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76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的医用器械。
本实用新型以前的注液方法大致有二种。一种是用吊瓶通过输液管将药液输入人体。利用注射针管靠人工将药液推入人体。另一种是利用注射针管,经手工从输液瓶中吸取一定溶量的药液后,再将注射针管装在仪器的机架上,靠仪器中电脑控制的微型步进电动机带动一只螺杆旋转,使螺杆的螺母做轴向进给,螺母推动注射针管的柱塞,将药液推入人体。
上述第一种注液方式完全是人为因素,其注液流量和压力不易掌握。第二种注液方式,由于靠电脑控制,其注液流量和压力便于控制,但靠人工从液瓶中抽取药液再放在仪器的机架上,其程序仍是比较费时、费事。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即操作简便,又便于控制注液流量和压力的注液泵。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解决的方法是注液泵主要有由转轴、轴承座、滚动轴承、螺钉、滚套、小轴、半圆盖、护罩、输液管等组成。在圆型注液泵护罩内转轴右端装有轴承隔垫、轴承和轴承座,转轴左端圆形盘上四个均匀分布的孔内有四个装有滚套的小轴,圆形盘上四个小轴之间铣有四个带凹形圆槽的导管块,护罩左边上部有一带销轴的半圆盖,护罩顶部有压紧半圆盖的螺钉,输液管中间的弹性软管压在滚套和半圆盖之间。
该注液泵是利用仪器中电脑控制的微型步进电动机通过接头带动转轴的右端,转轴的左端是盘形,圆周上装有四只小轴,小轴上各装有一只滚套。输液管的中间部分是弹性软管,弹性软管压在滚套和半圆盖之间,有一定的压紧量。半园盖的包角大于相邻两滚套之间的夹角。护罩两侧铣有宽度小于弹性软管直径的槽,弹性软管的两端卡在护罩两侧的槽里。半圆盖的左端通过销轴与护罩铰接,螺钉将半圆盖的右端压在护罩上。螺钉的上部是做成缺圆的,将螺钉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松开半圆盖的右端。
工作时,输液管的右端与输液瓶接通,步进电机带动转轴逆时针旋转,四只滚套也随转轴做公转,接触弹性软管的滚套同时也做自转。由于四只滚套在旋转过程中沿半圆盖内壁轮翻滚轧弹性软管,使输液管的右端形成真空,输液瓶中的药液便被吸入输液管的右部,当两只滚套同时处在半园盖的夹角之中时,两只滚套之间的弹性软管便形成封闭腔,将药液封闭在腔内,随着滚套的旋转把药液带入输液管的左部,输液管的左端与人体接通后,药液便注入人体。
更换输液管时,可将螺钉旋转一个适当的角度,使螺钉的缺圆部分对准半圆盖,半圆盖的右端便被松开,掀开半圆盖,即可更换输液管。
本技术不同于已有技术的特殊之处是用滚套滚轧弹性软管,直接从输液瓶中吸取药液推入人体。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注液泵主剖视图。
附图2为注液泵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注液泵主视图。
附图4为注液泵俯视图。
附图5为注液泵左视图。
附图6为注液泵转轴主视图。
附图7为注液泵转轴左视图。

图1、2所示1销轴、2小轴、3滚套、4螺钉、5轴承隔垫、6轴承隔垫、7滚动轴承、8轴承座、9转轴、10输液管、11半圆盖、12护罩。
实施例首先将转轴9的左端圆形盘上四个均匀分布的孔中,装上滚套3和小轴2,转轴9的右端装上滚动轴承7,轴承隔垫5、6和轴承座8。将上属组装好后,装入护罩12,护罩12左端用销轴1、铰接装上半圆盖11,将输液管10的弹性软管部分放在滚套3上,其两端卡在护罩两侧的槽里,合上半圆盖的右端,拧上螺钉4。
权利要求1.注液泵是由转轴、轴承座、滚动轴承、螺钉、滚套、小轴、半圆盖、护罩、输液管等组成,在圆形注液泵护罩内转轴右端装有轴承隔垫、轴承和轴承座,转轴左端圆形盘上,四个均匀分布的圆周孔内有四个装有滚套的小轴,四个小轴之间圆形盘上铣有四个带凹形圆槽的导管块,护罩左边上部有一带销轴的半圆盖,护罩顶部有压紧半圆盖的螺钉,其特征在于有一装在注液泵的滚套和半圆盖之间中间是弹性软管的输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注液泵的左上部有一带销轴的半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注液泵小轴上装有滚套。
专利摘要注液泵是在圆形注液泵护罩内转轴右端装有轴承隔垫,轴承和轴承座,转轴左端圆形盘上四个均匀分布的圆周孔内有四个装有滚套的小轴,四个小轴之间圆形盘上铣有四个带凹形圆槽的导管块,护罩左边上部有一带销轴的半圆盖,护罩顶部有压紧半圆盖的螺钉,输液管中间的弹性软管压在滚套和半圆盖之间。这种注液泵是用滚套滚轧弹性软管,直接从输液瓶中吸取药液推入人体。它操作简便,又便于控制注液流量和压力。
文档编号A61M5/142GK2381333SQ9922187
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日
发明者蔡先利, 王全珍, 蔡学军, 隋雪静 申请人:蔡先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