述罐体上的逆止阀,罐体的罐壁上制有一通孔,其上装有易用针头刺入的橡胶密封塞,逆止阀为可用手控制其启闭的逆止阀,逆止阀的下端设有点穴针刺头。本实用新型气血通点穴针刺按摩罐,兼有诊断与治疗两种功能,具有拔罐、针灸、按摩与药物同时治疗的多种作用。
文档编号A61H7/00GK2353359SQ9920049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4日
发明者向跃军 申请人:向跃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