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034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示,GPRS/GSM通信和WIFI通信的器件原理图如图5a和5b所示。
[0076]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可穿戴与定位,同时实现了姿态监测和康复治疗,是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的一次很好的结合。它是传感器网络,异构通信网络,物联网,互联网的融合的泛在网络技术在智慧医疗的一次应用。它有两大功能即:姿态判别和康复治疗。
[0077]当选择姿态判别的时候可以实时监测病人,老人,偏瘫患者等运动不便群体是否跌倒与否和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为抢救这些群里的声明争取时间。配合的监测软件可以通过泛在网络实时收到患者的运动和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为以后分析患者跌倒的规律性问题提供数据源头。
[0078]当选择康复治疗时,可以采集神经元的信号,分析处理之后再通过较大强度的信号刺激机体组织肌肉恢复运动能力,加速了患者的恢复,体现了智慧医疗的特性。通过相关的传感器监测刺激强度,微处理器内部的自适应算法使得给患者的刺激强度恰到好处。同时把这些刺激信号通过泛在网络传输给检测软件,为分析患者神经活动,生命运动特征等情况提东数据源,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为以后治疗例如偏瘫、中风、半身不遂等顽疾提供一种治疗思路。
[0079]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 模式切换器,用于切换姿态监测模式和康复模式,并向微处理器发送模式切换信息; 监测传感器,用于在微处理器控制下监测采集身体状况信息和身体姿态信息; 肌肉康复治疗器,用于采集神经元信号并对所述神经元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神经元信号,在微处理器控制下产生肌肉刺激信号,利用所述肌肉刺激信号对监测用户部分丧失或者完全丧失运动的肌肉组织进行刺激治疗; 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模式切换器发送的模式切换信息确定当前模式,当当前模式为姿态监测模式时,控制所述监测传感器监测采集身体状况信息和身体姿态信息,根据所述身体状况信息和身体姿态信息确定监测用户是否处于倒地姿态,当监测用户处于倒地姿态时,生成倒地姿态警示信息; 当当前模式为康复模式时,获取肌肉康复治疗器采集处理的第一神经元信号,对所述神经元信号进行处理,控制所述肌肉康复治疗器产生肌肉刺激信号; 网络传输器,用于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利用泛在网络传输倒地姿态警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三轴陀螺仪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心跳加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身体状况信息包括:监测用户的心跳信息和身体压力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身体姿态信息包括:监测用户的移动信息、加速度信息、距离信息、倾角信息和震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 姿态监测单元,用于当当前模式为姿态监测模式时,控制所述监测传感器监测采集身体状况信息和身体姿态信息,当加速度信息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震动信息超过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且倾角信息为零时,确定监测用户处于倒地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监测单元,还用于将加速度信息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将震动信息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倾角信息是否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肉康复治疗器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神经元信号,对采集的神经元信号进行选频、放大、滤波和数模转换,得到第一神经元信号; 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在微处理器控制下产生肌肉刺激信号,对产生的肌肉刺激信号进行处理,所述处理包括数模转换、滤波、放大和选频,利用处理过的肌肉刺激信号对监测用户部分丧失或者完全丧失运动的肌肉组织进行刺激治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包括: 康复控制单元,用于当当前模式为康复模式时,获取肌肉康复治疗器采集处理的第一神经元信号,对所述神经元信号进行处理,控制所述肌肉康复治疗器产生肌肉刺激信号; 刺激信号调整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神经元信号,所述第二神经元信号为肌肉刺激时的神经元信号,根据所述第二神经元信号对产生的肌肉刺激信号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信号调整单元包括: 刺激信号调整子单元,用于将第二神经元信号与第一神经元信号进行比较,当第二神经元信号大于第一神经元信号,减小肌肉刺激信号;当第二神经元信号小于第一神经元信号,增大肌肉刺激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器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终端或终端软件;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提示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终端或终端软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器,还用于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利用泛在网络传输微处理器生成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位置定位信息和所在地气候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包括:GPS定位器、气候获取器和语音播报器中的至少一种; GPS定位器,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控制下采集定位信息; 气候获取器,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控制下采集所在地气候信息; 语音播报器,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控制下进行语音播报,并获取倒地姿态警示信息产生报警提示。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泛在网络传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模式切换器,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采集身体状况信息和身体姿态信息;肌肉康复治疗器,用于采集神经元信号,产生肌肉刺激信号,利用肌肉刺激信号对肌肉组织进行刺激治疗;微处理器,根据身体状况信息和身体姿态信息确定监测用户是否处于倒地姿态,生成倒地姿态警示信息;获取肌肉康复治疗器采集处理的第一神经元信号,控制肌肉康复治疗器产生肌肉刺激信号;网络传输器。利用监测传感器采集监测身体状况信息和身体姿态信息,通过微处理器判断是否为倒地姿态,从而快速生成提示,提高了提示的速度和有效性,有效的针对监测用户部分丧失或者完全丧失运动的肌肉组织进行刺激治疗。
【IPC分类】A61B5-024, A61B5-11, A61B5-22, H04L29-08, A61N1-36
【公开号】CN104825165
【申请号】CN201510093388
【发明人】张中山, 陈朝喜, 史雪迪, 王兴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