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351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有效治疗酒渣鼻的外用中药膏剂。
【背景技术】
[0002]酒渣鼻是发生于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尖和鼻翼两侧,以红斑、丘瘆、脓疱以及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多见于中年人,往往在季节改变、饮酒、日晒、情绪激动、遇热、便秘、劳累后加重。祖国医学早有其名,由于鼻准部红赤,又有“赤鼻”之称。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用于酒渣鼻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是采用皮肤表面涂抹消炎、杀菌、止痒药膏,其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该中药膏剂具有疗效确切,对皮肤刺激性小,药物原料简单易得等优点。
[0004]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大麻子3-5份、荆芥穗3-5份、明矾5-6份、乌梅6-8份、仙人掌根8-10份、槐花5_6份、车前子6_8份、五灵脂6-8份、金钱草3-5份、蛇床子8-10份、仙鹤草3-5份、南瓜子6_8份。
[0006]优选的,各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大麻子3份、荆芥穗5份、明矾6份、乌梅7份、仙人掌根9份、槐花6份、车前子6份、五灵脂8份、金钱草4份、蛇床子9份、仙鹤草4份、南瓜子6份。
[0007]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其是采取下述步骤制备的:
[0008]a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0009]b将大麻子、荆芥穗、乌梅、仙人掌根、车前子与五灵脂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10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一;
[0010]c将槐花、金钱草、明矾、蛇床子、仙鹤草与南瓜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5?6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I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二 ;
[0011]d将步骤b获得的清膏一、步骤c获得的清膏二与小苏打、浓度75%的酒精按5:3:0.5: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中药膏剂。
[0012]本发明的药理分析及效果如下:
[0013]本发明中的大麻子具有祛风活血,止痛镇静之功效。荆芥穗性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瘆的功效。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仙人掌根味苦,性凉;入心、肺、胃三经;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槐花味苦涩,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车前子性微寒,具有清热渗湿的功效。五灵脂具有祛瘀止血的功效。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蛇床子性温,味辛、苦;具有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仙鹤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药,有强心、凝血、止血、凉血、抗菌等功效。南瓜子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润肺燥,驱虫的功效。
[0014]上述十二味原料药并用,具有补脾益气、清热渗湿、祛瘀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一方面完全清除体内热气和毒素,调节机体平衡,另一方面可杀死和消除皮肤表皮下面的螨虫,使鼻部的红肿现象得到缓解和消除,从而使酒渣鼻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而且本发明中药膏剂还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皮肤的干燥、紧张感,而且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称取大麻子30克、荆芥穗50克、明矾60克、乌梅70克、仙人掌根90克、槐花60克、车前子60克、五灵脂80克、金钱草40克、蛇床子90克、仙鹤草40克与南瓜子60克。
[0018]将大麻子、荆芥穗、乌梅、仙人掌根、车前子与五灵脂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10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一。
[0019]将槐花、金钱草、明矾、蛇床子、仙鹤草与南瓜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5?6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I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二。
[0020]将清膏一、清膏二与小苏打、浓度75% (体积分数)的酒精按5:3:0.5: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呈糊状,得到中药膏剂。
[0021]上述步骤中,在搅拌过程中还可根据需要兑入蜂蜜。
[0022]实施例2
[0023]称取大麻子30克、荆芥穗30克、明矾50克、乌梅80克、仙人掌根80克、槐花50克、车前子60克、五灵脂60克、金钱草50克、蛇床子100克、仙鹤草30克与南瓜子80克。
[0024]将大麻子、荆芥穗、乌梅、仙人掌根、车前子与五灵脂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10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一。
