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影像诊断的患者定位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717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用于影像诊断的患者定位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影像诊断的定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影像诊断的患者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CT、PET-CT, MR、PET-MR等临床影像诊断过程中,为了完成一次扫描,需要对处于扫描范围内的患者进行定位,定位后再进行扫描诊断。
[0003]参考图1和图2,现有技术中的影像诊断设备通常包括:外壳10 ;限定在外壳10上的扫描孔径11 ;扫描床12,用于承载患者100,扫描床12至少部分位于扫描孔径11内;夕卜激光灯13,设置在扫描孔径11外,例如可以固定在外壳10上。
[0004]在进行患者定位时,医生通常需要先进入影像诊断设备所处的扫描间,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来控制扫描床12的升降、进出等,并开启外激光灯13,通过目视观察外激光灯13照射在患者100身上的光斑位置,来实现对患者100的初步定位。在完成患者100的初步定位后,患者100将被移动到扫描中心,准备进行扫描。
[0005]由于影像诊断设备对手动操作命令的响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导致目视定位的准确度不高。另外,在患者100完成初步定位并被移动到扫描中心后,现有设备无法监控处于扫描中心的患者100是否发生过相对移动。虽然部分CT、PET-CT、MR和PET-MR设备具有设置在扫描孔径11内的内激光灯14,但其使用非常有限。
[0006]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定位方法,医生在进行初步定位时,对扫描区间的估计通常凭借经验,容易发生扫描定位不准、扫描区间不够、患者接受过剂量辐照等问题。有的时候,医生需要来回往返操作间和扫描间数次才能完成系列扫描,操作费力耗时。
[0007]除了上述基本的定位方法,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其他用于提高患者定位效率的方法,例如公开号 / 公告号为 CN201591629U、CN 102961186A、CN 103181775A、CN 1669525A 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方法。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识别患者身上的标记来实现位置定位,但是并未考虑到患者进入扫描孔径后可能出现的移动,而且其中部分方法也不适合患者多个部位的连续定位,操作仍然较为繁琐。
[0008]因此,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患者定位、避免患者在扫描孔径中的移动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影像诊断的患者定位方法及系统,能够简化患者定位过程,提高定位效率,而且可以实时监测到患者的移动。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影像诊断的患者定位方法,包括:
[0011]识别至少两个摄像装置拍摄的视频图像,其中每一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影像诊断设备的扫描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且所述至少两个摄像装置中相邻两个摄像装置的视野部分重叠;
[0012]对所述装置的视频图像进行拼接,以得到覆盖所述扫描范围的第一图像;
[0013]根据所述扫描范围内的物理位置和用户显示界面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图像标定,以在所述用户显示界面得到第二图像;
[0014]在所述第二图像上输入扫描位置;
[0015]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输入的扫描位置转换为对应的扫描范围内的物理位置;
[0016]移动患者到所述对应的扫描范围内的物理位置处。
[00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摄像装置的视野的重叠区域内设置有位置参考形状或图案,在对所述视频图像拼接时,同一位置参考形状或图案重叠。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位置参考形状或图案包括等间隔的梳状条纹。
[00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摄像装置相对于所述影像诊断设备的扫描床基座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摄像装置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平行于患者进出所述扫描范围的方向,且相邻摄像装置的间距相等。
[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摄像装置包括镜头以及与所述镜头配合使用的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宽度对应于L4,L4 = L5+(N-1) X L6+(N-1) XL1,L5 =L1XL3/L2,其中,LI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宽度,L2为所述镜头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L3为所述镜头与所述扫描床基座之间的距离,L6为相邻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N为所述摄像装置的数量。
[00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显示界面由触控屏幕呈现给用户,用户通过所述触控屏幕输入所述扫描位置。
[00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影像诊断设备包括CT、PET-CT, MR或PET-MR。
[002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影像诊断的患者定位系统,包括:
[0024]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至少两个摄像装置拍摄的视频图像,其中每一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影像诊断设备的扫描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且所述至少两个摄像装置中相邻两个摄像装置的视野部分重叠;
[0025]图像拼接模块,用于对所述摄像装置的视频图像进行拼接,以得到覆盖所述扫描范围的第一图像;
[0026]图像标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扫描范围内的物理位置和用户显示界面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图像标定,以在所述用户显示界面得到第二图像;
[0027]扫描位置输入模块,用于供用户在所述用户显示界面的所述第二图像上输入扫描位置,其中,所述扫描位置根据所述图像标定模块再转换为对应的所述扫描范围内的物理位置;
[0028]定位模块,用于移动患者到与所述扫描位置对应的所述扫描范围内的物理位置处。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0]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定位方法采用至少两个摄像装置对设备的扫描范围进行拍摄,经过图像拼接与标定,由摄像装置的视频图像在用户显示界面得到第二图像,用户基于该第二图像设定扫描位置。在定位过程中,医生无需频繁进出操作间,简化了定位过程,提高了定位效率。如果患者的身体发生移动,可以实时地呈现在用户显示界面上,从而能够跟踪患者的移动来调整扫描位置。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影像诊断设备的示意性正视图;
[0032]图2是图1所示影像诊断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0033]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诊断设备的示意性正视图;
[0035]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诊断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0036]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定位方法使用的位置参考形状或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定位方法中的第一图像的示意图;
[0038]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定位方法中第一图像与物理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不意图;
[0039]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患者定位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