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7228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
[0003]口臭分为单纯性口臭和免疫脏腑功能失调口臭。单纯性口臭通常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某些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某些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鼻炎、咽喉炎、鼻窦炎);某些全身性疾患(如糖尿病、尿毒症等);其他如进食了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者不注意口腔卫生都会引起单纯性口腔口臭;但有一些人没有患上述容易引起口臭的疾病,并且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口腔卫生,还长期受到口臭的困扰,并且久治不愈,属于脏腑功能失调口臭。
[0004]西医常认为口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口腔内厌氧菌生长、硫化物产生而导致的,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原发病和保持口腔清洁,临床上采用上述措施时,对某些患有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的患者无济于事。中医对本病有独特的见解,认为五脏脏腑不顺都会引起口臭,而以胃火脾虚、肺热、肠燥便秘最为多见。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1 2451316A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臭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黄连、金银花、半夏、桑叶、杏仁、甘草、当归、川芎、红花、玄参。中国专利申请CN102973822A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由桂花、桔梗、黄芪、佩兰、甘草、藿香、丁香、葛根、山楂、知母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但上述专利都没有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口臭进行分型辩治,由于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体质、病因、病情不同,不分型辩治就做不到对症治疗,疗效也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采用纯天然中草药,配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D使用,无毒副作用,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疗效显著。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中药组合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D组成;
[0008]按每日服用量计,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述重量的中药制成:人参10g、灵芝8g、黄精15g、山药10g、柴胡10g、砂仁9g、生地黄15g、石膏12g、升麻10g、金银花12g、鱼腥草10g、黄芩8g、荷叶10g、紫苏梗10g、银耳10g、柠檬片10g、山楂12g、神曲15g、莱菔子1g和甘草1g ;
[0009]按每日服用量计,维生素C 0.1g和维生素D 0.05go
[0010]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的中药:瓜萎10g、冬瓜子10、玉竹10g、杏仁log。
[0011]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的中药:当归10g、桃仁1g和胡麻仁1go
[0012]制备方法:
[0013](I)将中药组合物放入砂锅中,加6倍水浸泡2个小时;武火煎煮沸腾20分钟,再加3倍水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即得中药液;
[0014](2)取维生素C和维生素D研磨粉碎得粉末状药物组合物;
[0015](3)将所得粉末状药物组合物混入步骤(I)的中药液中即得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药液。
[0016]用量:将制备的药物组合物的药液平均分为三剂,每日三次,每次一剂服用。
[0017]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
[0018]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0019]灵芝: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目民,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0020]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0021]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0022]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0023]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24]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0025]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0026]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瘆,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0027]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0028]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0029]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0030]荷叶:苦,平。归肝、脾、胃经。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还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0031]紫苏梗: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0032]银耳:甘、淡、平、无毒;归肺、胃、肾经;功效:滋补生津、润肺养胃。
[0033]柠檬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生津止渴、健胃理气、行气消食、化痰止咳等作用。
[0034]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0035]神曲:甘辛,温。入脾、胃经。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
[0036]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0037]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38]瓜萎: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0039]冬瓜子:甘,凉。润肺,化痰,消痈,利水。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淋病,水肿,脚气,痔疮。
[0040]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0041]杏仁:苦,温,有毒。入肺、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0042]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0043]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0044]胡麻仁:甘,平。入肺、脾、肝、肾经。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J等症。
[0045]维生素C:具有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具有抗氧化、解毒的作用;有助于抑制口腔细菌生长,并且还能预防牙周炎(它是容易引起口臭的口腔疾病)。
[0046]维生素D:维生素D不利于口腔细菌的生长。
[0047]传统中医认为,引起免疫脏腑失调口臭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以胃火为主,胃腑积热,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火旺盛,郁而化火,导致胃阴受到损伤,津液不足,引发胃酸、胃酶分泌异常,胃内积食不化,食欲不振,宿食停滞,就会产生有害细菌,损害胃黏膜,胃气不纳,气机紊乱,虚火上蒸,胃中浊气随之上逆于口,导致口腔环境失去平衡,口腔内的有害细菌大量滋生发酵,从而导致口腔异味。本发明以人参、灵芝、黄精、山药、柴胡、砂仁、生地黄、石膏、升麻、金银花、鱼腥草、黄芩、荷叶、紫苏梗、银耳、柠檬片、山楂、神曲、莱菔子和甘草组方增强抵抗力、醒脾开胃、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理气宽中、杀菌;对脏腑功能失调口臭病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48]有一些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往往口气腥臭并伴随喉咙中有热痰,这属于痰热壅肺,外界的“热”从口鼻入肺,热邪犯肺,灼伤人体灼伤气血津液,炼成痰饮,痰饮郁久上蒸,便会臭不可闻。当清热泻火、消食和胃、清肺化痰,宜外加选用具有清热涤痰功效的瓜萎、冬瓜子、玉竹、杏仁。
[0049]此外,还有一些阴虚体质的人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往往口臭伴随腰膝酸软、肠燥便秘。这属于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浊气上蒸出现口臭。同时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