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6169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急性扁桃体炎是好发于春秋两季的喉科常见疾患,以咽痛逐渐加剧,吞咽或咳嗽时加甚,喉核(胯扁桃体)红肿,多伴发热,恶风寒,头痛,体倦,或见大便秘结等为主要症状。因其喉核红肿胀大,形似蚕蛾,故取名为“乳蛾”。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双侧扁桃体明显肥大,色泽不红,或略现苍白,表面多光滑,无明显疼痛,日常多无不适,仅在感冒时可见微痛,舌淡白,苔白润,脉缓。目前西医临床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部分患儿的炎症不易消除彻底而出现反复发作,导致患儿扁桃体长期肿大难以消退。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小叶枇杷、苎麻叶、桅子叶、山枇杷叶、百灵草、川贝母、丹皮、知母、缬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小叶枇杷30 — 50份、芒麻叶20 — 30份、桅子叶20 - 30份、山枇杷叶15 - 25份、百灵草15 — 25份、川贝母15 — 25份、丹皮15 —25份、知母15 - 25份、缬草5 — 10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小叶枇杷40份、苎麻叶25份、桅子叶25份、山枇杷叶20份、百灵草20份、川贝母20份、丹皮20份、知母20份、缬草7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小叶枇杷:辛、苦、温。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痰多等症。
[0008]苎麻叶:甘、微苦、寒。归肝、心经。凉血止血,散瘀消肿,解毒。临床用于痔疮便血,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脱肛不收,丹毒,疮肿,湿疹等症。
[0009]桅子叶:苦、涩、寒。归肺、肝、肾经。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疔毒,痔疮,下疳等。
[0010]山枇杷叶:涩、平。归胃、肺经。降气化痰,敛肺止咳。用于风热鼻塞,咳喘久患等症。
[0011]百灵草:甘、微苦、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0012]川贝母:苦、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等。
[0013]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甘、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
[0014]知母:甘、苦、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
[0015]缬草:辛、苦、温。归心、肝经。安心神。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癫狂,风湿痹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等症。
[0016]扁桃体炎在祖国医学中属“喉痈”、“乳娥”范畴,乳娥居于咽喉之间,为肺胃之门户,风热毒邪侵袭人体时首当其冲,风热毒邪侵袭后易于化热入里,内壅肺胃而发为此病。本发明中小叶枇杷祛痰,为君药,苎麻叶凉血、散瘀、解毒,桅子叶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为臣药,山枇杷叶降气化痰,百灵草祛风、通络,川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丹皮清热、散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缬草安心神。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祛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泻火安神之功效,达到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目的。
[0017]本发明中药于2010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71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71例患者中,年龄9 一 43岁,平均年龄17岁,伴有扁桃体肿大、化脓,发烧等症状。
[0018]2、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发病较急、病程较短,伴有发热;咽部检查扁桃体呈鲜红或深红、肿大,表面有脓点,严重者有小脓肿;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0019]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双侧扁桃体明显肥大,色泽不红,或略现苍白,表面多光滑,无明显疼痛,日常多无不适,仅在感冒时可见微痛,舌淡白,苔白润,脉缓。
[0020]3、治疗方法
3.1处方:小叶枇杷40g、苎麻叶25g、桅子叶25g、山枇杷叶20g、百灵草20g、川贝母20g、丹皮20g、知母20g、纟颜草7g。
[0021]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3天为I疗程。
[0022]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痊愈:体温正常,血象正常,咽部症状消失,扁桃体不充血,无脓点;
有效:仍有低热,血象接近正常,咽部症状减轻,扁桃体脓点消除;
无效:主症及体征无变化。
[0023]4.2结果:71例患者中,痊愈41例(57.7 % ),有效25例(35.2 % ),无效5例(7.1%),总有效率为92.9%0
[0024]典型病例
1、孟某,男,14岁。咽痛,发热,症见身热,吞咽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浮数,颌下触及淋巴结如小核桃大,压痛,咽红,双侧扁桃体III度红肿,可见脓性渗出物3处,舌苔黄。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疗程,咽痛减轻,脓点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0025]2、贺某,女,18岁。发热寒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症见面色潮红,口唇干燥,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小点,并附有一层白膜,烦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病势渐衰,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27]实施例1,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是由小叶枇杷30g、苎麻叶20g、桅子叶20g、山枇杷叶15g、百灵草15g、川贝母15g、丹皮15g、知母15g、缴草5g制成。
[0028]实施例2,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是由小叶枇杷40g、苎麻叶25g、桅子叶25g、山枇杷叶20g、百灵草20g、川贝母20g、丹皮20g、知母20g、缴草7g制成。
[0029]实施例3,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是由小叶枇杷50g、苎麻叶30g、桅子叶30g、山枇杷叶25g、百灵草25g、川贝母25g、丹皮25g、知母25g、缴草1g制成。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小叶枇杷30 - 50份、苎麻叶20 - 30份、桅子叶20 — 30份、山枇杷叶15 — 25份、百灵草15 - 25份、川贝母15 - 25份、丹皮15 — 25份、知母15 — 25份、缬草5 —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小叶枇杷40份、苎麻叶25份、桅子叶25份、山枇杷叶20份、百灵草20份、川贝母20份、丹皮20份、知母20份、缬草7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小叶枇杷、苎麻叶、栀子叶、山枇杷叶、百灵草、川贝母、丹皮、知母、缬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痰热内阻型急性扁桃体炎。
【IPC分类】A61P11-04, A61K36-8966
【公开号】CN104623246
【申请号】CN201510087533
【发明人】李玉梅, 张玉霞
【申请人】李玉梅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