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紫外线光疗仪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067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极与晶体管Q6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Q6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0和电阻R41接地,晶体管Q3的基极与晶体管Q4的基极相连,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晶体管Q4的发射极相连,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晶体管Q5的基极相连,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晶体管Q6的基极相连,电容C13和电阻R37并联,并联的电容C13和电阻R37的一端与主控芯片SH79F165的PWMN端口相连以接收信号PWMN,另一端与晶体管Q4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38与电阻R39串联在芯片MD73R33的Vout端口与地之间,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在电阻R38与电阻R39之间,增强的信号PWMN(即信号PWMNa)从电阻R40与电阻R41之间输出。
[0047]另外,如图1所示,可充电电源BT的正极还连接到一个报警装置,其能够在输出电压异常时发出指示,如当可充电电源BT的电压低于2.9伏或高于4.3伏时,发出报警。
[0048]较佳地,为了不必拿出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的紫外线光疗仪中还内置了充电电路,使用TP4056线性锂离子电池充电芯片,可以适合USB电源和适配器电源工作。
[004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紫外线光疗仪,包括光源和与所述光源相连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充电电源, 所述可充电电源输出直流电至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主控芯片、逆变单元和整流单元,所述主控芯片输出PWM信号至所述逆变单元,所述逆变单元将所述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所述整流单元对所述交流电整流后输出到所述光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主控芯片输出一对互补的PWM信号,所述一对互补的PWM信号为信号PWMN和信号PWMP ;所述逆变单元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主边同名端和所述第二磁芯的主边异名端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磁芯的主边异名端通过第一 NMOS管接地,所述第二磁芯的主边同名端通过第二 NMOS管接地,所述信号PWMP加载在所述第一 NMOS管上,所述信号PWMN加载在所述第二 NMOS管上,所述第二磁芯的副边同名端接地,所述第一磁芯的同名端和所述第二磁芯的异名端相连,所述第一磁芯的同名端和异名端之间输出所述交流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整流单元为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同名端和所述异名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DLC吸收回路和第二 DLC吸收回路,所述第一 DLC吸收回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磁芯的主边异名端与所述可充电电源之间,所述第二 DLC吸收回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磁芯的主边同名端与所述可充电电源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直流电的电压为2.8-4.2V,所述可充电电源的正极接到所述第一磁芯的主边同名端、所述第二磁芯的主边异名端、所述第一 DLC吸收回路和所述第二 DLC吸收回路,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单元,所述可充电电源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输出5V的直流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主控芯片的工作电压为3.3V,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人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输出3.3V的直流电,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PWN信号增强单元和第二 PWN信号增强单元,分别接收所述信号PWMP和所述信号PWMN,分别输出增强的信号PWMP和信号PWMN并将它们分别输入所述第一 NMOS管和所述第二 NMOS管; 所述第一 PWN信号增强单元包括PNP型的晶体管Q9、NPN型的晶体管Q10、NPN型的晶体管Q7、PNP型的晶体管Q8、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2和电容C17,其中所述晶体管Q9的发射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晶体管Q9的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QlO的集电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lO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9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45和所述电阻R46接地,所述晶体管Q7的基极与所述晶体管Q8的基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7的发射极与所述晶体管Q8的发射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7的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Q9的基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8的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QlO的基极相连,所述电容C17和所述电阻R42并联,并联的所述电容C17和所述电阻R42的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以接收所述信号PWMP,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Q8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阻R43与所述电阻R44串联在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晶体管Q7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43与所述电阻R44之间,所述增强的信号PWMP从所述电阻R45与所述电阻R46之间输出; 所述第二 PWN信号增强单元包括PNP型的晶体管Q5、NPN型的晶体管Q6、NPN型的晶体管Q3、PNP型的晶体管Q4、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37、电容C13和电容C15,其中所述晶体管Q5的发射极与第一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15连接在所述晶体管Q5的发射极与地之间,所述晶体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Q6的集电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5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40和所述电阻R41接地,所述晶体管Q3的基极与所述晶体管Q4的基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晶体管Q4的发射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Q5的基极相连,所述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晶体管Q6的基极相连,所述电容C13和所述电阻R37并联,并联的所述电容C13和所述电阻R37的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以接收所述信号PWMN,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Q4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阻R38与所述电阻R39串联在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地之间,所述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38与所述电阻R39之间,所述增强的信号PWMN从所述电阻R40与所述电阻R41之间输出。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路及短路保护单元,所述开路及短路保护单元包括二极管D2、电阻R47、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8和电容C19,其中所述二极管D2、所述电阻R47、所述电阻R10、所述电阻Rll和所述电阻R12依次串联在所述第一磁芯的副边异名端和地之间,所述二极管D2正向偏置;所述电容C8 —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47和所述电阻RlO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9 一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lO和所述电阻Rll之间,另一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源的正极通过保险丝连接到所述第一磁芯的主边同名端、所述第二磁芯的主边异名端、所述第一 DLC吸收回路、所述第二 DLC吸收回路和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紫外线光疗仪,其中所述保险丝为可恢复保险丝。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线光疗仪,包括光源和与光源相连的驱动电路,还包括可充电电源,可充电电源输出直流电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主控芯片、逆变单元和整流单元,主控芯片输出PWM信号至逆变单元,逆变单元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整流单元对交流电整流后输出到光源。本发明的紫外线光疗仪使用可充电电源为驱动电源,小型便携,可放在手提包内,无需网电源驱动,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
【IPC分类】A61N5-06
【公开号】CN104623814
【申请号】CN201510086637
【发明人】吴昌琳
【申请人】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