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3300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阑尾炎多由急性阑尾炎迀延不愈发展而来,一部分患者发病即为慢性阑尾炎 表现。其病理改变多为阑尾壁增厚、腔内瘢痕形成,或阑尾较长且弯曲,其内有粪石等异物, 导致阑尾管腔狭窄,内容物排出受阻,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黏膜充血水肿。阑尾排空受阻易 诱发急性感染或残余感染,而致长期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 要是右下腹部压痛,一般在固定位置出现且范围不大,重压时才能出现。右下腹部疼痛,断 断续续出现,隐痛或胀痛,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和长期站立后,会有发生。病人会有食欲 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 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慢性阑尾炎属中医"肠痈"范畴。肠痈日久,邪气渐衰,故此时 已无发热,腹痛亦减轻。右下腹隐痛、胀痛,痛处固定,夜间明显,是典型的气滞血瘀证表现。
[0003]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宄现状如下: 鸡血藤【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来源】本品为豆科 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 切片,晒干。【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 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 草》。
[0004] 光瓣堇菜【别名】铧头草、地丁。【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光瓣堇菜、犁头草; 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带根全草。【性味】苦、辛,寒。【归经】 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摘录】《中华本草》。
[0005] 川楝子【别名】金铃子、川楝实。【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性味】苦,寒。【归经】归肝、小肠、膀胱经。【功能 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4. 5~9g。【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茴香为之使·【摘录】《中华本草》。
[0006] 白花蛇舌草【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潷、白花十字草、尖刀草、 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鹤舌草。【来源】本品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凉。【归经】入胃、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 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100g。【注意】孕妇慎用。【摘录】 《中华本草》。
[0007] 败酱草【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 花龙芽,白花败酱(苦斋),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根春秋季节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 全草夏秋采割,洗净晒干。【性味】辛、苦,凉。【归经】入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 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 滞腹痛等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008] 地榆【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涩地榆、马连鞍薯、山红枣根、赤地愉、紫地榆、枣 儿红、地芨、红地榆、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来 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 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性味】苦、酸、涩,微寒。【归 经】入肝、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 伤,痈肿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 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悮服多致口噤不食。【摘录】《中华本草》。
[0009] 延胡索【别名】玄胡素、元胡、延胡。【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性味】辛、 苦,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 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孕妇慎用。【摘录】《中华本 草》。
[0010] 多穗寥【别名】辣寥、水寥、恣恣萨曾。【来源】为寥科植物多穗寥的全草。6~10 月采收。【性味】性凉,味辛。【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杀虫止 痢,清热解毒。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皮肤湿瘆。【用法用量】内 服:煎汤,6-12g。【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 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阑尾炎的目的。
[0012]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 而成:鸡血藤10份、光瓣堇菜15份、川楝子25份、白花蛇舌草10份、败酱草10份、地榆20 份、延胡索9份、多穗寥9份。
[0013]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慢性阑尾炎患者79例,随机 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9~60岁,病程2~12年;对 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6~59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 可比性。
[0014]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慢性阑尾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病史,遗留右 下腹部疼痛。(2)反复发作右下腹痛,排除其他病变。(3)右下腹固定性局限性压痛。(4) X线钡餐检查,具备下述一项即可诊断:阑尾充盈并有压痛,或未充盈但有随盲肠位置而变 动的压痛;阑尾充盈不规则,呈分节状或扭曲固定;阑尾充盈但排空迟缓(超过48 h)。(5) 排除胃肠道疾病和其他疾病。(6)症状、体征存在超过2周。
[0015]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0016] 对照组口服头孢氨苄片,每次0.5 g;甲硝唑片,每次0.4 g,每日3次,15天为一 疗程。
[0017]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和体征改善100% (皮损完全消失,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6〇%以上(含60% ); 有效:症状和体征改善20%以上(含20% ); 无效:症状及体征改善2〇%以下。
[0018] 3.2治疗结果见表1。
[0019]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 备而成:鸡血藤10份、光瓣堇菜15份、川楝子25份、白花蛇舌草10份、败酱草10份、地榆 20份、延胡索9份、多穗寥9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 取:鸡血藤10份、光瓣堇菜15份、川楝子25份、白花蛇舌草10份、败酱草10份、地榆20份、 延胡索9份、多穗寥9份;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 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 取:鸡血藤10份、光瓣堇菜15份、川楝子25份、白花蛇舌草10份、败酱草10份、地榆20份、 延胡索9份、多穗寥9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 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 取:鸡血藤10份、光瓣堇菜15份、川楝子25份、白花蛇舌草10份、败酱草10份、地榆20份、 延胡索9份、多穗寥9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 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鸡血藤10份、光瓣堇菜15份、川楝子25份、白花蛇舌草10份、败酱草10份、地榆20份、延胡索9份、多穗蓼9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阑尾炎。
【IPC分类】A61P1-00, A61K36-748
【公开号】CN104815031
【申请号】CN201510286752
【发明人】孙伟
【申请人】孙伟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