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结石的药剂及制法_3

文档序号:8479195阅读:来源:国知局
°C)的稠膏,制成直径为4_的药丸。
[0039] 服用方法:每次10丸,每天3次,2天一个疗程。
[0040] 实施例4治疗胆结石的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5g): 茯苳15份;瞿麦15份;倒扣草14份;虎杖11份;猫须草12份;郁金17份;猫爪草12份; 川楝子11份;鹅不食草13份;金腰子11份;潷草12份;栀子15份。
[0041] 上述治疗胆结石的药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虎杖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装入蒸制容器内,密闭, 隔水加热8小时,取出,干燥; (2) 将锅烧热,加入麦麸,继续炒至冒烟时,加入茯苓、川楝子和栀子,不断翻动,中火炒 35分钟,取出,筛去麦麸,晾凉; (3 )将郁金洗净,切片,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白酒的用量为郁金质量的13%),闷 润,炒干; (4)将瞿麦、倒扣草、猫须草、猫爪草、鹅不食草、金腰子和潷草混合,置于容器内,浸泡50分钟,置于砂锅中,加入步骤(1) - (3)所得物,煎煮两次,每次35分钟,滤过,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5 (25°C)的稠膏,制成片剂。
[0042] 服用方法:每次2-3片,每天3次,2天一个疗程。
[0043] 典型病例二郭XX,女,28岁,山东省烟台市人。上腹不适2个多月,去医院检查,经 B超发现胆囊有小结石,随后在医院行碎石,碎石后带排石药回家排石。十天后去医院复查 B超见:胆囊内有较多泥沙样结石,随体位移动,胆囊壁不厚。
[0044] 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胆结石的药剂片剂(实施例4) 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疼 痛感症状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复查B超:结石已经完全消失了,胆囊未见异常,已达 到临床治愈。后期随访得知已痊愈,至今胆囊没再出现结石。
[0045] 实施例5治疗胆结石的药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 茯苳13份;瞿麦14份;倒扣草13份;虎杖10份;猫须草11. 5份;郁金16份;猫爪草11. 5 份;川楝子10份;鶴不食草12. 5份;金腰子10. 5份;薄草11份;栀子14. 5份。
[0046] 上述治疗胆结石的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虎杖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装入蒸制容器内,密闭, 隔水加热8时,取出,干燥; (2) 将锅烧热,加入麦麸,继续炒至冒烟时,加入茯苓、川楝子和栀子,不断翻动,中火炒 35分钟,取出,筛去麦麸,晾凉; (3 )将郁金洗净,切片,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白酒的用量为郁金质量的13%),闷 润,炒干; (4)将瞿麦、倒扣草、猫须草、猫爪草、鹅不食草、金腰子和潷草混合,置于容器内,浸泡 50分钟,置于砂锅中,加入步骤(1) - (3 )所得物,煎煮两次,每次35分钟,滤过,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5 (25°C)的稠膏,加入单糖浆,混匀,制成均匀的颗粒,辅以药学上可 接受的载体包装,每小包的质量为6g。
[0047] 服用方法:每次1包,每天3次,2天一个疗程。
[0048]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利 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 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 悸,健忘。
[0049] 瞿麦:味苦,性寒。归心、小肠经。为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具 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月经闭止。
[0050] 倒扣草: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肺、膀胱经。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具有 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淋病,水肿,湿热带下,外感发热,疟疾,咽痛,疔疮痈肿。
[0051]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为寥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祛 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水火烫伤,跌扑 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0052] 猫须草:味甘、味苦,性凉。为唇形科肾茶属植物肾茶的全草。含三萜类,黄酮类, 挥发油及其他成分。具有清热,利尿,排石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 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0053]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 术的干燥块根。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 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0054]猫爪草:味辛、甘,性温。归肝、肺经。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小毛茛的块根或全草。 具有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用于瘰疬,结核,疔疮,偏头痛,疟疾,牙痛,蛇虫咬伤。
[0055] 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别名为金铃子、苦楝子、川楝实。为楝科 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药用成分为川楝子素、生物碱等。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的功效。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
[0056]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肝经。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具有通鼻 窍,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0057]金腰子:味苦,性寒。为虎耳草科金腰子属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具有清热,利尿, 退黄,排石的功效。用于黄疸型肝炎,膀胱炎,胆道结石。
[0058] 潷草:味甘、苦,性寒。为桑科潷草属植物潷草的全草。含木犀草素,葡萄糖甙,胆 碱,天冬酰胺及挥发油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 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瘆, 毒蛇咬伤。
[0059]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别名山栀子等。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 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黄疽尿赤,血淋涩痛, 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60] 试验例为了验证本发明所得治疗胆结石的药剂(实施例5)的疗效,于2009年6 月-2011年4月做了对比试验: 一般性资料:筛选280例胆结石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4人,女性患者186人;最小年龄 25岁,最大年龄63岁,平均年龄44. 5岁;25-40岁83人,41-50岁103人,51-63岁94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其中实验组180人,对照组10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 程、病情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〇. 05),具有可比性。
[0061] 诊断标准:①B超显示胆囊内结石,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体积增大;②临床主要 表现为右胁部疼痛,可向右后肩背放射,伴腹胀、纳差、胃痛或胃满、心烦焦虑等,也可仅表 现为右胁部胀闷不适、尿黄、懒困乏力、心情不畅等。
[0062]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 敏体质者;③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急需手术治疗者,如胆囊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急性坏 死型胰腺炎等;④B超检查提示胆囊颈部明显梗阻者;⑤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者。
[0063] 用法用量: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治疗胆结石的药剂颗粒剂,每次1包,每天3次, 2天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它药品(如胆舒软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其中,胆舒软胶囊: 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熊去氧胆酸片:成人口服:每日8-10mg/kg,早、晚 进餐时分次给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