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891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瘆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荨麻瘆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 应。胆碱能性荨麻瘆虽然属于荨麻瘆,但只有在运动、情绪激动、及遇热汗出时发作。
[0003] 中医认为,患者运动、遇热时,毛孔张开,此时若感受风邪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 降,郁于皮毛腠理之间所致。肺位于胸中,上通咽喉,开窍于鼻。它的生理功能是司呼吸,主 一身之气,有宣发与肃降的作用,而且能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主皮毛:皮毛指一身之表, 包括皮肤、汗孔、毛发等组织。肺主皮毛是指通过它的宣发作用,把水谷精微输布于皮毛,以 滋养周身皮肤、毛发、肌肉。肺主宣发,司腠理的开合,卫气宣发到体表,可发挥保卫机体、抗 御外邪的作用。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由于肺与皮 毛紧密关联,所以在病理上也相互呼应、相互影响。如患者在运动、遇热时,毛孔开大,若感 受风邪,首先犯肺;风邪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去其宣发肃降的功能,使腠理开合不利,汗孔 闭塞。故每次遇热或运动时,由于汗孔不能有效开阖,内热不能宣散,郁于肌表而发病。患 者会出现全身刺痛而无汗、心烦胸闷、全身皮肤弥漫潮红,有时可伴有小风团;遇凉、饮水后 诸症好转。
[0004]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宄现状如下: 麻黄【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 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肺、 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 9g。【注意】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5] 白漢藜【别名】刺漢藜、白漢藜、硬漢藜。【来源】本品为漢藜科植物漢藜的干燥成 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味】辛、苦,微温;【归 经】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 乳痈,目赤翳障,风瘆瘙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摘录】《中华本草》。
[0006] 大腹皮【别名】槟榔皮,大腹毛,茯毛,槟榔衣,大腹绒。【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 物槟榔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 "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性 味】辛,微温。【归经】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 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 5~ 9g。【注意】气虚体弱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7] 地骨皮【别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枸杞根,苟起根,枸杞根皮,山杞子根、甜齿 牙根、红耳堕根,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红榴根皮,狗地芽皮。【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 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性味】甘,寒。【归 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 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食 少泄泻者宜减之。【摘录】《中华本草》。
[0008]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 除去须根,晒干。【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 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 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注意】 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摘录】《中华本草》。
[0009] 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 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温。【归经】 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瘆。用于感冒,头痛,麻瘆,风瘆,疮疡初起。炒炭治便 血,崩漏,产后血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0010] 地肤子【别名】扫帚苗。【来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 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 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瘆,湿瘆,皮肤瘙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注意】恶螵蛸。【摘录】《中华本草》。
[0011] 浮萍【别名】苹,水萍、水花,浮漭、藻,萍子草,水白、水苏,小萍子,浮萍草,水藓, 水帘、九子萍,田萍。【来源】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萍的干燥全草。6~9月采收,洗净,除去 杂质,晒干。【性味】辛,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瘆,利尿。用于麻瘆 不透,风瘆瘙痒,水肿尿少。【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血虚肤燥,气虚风痛, 二者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瘆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 到安全有效治愈荨麻瘆的目的。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 麻黄6份、白蒺藜9份、大腹皮15份、地骨皮15份、甘草10份、荆芥10份、地肤子9份、浮 萍12份。
[0014]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荨麻瘆患者54例,随机分为 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4例,年龄16~25岁,病程3个月~2年;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5]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荨麻瘆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皮损常突然发生,为限局性红色大小 不等的风团,境界清楚,形态不一,可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开始孤立散在,逐渐可随 搔抓而增多增大,互相融合成不整形、地图形或环状。如微血管内血清渗出急剧,压迫管壁, 风团可呈苍白色,周围有红晕,皮肤凹凸不平,呈橘皮样。(2)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 时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不断发生,1天内可反复多 次发作。(3)自觉剧烈瘙痒、灼热感。(4)泛发全身或局限于某部。有时黏膜亦可受累,如 累及胃肠,引起黏膜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喉头黏膜受侵时则有胸闷、气 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0016]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两周。
[0017] 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嘆IOmg/天,疗程两周。
[0018]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经过治疗后,再遇热或运动后无皮瘆发作,全身无刺痛感; 有效:遇热或运动后皮瘆明显减少,仅存少数部位,无全身刺痛感、稍有痒感。
[0019] 无效:皮瘆未减少,仍有刺痛感。
[0020] 3. 2治疗结果见表1。
[002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 成:麻黄6份、白蒺藜9份、大腹皮15份、地骨皮15份、甘草10份、荆芥10份、地肤子9份、 浮萍12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麻 黄6份、白蒺藜9份、大腹皮15份、地骨皮15份、甘草10份、荆芥10份、地肤子9份、浮萍 12份;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 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麻 黄6份、白蒺藜9份、大腹皮15份、地骨皮15份、甘草10份、荆芥10份、地肤子9份、浮萍 12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 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荨麻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麻 黄6份、白蒺藜9份、大腹皮15份、地骨皮15份、甘草10份、荆芥10份、地肤子9份、浮萍 12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 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麻黄6份、白蒺藜9份、大腹皮15份、地骨皮15份、甘草10份、荆芥10份、地肤子9份、浮萍12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荨麻疹。
【IPC分类】A61K36-889, A61P17-00
【公开号】CN104800464
【申请号】CN201510199332
【发明人】高元琴
【申请人】高元琴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