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77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属于医疗护理器具领域,可供无法下床及尿失禁或昏迷的女性病员使用。
长期以来,在医院护理中,对于使用何种器具又采用何种固定装置以解决尿失禁或昏迷的女性病员的尿床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从传统小便器的结构改进到各种接尿器具的选用一直到目前某些专利产品的试制和应用,终因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而难以推广一、密封不良,尿液溢漏;二、固定不佳,常受下肢及体位活动的影响而移位,因而始终未能妥善解决不能自理排尿的病员之尿床问题、继发性褥疮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繁琐重复劳动。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两课题而提出的一项系列配套解决方案,即既不溢漏尿液,又固定良好的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用一个医用高分子塑料制成的接尿器,将其开口加工成与女性外阴部生理曲线相吻合的马鞍型,笼罩于双侧大阴唇、阴阜及会阴部皮肤表面,接尿器下端变细成接管口,可连接引流管并与贮尿袋相连,为防止接尿器脱落,再设计一个“丁”字带加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除由接尿器、引流管和贮尿袋组成外,关键是接尿器的外观呈倒牛角形,接尿器口是一个与女性外阴部生理曲线相吻合的马鞍型边缘,四周边缘内有一可嵌入软性密封材料的凹槽,以利密闭和固定,在接尿器口的上下两端的背面各有一扣环与接尿器连为一体,使用时,前后系带有挂钩与接尿器上的扣环相连接。
上述起固定作用的“丁”字形带,是用系带和腰带组成的,它通过挂钩与接尿器口上下两端背面的扣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科学合理,构造自然得体,接尿器口之边缘紧扣女性外阴部的最佳固定部分,并有软性密封材料相嵌,可使尿液密闭无漏地顺势畅流,避免了尿液贮留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丁”字形弹性带前后牵拉固定,无论病员在任何体位(俯卧位除外)及下肢无意识动作中均具有定位准确接合严密的稳定性能,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各种原因造成的尿失禁以及昏迷病人的尿床问题,并大大减轻了此类病员的护理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之一的整体外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A-A为接尿器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尿器、2接尿器口、3接管口、4扣环、5把手、6引流管、7贮尿袋、8系带、9“丁”腰带、10凹槽。
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简述如下采用医用高分子塑料制成的接尿器1外观呈倒牛型,接尿器口2的侧面略呈马鞍型,其边缘与女性的外阴部的曲线相吻合,一个把手5连接在接尿器1上,接尿器1末端为接管口3,可插入引流管6与贮尿袋7构成一体,接尿器口2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圆型扣环4,腰带与前后系带8组成“丁”字带9,“丁”字带前后系带8的挂钩与扣环4相连,“丁”字带9系采用有一定弹性拉力强度的松紧带材料制成。接尿器1的大弯缘处有一把手5,清洗消毒时可手持把手5将接尿器,从扣环4处与系带之挂钩分离。
权利要求1.一种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由接尿器(1)、把手(5)、引流管(6)和贮尿袋(7)组成,其特征在于接尿器(1)的外观呈倒牛角型,接尿器口(2)是一个与女性外阴部生理曲线相吻合的马鞍型边缘,且上下两端的背面各有一个扣环(4)与接尿器(1)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接尿器口(2)的四周边缘内有一可嵌入软性密封材料的凹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其特征在于配备由系带(8)和腰带组成的“丁”字带(9)与接尿器口(2)上下两端背面的扣环(4)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外罩固定式女用小便器,属医疗护理器具,主要供无法下床及尿失禁或昏迷的病人使用。它由接尿器、引流管、贮尿袋及“丁”字形带组成,其特征在是接尿器口的边缘造型与女性外阴部的生理曲线相吻合,加压笼罩于尿道及阴道口周围皮肤表面,紧扣其最佳固定部位并有软性密封材料相嵌可使尿液密闭无漏地顺势畅流,令卧床不起的女性病员在变动体位及下肢无意识动作中,保持接尿器位置相对不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无法下床及尿失禁或昏迷病员的尿床问题。
文档编号A61F5/455GK2381295SQ9922193
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0日
发明者赵瑞, 孙同哲, 李道伟 申请人:孙同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