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栢草植萃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2749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栢草植萃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栢草植萃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年龄增长是导致皮肤干燥的原因之一。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皮脂分泌减少,皮肤保存水分的能力会下降,从而使皮肤变得越来越干。其次,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内含有一种“天然保湿因子”,它的数目多少,决定了皮肤的含水量高低。现代女性中普遍存在保养品使用过度的状况,这会使皮肤分泌油脂能力下降,导致干燥缺水。
[0003]外界气候的变化,会导致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异常,皮肤的表面就变得更粗糙,抵抗力也会减弱。时间长了,就可能习惯性干燥。睡眠不足,疲劳,过度减肥及偏食,会使身体受到相当大的伤害,血液循环也会变差。当健康失去平衡时,肌肤就会没有活力,容易产生干燥及粗糙的现象。
[0004]所以,解决肤干燥的关键是如何对皮肤保湿,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相关的保湿美容护肤品,但是这些产品的保湿美容效果并不好,同时由于采用化学防腐剂,长时间已对皮肤产生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栢草植萃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它的产品配方天然植物防腐、多元生物活性复配协同保湿美容,保湿美容效果显著且安全。
[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栢草植萃芦荟胶包括有A相、B相、C相和D相四大组分,其中A相又分为Al相和A2相,Al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8-1.2%、甘油3-8%,A2相为调剂补量成分-库拉索芦荟鲜叶汁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海藻糖2-4%、甜菜碱2-5%、EDTA 二钠0.05-0.1%、烟酰胺
0.5-2%、β -葡聚糖3-6%,C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丁二醇5-8%、PEG-40氢化蓖麻油
0.5% ;D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蜂胶提取物5-10%、马齿苋提取物3-10%、扭刺仙人掌提取物2-5%。
[0007]另外,所述栢草植萃芦荟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在常温条件下,将A2相原料加入均质乳化锅,再慢慢加入Al相原料,浸泡20?30分钟待全部下沉后,没有未溶解飘浮物后,升温到80?85度搅拌,转速45-55转/分,搅拌10?3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
(2)A相完全溶解后,将B相原料加入乳化锅中,温度保持75?80度搅拌均匀;
(3)待B相原料完全溶解后,降温至45度搅拌;
(4)保持45度搅拌同时加入预先溶解好的C相原料;
(5)用PH值调节剂调节乳化锅内物料的PH值到5-6,加入溶解好的D相原料,搅拌均匀后降温到35?38度继续搅拌;
(6)冷却水要间断供给,视均质乳化锅内物料成型后,放掉真空,停止搅拌,升锅用浸有75%乙醇纱布擦锅边后,测PH值,用括板出料,称重并做标识后将半成品送入陈化间,陈化12?24小时,经检验合格后灌装、包装、入库。
[0008]所述的栢草植萃芦荟胶中还包括有PH值调节剂,该PH值调节剂为质量浓度20%的三乙醇胺溶液。
[0009]所述的PH值调节剂用量以复配混料的PH值5-6为准。
[0010]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采用芦荟新鲜原叶汁,保湿,消炎,美容,效果提升50%以上;
2.加入蜂胶、马齿苋、仙人掌其美容功效较市场芦荟胶提升2-5倍;
3.采用植物防腐技术,较市场同类产品更安全、温和。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发明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0012]实例I
本发明的栢草植萃芦荟胶包括有A相、B相、C相和D相四大组分,其中A相又分为Al相和A2相,Al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1%、甘油5%,A2相为调剂补量成分-库拉索芦荟鲜叶汁53.45% ;B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海藻糖3%、甜菜碱3%、EDTA 二钠0.05%、烟酰胺2%、β -葡聚糖6%,C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丁二醇6%、PEG-40氢化蓖麻油0.5% ;D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蜂胶提取物10%、马齿苋提取物5%、扭刺仙人掌提取物5%。
[0013]上述栢草植萃芦荟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在常温条件下,将A2相原料加入均质乳化锅,再慢慢加入Al相原料,浸泡20?30分钟待全部下沉后,没有未溶解飘浮物后,升温到80?85度搅拌,转速45-55转/分,搅拌10?3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
(2)A相完全溶解后,将B相原料加入乳化锅中,温度保持75?80度搅拌均匀;
(3)待B相原料完全溶解后,降温至45度搅拌;
(4)保持45度搅拌同时加入预先溶解好的C相原料;
(5)用质量浓度20%的三乙醇胺溶液调节乳化锅内物料的PH值到5-6,加入溶解好的D相原料,搅拌均匀后降温到35?38度继续搅拌;
(6)冷却水要间断供给,视均质乳化锅内物料成型后,放掉真空,停止搅拌,升锅用浸有75%乙醇纱布擦锅边后,测PH值,用括板出料,称重并做标识后将半成品送入陈化间,陈化12?24小时,经检验合格后灌装、包装、入库。
[0014]实例2
