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354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胃石是因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者似婴孩头。按其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植物性、毛发性和混合性3种,临床上最多见的是植物性的胃柿石。
[0003]胃石形成后,大多数病人有上腹不适、胀满、恶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胀,钝痛,反酸,烧心;部分病人可合并胃溃疡;1/3胃柿石病人,可在上腹部触及活动的质硬包块。
[0004]胃结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如几个月的婴儿和80多岁的老人。吞入不适当的食物或杂质,形成胃内凝结物或结石的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数月或数年。形成的结石可由小变大,从枣子大最后聚合如鹅蛋大小,结石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发的3?5枚。异物结石的性质、形态、大小及胃的功能状态,决定症状的表现:小而光滑的胃结石可能不产生症状,并随胃肠蠕动,经由粪便排出体外;大而粗糙的胃结石可引发上腹饱胀,反胃,口臭,恶心呕吐及上腹痛,甚至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结石对胃的刺激,引发胃黏膜溃疡,胃出血的缘故,严重时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
[0005]目前,胃结石的治疗通常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外科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以12kv电压每分钟放电80次,共冲击1500-2000次,一般结石便呈破碎状影。缺陷:高频率冲击会对胃、脾造成极大损伤。外科手术治疗缺陷为术后疼痛,对身体损伤大,恢复慢,刀口可能会感染而导致并发症。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果显著、排出结石快、不易复发的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5-10g,水寥3-5g,黄蜀葵根5-8g,苦荞头3-8g,青皮3-8g,豆蔻5-10g,谷芽10-15g,酸角3-5g,刘寄奴5_10g,野拔子5_8g,莱菔子3_7g,涩梨5-10go
[0008]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Sg,水寥5g,黄蜀葵根5g,苦荞头5g,青皮5g,豆蔻Sg,谷芽13g,酸角5g,刘寄奴10g,野拔子7g,莱菔子5g,涩梨8g。
[0009]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0010]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甘,平,归心、肝经,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0011]水寥,为寥科植物水寥的全草,辛,平,归脾、胃、大肠经,行滞化湿;散瘀止血;祛风止痒;解毒。主湿滞内阻;脘闷腹痛;泄泻;痢疾;小儿疳积;崩漏;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便血;外伤出血;皮肤瘙痒;湿瘆;风瘆;足癣;痈肿;毒蛇咬伤。
[0012]黄蜀葵根,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根,甘,苦,寒,归肺、肾、膀胱经,利水,散瘀,消月中,解毒。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腮腺炎,痈肿。《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气行滞,化痞块,治牙痛。"
[0013]苦荞头,为寥科植物苦养麦的根及根茎,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健脾行滞;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胀痛;消化不良;痢疾;腰腿痛;跌打损伤;痈肿恶疮;狂犬咬伤。
[0014]青皮,为芸香利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未成热的果皮或幼果,苦,辛,温,归肝、胆、脾、肺、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0015]豆蔻,为姜科植物爪哇白豆蔻的果实,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0016]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甘,温,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本草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0017]酸角,为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实,甘酸,凉,归心、胃经,清热解暑;和胃消积。主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
[0018]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主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症瘕;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烫伤;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0019]野拔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全草,味辛,苦,性凉,解表退热;化湿和中。主感冒发热;头痛;呕吐泄泻;痢疾;烂疮;鼻衄咳血;外伤出血。《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治伤风感冒。消化不良,腹痛腹胀。
[0020]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0021]涩梨,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果实,味甘,酸,涩,性微温,消食导滞;理气健脾。主食积停滞;脘腹胀育;泄泻。
[002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行滞、消痞化积的功效,治疗胃结石见效快,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实施例1
[0025]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1gJK寥3g,黄蜀葵根6g,苦荞头Sg,青皮7g,豆蔻6g,谷芽10g,酸角3g,刘寄奴5g,野拔子Sg,莱菔子7g,涩梨6g。
[0026]实施例2
[0027]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Sg,水寥5g,黄蜀葵根5g,苦荞头5g,青皮5g,豆蔻Sg,谷芽13g,酸角5g,刘寄奴10g,野拔子7g,莱菔子5g,涩梨8g。
[0028]实施例3
[0029]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5g,水寥4g,黄蜀葵根7g,苦荞头3g,青皮Sg,豆蔻5g,谷芽12g,酸角4g,刘寄奴Sg,野拔子6g,莱菔子3g,涩梨10g。
[0030]实施例4
[0031]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6g,水寥4g,黄蜀葵根Sg,苦荞头6g,青皮3g,豆蔻10g,谷芽15g,酸角5g,刘寄奴7g,野拔子5g,莱菔子6g,涩梨5g。
[0032]临床资料
[0033]一般资料:共收治胃结石患者120例,其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1岁。
[0034]治疗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水煎服,每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分服。
[0035]疗效判断标准:
[0036]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出或消失,一年内无复发;
[0037]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结石减小;
[0038]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
[0039]治疗结果:经3-7天治疗,120例患者中治愈86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治愈率71.7%,总有效率95.8%,疗效确切,有效率高,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其他不适。
[0040]典型病例I
[0041]苏某某,女,45岁,平时喜欢吃山楂,最近感觉上腹部不舒服,经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起初以为是吃得太油腻导致的,但是清淡饮食几天后还是没有好转,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腔内有两枚直径约5厘米黑褐色固体,表面很硬。后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四天后,结石消失,不适症状全部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0042]典型病例2
[0043]蒋某,男,33岁,上腹胀满,消化不良,内镜检查可见一约3*2cm大小的胃结石,可移动,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3天后,结石消失,诸症悉除而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主权项】
1.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5-10g,水寥3-5g,黄蜀葵根5-8g,苦荞头3-8g,青皮3_8g,豆蔻5_10g,谷芽10_15g,酸角3-5g,刘寄奴5-10g,野拔子5-8g,莱菔子3-7g,涩梨5_10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藏红花8g,水寥5g,黄蜀葵根5g,苦荞头5g,青皮5g,豆蔻8g,谷芽13g,酸角5g,刘寄奴10g,野拔子7g,莱菔子5g,涩梨8g。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藏红花5-10g,水蓼3-5g,黄蜀葵根5-8g,苦荞头3-8g,青皮3-8g,豆蔻5-10g,谷芽10-15g,酸角3-5g,刘寄奴5-10g,野拔子5-8g,莱菔子3-7g,涩梨5-10g。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活血行滞、消痞化积的功效,治疗胃结石见效快,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K36-9064, A61P1-00
【公开号】CN104815277
【申请号】CN201510227835
【发明人】李宪芹, 卢念花
【申请人】李宪芹, 卢念花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