[0025]将槐花、金钱草、明矾、蛇床子、仙鹤草与南瓜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5?6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I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二。
[0026]将清膏一、清膏二与小苏打、浓度75% (体积分数)的酒精按5:3:0.5: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且直至呈糊状,得到中药膏剂。
[0027]实施例3
[0028]称取大麻子50克、荆芥穗50克、明矾60克、乌梅60克、仙人掌根100克、槐花60克、车前子80克、五灵脂80克、金钱草30克、蛇床子80克、仙鹤草50克与南瓜子60克。
[0029]将大麻子、荆芥穗、乌梅、仙人掌根、车前子与五灵脂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10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一。
[0030]将槐花、金钱草、明矾、蛇床子、仙鹤草与南瓜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5?6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I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二。
[0031]将清膏一、清膏二与小苏打、浓度75% (体积分数)的酒精按5:3:0.5: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且直至呈糊状,得到中药膏剂。
[0032]为了进一步考察本发明中药膏剂治疗酒渣鼻的临床疗效,申请人进行了相关临床试验,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具体如下:
[0033]1、基本资料
[0034]选取2013年I月-2014年12月就诊的酒渣鼻患者98例,男性63例,女性35例。全部病例均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依据确定:
[0035]鼻头或鼻两侧多呈红斑丘瘆。一般临床分三期:红斑期主要是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瘆期是在潮红的基础上出现散在米粒大小丘瘆或掺杂小脓疱,但无粉刺;鼻赘期为晚期,鼻尖出现结节、肥大增生,表面凹凸不平如鼻赘。一般无自觉不适症状。
[0036]2、治疗方法
[0037]每晚清洗面部后,将本膏剂均匀外涂鼻部。7天为I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
[0038]3、疗效评定标准
[0039]治愈:皮损消失;
[0040]好转:部分皮损减轻,或消失30%以上;
[0041]无效:皮损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0042]4、治疗结果
[0043]98例酒渣鼻患者中,治愈73例,治愈率74.5% ;好转18例,好转率18.4% ;无效7例,未愈率7.1%。
[0044]典型病例
[0045]病例1:
[0046]王某,25岁,男,患病2年多,诊断酒渣鼻,鼻头布满黑头、白头粉刺,中间夹杂脓疱型暗疮,面部丘瘆和结节突出。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膏剂2个疗程,基本症状消失,继续使用I个疗程后,疫愈。
[0047]病例2:
[0048]何某,33岁,男,鼻部有丘瘆红斑,并发痒,感到痛苦不堪,诊断为酒渣鼻,使用本发明的膏剂2个疗程后,痊愈,面部更显白净。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大麻子3-5份、荆芥穗3-5份、明矾5-6份、乌梅6-8份、仙人掌根8_10份、槐花5_6份、车前子6_8份、五灵脂6-8份、金钱草3-5份、蛇床子8-10份、仙鹤草3-5份、南瓜子6_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大麻子3份、荆芥穗5份、明矾6份、乌梅7份、仙人掌根9份、槐花6份、车前子6份、五灵脂8份、金钱草4份、蛇床子9份、仙鹤草4份、南瓜子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是采取下述步骤制备的: a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b将大麻子、荆芥穗、乌梅、仙人掌根、车前子与五灵脂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10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2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一; c将槐花、金钱草、明矾、蛇床子、仙鹤草与南瓜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5?6倍重量的水,每次煎煮I小时,煎液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并混合均匀,然后加热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1.30?1.50的清膏二 ; d将步骤b获得的清膏一、步骤c获得的清膏二与小苏打、浓度75 %的酒精按5:3:0.5: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中药膏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膏剂,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大麻子3-5份、荆芥穗3-5份、明矾5-6份、乌梅6-8份、仙人掌根8-10份、槐花5-6份、车前子6-8份、五灵脂6-8份、金钱草3-5份、蛇床子8-10份、仙鹤草3-5份、南瓜子6-8份。本发明具有补脾益气、清热渗湿、祛瘀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一方面完全清除体内热气和毒素,调节机体平衡,另一方面可杀死和消除皮肤表皮下面的螨虫,使鼻部的红肿现象得到缓解和消除,从而使酒渣鼻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IPC分类】A61K36-736, A61P17-00, A61K35-24, A61K33-06, A61K9-06
【公开号】CN104784285
【申请号】CN201510227719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张先雷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