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滴眼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12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滴眼药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卫生用品,尤其是对眼药瓶的一种结构改良,使患者能自己单手方便地将眼药水滴至眼睛内。
近视眼等眼科病随着电视、电脑、游戏机等日益频繁使用而增长。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等眼科病更日趋增多。因此眼部的保健及每日定时滴眼药水等预防工作已受到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通常采用学生相互给对方眼部施加眼药水的方法。此时,被加药水的学生常处于较紧张的状态,生怕对方不慎万一触碰自己的眼睛。而自己加眼药水,因视距太近以及眼睑、眼睫毛等,常将药水滴至眼外,浪费药水。
为此,有人申请了一种名为“自滴眼药水瓶”(专利号93242955.6)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是将眼药水瓶置于环形支架中,构成夹子的二夹片以支架为支点,对称安置于药瓶两侧,其中位于瓶口段部分由橡皮圈夹紧成常闭状包围瓶口,这样当挟动夹片时,夹子以支架为支点能打开或闭合。使用时,把夹子的常闭端贴住眼皮,眼皮将随夹子的打开而打开,而随着夹片挤压药瓶,可将药水挤出滴入眼内,这种自滴眼药水瓶,药量可控,便于自滴。但仍存在着结构较复杂,活动的夹子打开眼皮等操作稍有不慎,易伤及眼睛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卫生,效果较好的自滴眼药瓶。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在瓶体的端部上设有环状的定位罩,并将位于端部顶尖处的出水口包置于其内。所述的定位罩为碗形透明体,其口缘与出水口的间距为5-20毫米,并与瓶体的端部由螺纹旋接配合。所述的碗形透明体定位罩与瓶体的端部也可以采用紧扣配合,或者两者采用整体注塑制成。定位罩口缘处设有与之相应的防尘盖。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经济性较好,眼药水的生产厂家及患者、学生均易接受此结构改良。2)学生可自行单手方便地随意滴加眼药水,且准确无误,避免了药水的浪费及渍及衣服等。3)硬质的定位罩将眼药瓶出水口等与眼睛隔离,即使在滴药水过程中,其他学生因故不慎碰撞,也不会发生药瓶出水口等触伤眼睛的意外伤害发生,使学生可免除一些心理的紧张或不安。4)可避免不干净的手接触眼睑等,防止眼睛被二次感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具体描述。
眼药水的瓶体2及其端部21采用公知的技术生产,并在其端部的顶尖处开设有眼药水的出水口22,并在端部21的半腰处设有环形的螺纹体,而定位罩3采用透明的聚乙烯注塑制成,形如碗状,上下部均开口,上缘光滑略向外翻边,口缘设有搭扣,可与相配的防尘盖4扣合,下缘设有与瓶体端部相配的螺纹,使瓶体2与定位罩3旋接固定成一体。此时,瓶体2的出水口22位于定位罩4的中央,且距定位罩4口缘10毫米左右。
使用时,患者脸朝上,把眼药水瓶口向下,置于眼球的正上方,使定位罩3支撑于眼睛的周围,自主张开眼睑,单手挤压瓶体2,即可方便准确地完成自滴眼药水的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自滴眼药瓶,包含有瓶体和设于其端部的出水口,其特征是在所述瓶体(2)的端部(21)上设有环状的定位罩(3),并将位于端部(21)顶尖处的出水口(22)包置于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滴眼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罩(3)为碗形透明体,其口缘与出水口(22)的间距为5-20毫米,并与瓶体(2)的端部由螺纹旋接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滴眼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罩(3)为碗形透明体,其口缘与出水口(22)的间距为5-20毫米,并与瓶体(2)的端部紧扣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滴眼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罩(3)为碗形透明体,其口缘与出水口(22)的间距为5-20毫米,并与瓶体(2)整体注塑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滴眼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罩(3)口缘处设有与之相应的防尘盖(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药瓶的结构改良。它系在瓶体的端部上设有环状的定位罩,并将位于端部顶尖处的出水口包置于其内。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卫生,患者可单手自滴,准确而不浪费药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F9/00GK2401178SQ9924035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5日
发明者裘立 申请人:裘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