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48851阅读:来源:国知局
,将该中药制剂进一步制成膏剂,包括以下步骤:(I)将实施例5中步骤(3)的浓缩液与吐温80 4份、三乙醇胺3份、甘油12份、羟苯乙酯0.5份、纯化水12份混合均匀后,作为水相加热至78°C,将十六醇10份、硬脂酸10份、单甘脂10份、白凡士林15份、液状石蜡6份作为油相加热至75°C ;
(2)将步骤(I)中的油相倒入步骤(I)中的水相,搅拌均匀后,冷凝至膏状体;
(3)将步骤(2)中的膏状体经分装、外包,制成30g/盒的外用膏剂。
[0025]实施例7: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当归18份、肉桂4份、丹参10份、红花5份、紫草10份、辣椒15份。
[0026]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当归18份、肉桂4份、丹参10份、红花5份、紫草10份、辣椒15份先洗净、切段,加12倍的纯化水浸泡30-45分钟后,加热煮沸60-120分钟,过滤提取,得一次提取液; (2)将步骤(I)中的药渣再加9倍的纯化水,加热煮沸45-90分钟,过滤提取,得二次提取液;
(3)将步骤(I)、(2)中的两次的提取液混合均匀后,加热浓缩至密度为1.35g/m3的浓缩液。
[0027]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将该中药制剂进一步制成膏剂,包括以下步骤:(I)将实施例7中步骤(3)的浓缩液与吐温80 2份、三乙醇胺6份、甘油18份、羟苯乙酯0.4份、纯化水5份混合均匀后,作为水相加热至75°C,将十六醇6份、硬脂酸12份、单甘脂3份、白凡士林8份、液状石腊4份作为油相加热至78°C ;
(2)将步骤(I)中的油相倒入步骤(I)中的水相,搅拌均匀后,冷凝至膏状体;
(3)将步骤(2)中的膏状体经分装、外包,制成40g/盒的外用膏剂。
[0028]临床试验:
病例1:蒋某,女,43岁,患习惯性冻疮多年,每逢冬季双手、双脚皆有不同程度的长冻疮,双手冻疮尤为严重,溃烂、痒痛难忍,于2007年涂敷本发明的冻疮药,每日一次,一个疗程后,溃疡、痒痛感明显减轻,继续涂抹一个疗程后,治愈,随后2年回访冻疮无复发。
[0029]病例2:李某,女,19岁,患I度冻疮3年,每逢冬季双手、双脚、两腮都会长冻疮,两腮冻疮尤为严重,红肿、瘙痒难忍,于2010年涂敷本发明的冻疮药,每日一次,二分之一疗程后,治愈,随后2年回访冻疮无复发。
[0030]病例3:熊某,男,55岁,双足跟均见约3cmX4cm的II度冻疮,红肿、胀、疼、痒明显。于2014年涂敷本发明的冻疮药,每日二次,二分之一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随后每日一次,继续涂抹一个疗程后,治愈,随后3年回访冻疮无复发。
[0031]临床试验观察结果表明:2007年至今医院收治不同患病程度的冻疮患者多达1327例,对其中352例冻疮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12至70岁,用药3至12次,极少数患者用药超过15次以上,治愈率92%,剩余症状皆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在所有痊愈患者中,第二年56人复发,复发率15.9%。
[0032]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并非对本发明作出的限制。任何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修改及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下述原料制成:当归10-30份、肉桂5-25份、丹参5-35份、红花5_20份、紫草5_30份、辣椒1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当归10-25份、肉桂5-15份、丹参5-20份、红花7_20份、紫草5_25份、辣椒10-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当归15份、肉桂8份、丹参12份、红花8份、紫草15份、辣椒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当归12份、肉桂10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紫草20份、辣椒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当归20份、肉桂6份、丹参14份、红花6份、紫草12份、辣椒18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当归18份、肉桂4份、丹参10份、红花5份、紫草10份、辣椒15份。
7.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当归10-30份、肉桂5-25份、丹参5-35份、红花5_20份、紫草5_30份、辣椒10-35份先洗净、切段,加10-12倍的纯化水浸泡30-45分钟后,加热煮沸60-120分钟,过滤提取,得一次提取液; (2)将步骤(I)中的药渣再加8-10倍的纯化水,加热煮沸45-90分钟,过滤提取,得二次提取液; (3)将步骤(I)、(2)中的两次的提取液混合均匀后,加热浓缩至密度为1.24-1.36g/m3的浓缩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膏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除所述原料外,还包括辅料,按重量份数计,各辅料组分含量为,十六醇5-25份、硬脂酸3-20份、单甘脂3-20份、白凡士林8-25份、液状石蜡1-15份、吐温80 1-15份、三乙醇胺1-15份、甘油10-35份、羟苯乙酯0.1-1份、纯化水5-25份。
10.制备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的膏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当归10-30份、肉桂5-25份、丹参5-35份、红花5_20份、紫草5_30份、辣椒10-35份先洗净、切段,加10-12倍的纯化水浸泡30-45分钟后,加热煮沸60-120分钟,过滤提取,得一次提取液; (2)将步骤(I)中的药渣再加8-10倍的纯化水,加热煮沸45-90分钟,过滤提取,得二次提取液; (3)将步骤(I)、(2)中的两次的提取液混合均匀后,加热浓缩至密度为1.24-1.36g/m3的浓缩液; (4)将该中药组合进一步制成外用膏剂,还需将步骤(3)中的浓缩液与吐温801-15份、三乙醇胺1-15份、甘油10-35份、羟苯乙酯0.1-1份、纯化水5-25份混合均匀后,作为水相加热至75-85 °C,将十六醇5-25份、硬脂酸3_20份、单甘脂3_20份、白凡士林8_25份、液状石蜡1-15份作为油相加热至75-85°C ; (5)将步骤(4)中的油相倒入步骤(4)中的水相,搅拌均匀后,冷凝至膏状体; (6)将步骤(5)中的膏状体经分装、外包,制成20g/盒-40g/盒的外用膏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明显、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具有活血散瘀,温经止痛等功效的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下述原料制成:当归10-30份、肉桂5-25份、丹参5-35份、红花5-20份、紫草5-30份、辣椒10-35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活血散瘀、温经止痛、药性平和。2、使用方便,疗效明显、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3、祛除冻疮留下的疤痕。
【IPC分类】A61K36-81, A61P17-02
【公开号】CN104666596
【申请号】CN201510067953
【发明人】罗美兰
【申请人】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