实例2与实例I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用量,其中Al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8%、甘油8%,A2相为调剂补量成分-库拉索芦荟鲜叶汁59.2% ;B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海藻糖4%、甜菜碱5%、EDTA 二钠0.05%、烟酰胺0.5%、β -葡聚糖3%,C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丁二醇5%、PEG-40氢化蓖麻油0.5% ;D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蜂胶提取物5%、马齿苋提取物10%、扭刺仙人掌提取物2%。其制备工艺与实例I 一致,故省略。
[0015]实例3
实例3与实例I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用量,其中A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A1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1.2%、甘油8%,A2相为调剂补量成分-库拉索芦荟鲜叶汁50.2% ;B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海藻糖4%、甜菜碱5%、EDTA 二钠0.1%、烟酰胺1%、β -葡聚糖4%,C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丁二醇5%、PEG-40氢化蓖麻油0.5% ;D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蜂胶提取物8%、马齿苋提取物9%、扭刺仙人掌提取物4%。其制备工艺与实例I 一致,故省略。
[0016]实例4
实例4与实例I的区别在于各组分用量,其中A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A1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1%、甘油4%,A2相为调剂补量成分-库拉索芦荟鲜叶汁48.5% ;B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海藻糖4%、甜菜碱4%、EDTA 二钠1%、烟酰胺1%、β -葡聚糖6%,C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丁二醇8%、PEG-40氢化蓖麻油0.5% ;D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蜂胶提取物10%、马齿苋提取物7%、扭刺仙人掌提取物5%。其制备工艺与实例I 一致,故省略。
[0017]综上所述,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栢草植萃芦荟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A相、B相、C相和D相四大组分,其中A相又分为Al相和A2相,Al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8-1.2%、甘油3-8%,A2相为调剂补量成分-库拉索芦荟鲜叶汁出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海藻糖2-4%、甜菜碱2-5%、EDTA 二钠0.05-0.1%、烟酰胺0.5-2%, β -葡聚糖3-6%,C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丁二醇5-8%、PEG-40氢化蓖麻油0.5% ;D相的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蜂胶提取物5-10%、马齿苋提取物3-10%、扭刺仙人掌提取物2-5%。
2.一种栢草植萃芦荟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步骤如下: (1)在常温条件下,将A2相原料加入均质乳化锅,再慢慢加入Al相原料,浸泡20?30分钟待全部下沉后,没有未溶解飘浮物后,升温到80?85度搅拌,转速45-55转/分,搅拌10?30分钟,使其全部溶解; (2)A相完全溶解后,将B相原料加入乳化锅中,温度保持75?80度搅拌均匀; (3)待B相原料完全溶解后,降温至45度搅拌; (4)保持45度搅拌同时加入预先溶解好的C相原料; (5)用PH值调节剂调节乳化锅内物料的PH值到5-6,加入溶解好的D相原料,搅拌均匀后降温到35?38度继续搅拌; (6)冷却水要间断供给,视均质乳化锅内物料成型后,放掉真空,停止搅拌,升锅用浸有75%乙醇纱布擦锅边后,测PH值,用括板出料,称重并做标识后将半成品送入陈化间,陈化12?24小时,经检验合格后灌装、包装、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栢草植萃芦荟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质量浓度20%的三乙醇胺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栢草植萃芦荟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值调节剂用量以复配混料的PH值5-6为准。
【专利摘要】一种栢草植萃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它包括有A相、B相、C相和D相四大组分,将A2相原料加入均质乳化锅,再慢慢加入A1相原料,升温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B相原料,待B相溶解后降温搅拌,然后加入预先溶解好的C相原料,调节PH值到5-6后加入溶解好的D相原料,视均质乳化锅内物料成型后,放掉真空,停止搅拌,升锅,出料,称重并做标识后陈化,经检验合格后灌装、包装、入库。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采用芦荟新鲜原叶汁,保湿,消炎,美容,效果提升50%以上;加入蜂胶、马齿苋、仙人掌其美容功效较市场芦荟胶提升2-5倍;采用植物防腐技术,较市场同类产品更安全、温和。
【IPC分类】A61K8-98, A61K8-97, A61Q19-00
【公开号】CN104644527
【申请号】CN201510105804
【发明人】李俭
【申请人】李俭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