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61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加热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加热静脉滴注用液体的输液加热器。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病患者越来越普遍地使用静脉点滴注射(既输液)进行治疗,该方法疗效快、患者无痛苦。但在寒冷的冬季输液时,由于液体温度与人体体温的温差较大,患者时常发生肢体发凉、胀痛等不适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用热水袋、热水瓶对液体加温,既不方便,温度又难以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输液用液体进行加温并可保持恒温的输液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输液加热器,主要由壳体、加热体和上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个设有纵向凹槽的铝板;所述的加热体由半导体微电热材料制作而成,位于上述铝板的下面;在该加热体的上、下两面各设有绝缘体;该加热体通过一个调温器与外部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可将该输液加热器加装在输液管的外部,可间接对液体进行加温,降低了液体与人体体温的温差,可有效地避免和缓解患者由于受冷液体刺激而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温度恒定、可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功耗低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温器的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壳体,2为上盖,3为铝板,4为凹槽,5为绝缘体,6为发热体,7为调温器,8为输液管。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输液加热器主要由壳体1、上盖2和加热体6组成。加热体6位于壳体1内,由半导体微电热材料制作而成;该加热体6通过一个调温器7与外部电源相连。如图2所示,调温器7为一个调温线路板,其上设有多位调节档,可根据需要调节控制不同的温度。在上述加热体6的上、下两面各设有一层或多层由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体5,以提高安全性。在最上层的绝缘体5的上面还设有一个铝板3,该铝板3上纵向设有一个凹槽4,凹槽4内用于放置输液管8。
所述的上盖2一边通过铰链与壳体1活动相连,上盖2另一边与壳体1之间再通过一个扣紧装置扣合在一起,该扣紧装置可以采用锁扣或卡槽结构。
在加热体6附近的壳体1上前后均匀地分布有散热孔,防止壳体1内温度过高。外部电源可采用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使用时,将输液管8放置在铝板3的凹槽4内,扣上上盖2,接通电源,通过调温器7调好适宜的温度,加热体6升温后,就会通过铝板3对流经输液管8内的液体加温。使液体出口温度保持在18℃-26℃。
权利要求1.输液加热器,主要由壳体(1)、加热体(6)和上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一个设有纵向凹槽(4)的铝板(3);所述的加热体(6)由半导体微电热材料制作而成,位于上述铝板(3)的下面;在该加热体(6)的上、下两面各设有绝缘体(5);该加热体(6)通过一个调温器(7)与外部电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前后均匀分布有散热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一边与壳体(1)通过铰链连接,另一边与壳体(1)之间还设有一个扣紧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输液加热器,主要由壳体、上盖和加热体组成,特征是所述的加热体采用半导体微电热材料制作,加热体的上、下两面各设有绝缘体,壳体内还设有一个带有凹槽的铝板,输液管放置在凹槽内,加热体通过铝板对流经输液管内的液体加温,具有温度恒定可调、安全实用的效果,可有效地防止或避免体温与液体温差过大而引发的不适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M5/44GK2364901SQ9921979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31日
发明者罗利伟, 刘贵敏, 杨立东, 刘洪琛 申请人:罗利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