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及制法_2

文档序号:8518360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瘆瘙痒。
[0032] 山胡椒叶:味苦、辛,性微寒。归膀胱、肝经。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山胡椒的叶。含 挥发油,油中含1,8-桉叶素,丁香烯,乙酸龙脑酯,樟烯,β -蒎烯,柠檬烯等成分;含生物 碱:网叶番荔枝碱,去甲肉桂碱,六驳碱。具有祛风止痛,解毒消疮,止痒止血的功效。用于 感冒,疮疡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皮肤瘙痒,蛇虫咬伤。
[0033] 透骨草: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为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 的全草。发芽嫩枝含吲垛-3-乙腈,茎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缔纹 天竺素 _3_葡萄糖戒、矢车菊素-5-葡萄糖戒,叶含1,2,4_二羟基萘-4-葡萄糖戒与山柰 酚及山柰酚-3-阿拉伯糖甙。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的功效。用于 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瘆,疮疖肿毒。
[0034]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散寒止痛,温 经止血的功效。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官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 皮肤瘙痒。
[0035]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脾经。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的干燥 根茎。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用于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0036]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 根。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0037] 十八症:味辛,性温。别名歪叶子兰、大肠风。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光轴苎叶筠的 根或全株。具有祛风散寒,消察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肿痛,胃寒疼痛,痛经, 闭经,伤风感冒,毒蛇、蜈蚁咬伤。
[0038]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具有补肝肾,强筋 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癥瘕,肝阳眩晕。
[0039] 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具有行血祛 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0040]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 功效。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0041] 伸筋草:味微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具有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0042] 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具 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004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44] 1、本发明中药外洗剂具有滋养脾胃,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对治 疗跟痛症见效快,使疼痛快速消失,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后遗症。
[0045] 2、本发明中药外洗剂内含丰富的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湿、滋养皮肤的作用, 能够更好的保护皮肤。
[0046] 3、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中药材制成,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 织营养,对跟痛症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0047] 4、本发明中药外洗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治疗跟 痛症治愈率极高。
[0048] 实施例1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 60g):柴胡7份;功劳根5份;七层楼7份;海桐皮4份;威灵仙3份;川楝子4份;五加皮2 份;花椒1份;山胡椒叶6份;透骨草5份;艾叶2份;土茯苓5份;宪活2份;十八症4份; 牛膝6份;苏木5份;桑枝12份;伸筋草3份;络石藤5份。
[0049] 上述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50] (1)将海桐皮、威灵仙和五加皮粉碎成粗粉,过30目筛,加水浸泡,置于蒸馏器中, 通入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冷却,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杀菌4分钟,冷却,装入 密封瓶,备用;
[0051] (2)将七层楼、土茯苓、牛膝、苏木和桑枝切片,置于炒制容器内,中火炒至酥脆,放 凉,粉碎,过80目筛,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70%的乙醇,闷润2天,加热回收乙醇,过滤;
[0052] (3)将川楝子、透骨草和艾叶混合,用盐水拌勾,稍闷,置砂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 待有香气时取出晾干,捣碎,过80目筛;
[0053] (4)将柴胡、功劳根、羌活和络石藤置于砂锅中,加水浸泡4小时,加入花椒、山胡 椒叶、十八症和伸筋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30分钟,合并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 加入步骤(3)所得细粉,放置3小时,加入步骤(1)所得挥发油和步骤(2)所得滤液,混合 均匀,过滤,加入用乙醇溶解的冰片,无菌封装。
[0054] 使用方法:将药液用热水加热至40-45°C,用于泡脚,每晚使用一次,至少30分钟。
[0055] 实施例2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 20g):柴胡11份;功劳根10份;七层楼12份;海桐皮8份;威灵仙9份;川楝子8份;五加 皮10份;花椒5份;山胡椒叶9份;透骨草7份;艾叶4份;土茯苓7份;宪活10份;十八 症10份;牛膝12份;苏木7份;桑枝18份;伸筋草9份;络石藤7份。
[0056] 上述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57] (1)将海桐皮、威灵仙和五加皮粉碎成粗粉,过50目筛,加水浸泡,置于蒸馏器中, 通入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冷却,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杀菌8分钟,冷却,装入 密封瓶,备用;
[0058] (2)将七层楼、土茯苓、牛膝、苏木和桑枝切片,置于炒制容器内,中火炒至酥脆,放 凉,粉碎,过100目筛,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80%的乙醇,闷润3天,加热回收乙醇,过滤;
[0059] (3)将川楝子、透骨草和艾叶混合,用盐水拌勾,稍闷,置砂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 待有香气时取出晾干,捣碎,过100目筛;
[0060] (4)将柴胡、功劳根、羌活和络石藤置于砂锅中,加水浸泡6小时,加入花椒、山胡 椒叶、十八症和伸筋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40分钟,合并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 加入步骤(3)所得细粉,放置5小时,加入步骤(1)所得挥发油和步骤(2)所得滤液,混合 均匀,过滤,加入用乙醇溶解的冰片,无菌封装。
[0061] 使用方法:将药液用热水加热至40-45°C,用于泡脚,每晚使用一次,至少30分钟。
[0062] 典型病例一贾XX,男,35岁,山东省聊城市人。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左侧足跟 疼痛,早晨起床以后不能下地,走一会疼痛就会减轻,站立或走路的时间一长脚就会很疼。 久坐后站立时疼痛加重,行走时间长时疼痛也加重,现走路时脚跟不敢着地,无法顺利参加 正常活动。X线拍片检查时见骨刺,服过多种抗炎镇痛药,效果均不明显。
[0063] 使用本发明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一周后,走路疼痛感明显减轻,活动剧烈时 时常会有微痛。继续使用1个月左右时,晨起、久坐后站立后无明显疼痛,正常的活动也可 以顺利地参与完成。半年后追访得知已痊愈,未复发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0064] 实施例3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 40g):柴胡8份;功劳根6份;七层楼8份;海桐皮5份;威灵仙5份;川楝子5份;五加皮5 份;花椒2份;山胡椒叶7份;透骨草5. 5份;艾叶2. 5份;土茯苓5. 5份;宪活5份;十八 症6份;牛膝8份;苏木5. 5份;桑枝14份;伸筋草5份;络石藤5. 5份。
[0065] 上述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66] (1)将海桐皮、威灵仙和五加皮粉碎成粗粉,过36目筛,加水浸泡,置于蒸馏器中, 通入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冷却,分取油层,油层加热到100°C,杀菌5分钟,冷却,装入 密封瓶,备用;
[0067] (2)将七层楼、土茯苓、牛膝、苏木和桑枝切片,置于炒制容器内,中火炒至酥脆,放 凉,粉碎,过86目筛,置于玻璃容器内,加入73 %的乙醇,闷润2天,加热回收乙醇,过滤;
[0068] (3)将川楝子、透骨草和艾叶混合,用盐水拌勾,稍闷,置砂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 待有香气时取出晾干,捣碎,过86目筛;
[0069] (4)将柴胡、功劳根、羌活和络石藤置于砂锅中,加水浸泡4小时,加入花椒、山胡 椒叶、十八症和伸筋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33分钟,合并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2, 加入步骤(3)所得细粉,放置3小时,加入步骤(1)所得挥发油和步骤(2)所得滤液,混合 均匀,过滤,加入用乙醇溶解的冰片,无菌封装。
[0070] 使用方法:将药液用热水加热至40-45°C,用于泡脚,每晚使用一次,至少30分钟。
[0071] 实施例4治疗跟痛症的中药外洗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 30g):柴胡10份;功劳根9份;七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