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去痒消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082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去痒消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民用电子产品。
人们被蚊子叮咬后,红肿起包刺痒难当,多用手抓挠或涂点风油精、香水之类以缓解刺痒,但仍需半小时左右刺痒才会慢慢消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简单的电子去痒消包产品,能迅速去除刺痒,且短时间内消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子去痒消包器是利用红外频谱原理,由上壳3、下壳1、灯珠4、电池6、红外网罩2、电池引线夹7和电源开关5组成,上下壳通过两个螺钉8连接,上下壳前部有一凹槽放一红外线网罩2,网罩内侧装有小电珠4,壳体中央后部为电池6,灯珠和电池中间有一电池引线夹7,上壳前部开一小孔,安装电源开关。
电池夹直接叩在9V电池的正负极上,电池夹红线直接接小电珠的一个电极,电池夹接电源开关A点,小电珠的另一个电极和电源开关B点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成本低。仅用30~50秒就能去除蚊子叮咬后的刺痒,短时间内消肿,适用于普通家庭及出差、旅游必备。另对蜜蜂、跳蚤、虱子等30余种昆虫的叮咬同等有效,每次使用时间1~2分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操作原理在使用电子去痒消包器时,只需将电源开关拨到另一侧,出现一束光,把圆形小窗口对准轻按在蚊子咬的“包”处,30~50秒将电源关掉,刺痒随即消失,“包”内的细菌病毒已被杀死或已被控制,红肿起包处很快复原。若“包”较大或使用不当,可重复一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标电光源 9V 电珠 2W 红外线波长 140埃
权利要求一种电子去痒消包器,其特征是由上壳3、下壳1、灯珠4、电池6、红外网罩2、电池引线夹7和电源开关5组成,上下壳通过2个螺钉8连接,上下壳前部有凹槽放一红外网罩2,网罩内侧装有小电珠,壳体中央后部为电池6,灯珠和电池中间有一电池引线夹7,上壳前部开有一小孔安装电源开关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民用电子产品,它的特点利用红外频谱原理,在上下壳体中前部有红外网罩,内侧有小电珠,后部有电池,通过电池引线夹和电源开关,用30—50秒照射人体被蚊子叮咬部位,刺痒即消失,红肿处很快复原,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普通家庭及出差、旅游必备,销售量大,适合乡镇企业接产。
文档编号A61N5/06GK2368540SQ9921146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3日
发明者叶路 申请人:叶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