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28107阅读:来源:国知局
聚证的主药,具有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 用;炒内金、莱菔子、半夏能和胃健脾、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具有调和脾胃之气,达到脾升胃 降的作用;白蒺藜、柴胡、芦荟能疏肝解郁、解表透热、升举阳气,对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 满、痛经等有良好疗效;泽泻、茵陈、金钱草能清热利湿、泄热通淋、解毒消肿、利胆退黄,具 有利胆排石和利尿排石的作用。
[0045] 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熔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功效为一 炉,以疏肝利胆为枢机,同调脏腑,兼顾气阴,一方面滋阴扶正,使水生木旺而不恋邪,一方 面清泻祛邪,使炎消石溶而不伤正,相反相成,正复邪除,故治疗慢性肝胆病收效颇著。
[0046]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60例慢性肝胆病患 者进行了临床实验。其中男40例,女20例;发病年龄在35-72岁,平均51岁。其中急性 黄疸型肝炎9例、慢性乙型肝炎11例、肝硬化腹水10例、脂肪肝20例、胆石症并胆囊炎10 例。全部病例均有纳呆、脘痞腹胀、舌苔厚腻等症状。其中舌质红,苔黄腻者43例,恶心呕 吐者36例,胁痛者38例,胁痛向肩背部放射者15例。
[0047] 治疗方法:
[0048] 所有病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取生牡蛎24克、三棱14克、莪术14克、 玄参14克、金钱草14克、炒内金14克、白蒺藜14克、半夏14克、芦荟14克、姜黄11克、; 莱菔子9克、五味子9克、柴胡10克、泽泻9克、茵陈10克、乌贼骨10克(随症加减),按上 述煎制方法取其药汁后,分早、晚2次温服。1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0049] 疗效标准:
[0050]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B超或肝功能检查、胆囊造影检查恢复正常;
[0051]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超过70%,B超或肝功能检查、胆囊造影检查恢复超过 70% ;
[0052]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30% -70%,B超或肝功能检查、胆囊造影检查恢复 30% -70% ;
[0053]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B超或肝功能检查、胆囊造影检查恢复 30%以下。
[0054] 治疗结果:
[0055] 1.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0056] 治疗后,60例患者中治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 93. 3%〇
[0057] 2.分症临床疗效结果:
[0058] 针对患者中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胆石症并胆囊 炎等症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发现,胆石症并胆囊炎的有效率均为100. 〇 %,急性黄疸型肝 炎有效率为88. 9 %,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率为90. 9 %,肝硬化腹水有效率为90. 0 %,脂肪肝 有效率为80. 0 %,详细结果见表1。
[0059] 表1 :分症临床疗效结果表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生牡蛎20-30克、三棱10-20克、莪术10-20克、玄参10-20克、金钱草10-20克、炒内金 10-20克、白蒺藜10-20克、半夏10-20克、芦荟10-20克、姜黄8-15克、;莱菔子8-12克、 五味子8-12克、柴胡8-12克、泽泻8-12克、茵陈8-12克、乌贼骨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生牡蛎2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玄参10克、金钱草10克、炒内金10克、白蒺藜10 克、半夏10克、芦荟10克、姜黄8克、;莱菔子8克、五味子8克、柴胡8克、泽泻8克、茵陈 8克、乌贼骨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生牡蛎2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玄参12克、金钱草12克、炒内金12克、白蒺藜12 克、半夏12克、芦荟12克、姜黄9克、;莱菔子8克、五味子8克、柴胡8克、泽泻9克、茵陈 9克、乌贼骨9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生牡蛎24克、三棱14克、莪术14克、玄参14克、金钱草14克、炒内金14克、白蒺藜14 克、半夏14克、芦荟14克、姜黄11克、;莱菔子9克、五味子9克、柴胡10克、泽泻9克、茵 陈10克、乌贼骨10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生牡蛎26克、三棱16克、莪术16克、玄参16克、金钱草16克、炒内金16克、白蒺藜16 克、半夏16克、芦荟16克、姜黄12克、;莱菔子10克、五味子11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 茵陈11克、乌贼骨10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生牡蛎28克、三棱18克、莪术18克、玄参18克、金钱草18克、炒内金18克、白蒺藜18 克、半夏18克、芦荟18克、姜黄13克、;莱菔子11克、五味子10克、柴胡10克、泽泻11克、 茵陈11克、乌贼骨10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生牡蛎3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玄参20克、金钱草20克、炒内金20克、白蒺藜20 克、半夏20克、芦荟20克、姜黄15克、;莱菔子12克、五味子12克、柴胡12克、泽泻12克、 茵陈12克、乌贼骨12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肝胆病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生牡蛎20-30克、三棱10-20克、莪术10-20克、玄参10-20克、金钱草10-20克、炒内金10-20克、白蒺藜10-20克、半夏10-20克、芦荟10-20克、姜黄8-15克、莱菔子8-12克、五味子8-12克、柴胡8-12克、泽泻8-12克、茵陈8-12克、乌贼骨8-12克。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共奏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胆石症并胆囊炎等各种慢性肝胆病均有良好疗效,且无副作用,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IPC分类】A61K35-618, A61K35-57, A61P1-16, A61K36-9066
【公开号】CN104645225
【申请号】CN201510039699
【发明人】孙彦明
【申请人】孙彦明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