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52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
台湾第84202013号专利申请案,为一种习用的按摩呼拉圈结构,其主要是由一柔韧性绳索10依序穿设数个球体20,并在每一球体20之间穿入等量的珠体30,通过珠体30增加球体20间的凹凸距离,以获得较佳的按摩效果,再将绳索10两端绑结,组合形成一无端点的圈状的球体20,其除了作为呼拉圈进行健身运动外,还具有提供对身体各部位的滚动按摩作用。
上述习用按摩呼拉圈虽然可达到健身和按摩的目的和效果,但是其结构及实际使用操作时,仍有需要改进的缺点,其一是球体间穿入珠体,增加生产成本;其二是球体按摩人体效果不佳。
参阅


图1所示的习用按摩呼拉圈结构,其为了获得较佳的按摩效果,必须在每一球体20之间穿入等量的珠体30,才能增加球体20间的凹凸距离,这种结构设计,多了珠体30的制造材料、工时及库存场地等费用,必然增加生产成本,更影响呼拉圈的组配速度。
参阅图2、图3所示的习用按摩呼拉圈结构,其作为按摩用的球体20表面呈圆弧状,与人体相互间呈弧面式的接触,这样使得球体20按摩人体40表面的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针对习用产品的缺陷,积极研究开发,终于完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其结构设计简化,以降低生产成本,且将按摩体改为碟形体,以改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包括绳索、按摩体,绳索依序穿入数按摩体后两端固定在一起,成一无端点的环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按摩体为碟形体,该碟形体在其最大直径处向两侧削设具有锥度斜面而形成一具有钝角的环周状棱线,另在斜面上异于棱线的两侧端缘处设有突出状的凸体,该凸体中心点设有一贯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习用产品的平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习用产品的按摩动作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动作平面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其主要是在球体的最大直径处向两侧削设具有锥度斜面51,使形成一具有钝角的环周状棱线52,另在斜面51上异于棱线52的两侧端缘处设有突出状的凸体53,该凸体53中心点设有一贯孔54,使其结构类似飞碟般的碟形体50。
通过一绳索10依序穿设过数个碟形体50上的贯孔54,将绳索10两端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无端点而呈环圈碟体状的按摩呼拉圈,这样使碟形体50可以利用该环形碟体的离心力量而对人体40施加适当的按摩力量,使其不仅可以用于健身运动,也可进行按摩,且其生产成本也有效降低。
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于碟形体50两侧端缘处设有突出状的凸体53,使其增加了两两相邻碟形体50上棱线52间的凹凸距离,从而可获得较佳的按摩效果。
参阅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由于碟形体50的最大直径处向两侧削设具有锥度斜面51,使形成一具有钝角的环周状棱线52,当碟形体50上的棱线52与人体40接触时,将因棱线52成锥度突起状,能深陷的按摩人体40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碟形按摩体50两侧端缘处设有突出状的凸体53,而增加了两两相邻碟形体50上棱线52间的凹凸距离,不需另外在每一球体间再穿入等量的珠体,有效地减少制造材料及工序,从而降低成本;再由于碟形体最大直径处向两侧削设具有锥度的斜面51,而形成一具有钝角的环周状棱线52,该棱线52与人体40接触时,因棱线52成锥度突起状,可深陷的按摩人体表面,从而提高按摩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产品生产成本高、按摩效果不好的缺陷,使用效果理想,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包括绳索、按摩体,绳索依序穿入数按摩体后两端固定在一起,成一无端点的环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体为碟形体,该碟形体在其最大直径处向两侧削设具有锥度斜面而形成一具有钝角的环周状棱线,另在斜面上异于棱线的两侧端缘处设有突出状的凸体,该凸体中心点设有一贯孔。
专利摘要改良的按摩呼拉圈结构,包括绳索、按摩体,绳索依序穿入数按摩体后两端固定在一起,成一无端点的环圈,其按摩体为碟形体,该碟形体在其最大直径处向两侧削设具有锥度斜面而形成一具有钝角的环周状棱线,另在斜面上异于棱线的两侧端缘处设有突出状的凸体,该凸体中心点设有一贯孔,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降低,且碟形按摩体的按摩效果理想。
文档编号A61H15/00GK2366089SQ9920050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9日
发明者吴魁桓 申请人:吴魁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