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077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器械。
【背景技术】
[0002]手足外伤患者术后因为组织受损、肢端循环差,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手术成功率,按照护理常规要求:患者术后需要将肢端抬高至45°左右,局部保温,温度保持在20?250C,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 ;可根据医嘱接受红外光治疗,促进伤口愈合。现在临床通常采用以下办法:以枕头等物体抬高患肢,使其按大致45°倾斜摆放,然后以站灯(学名叫鹅颈灯)直接照射保暖,但这一传统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患肢的倾斜角度完全凭借主观观察定位,且照射过程中会因枕头等垫着物的变形而变化,不能保证持续的肢端抬高促进血液循环;站灯照射保暖温度控制不精准,易造成照射不足或过度照射等情况;湿度控制更是无法实现,只能依靠天气变化;且站灯会产生散射光线,影响患者休息,另站灯立于床旁,影响医护操作及家属照护,稳定性差,医护人力投入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可向患肢局部提供靶向准确的微循环控温、保湿、红光、抬高患肢于一体的治疗,局部环境内治疗条件控制精准,有利于术后恢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医护人力投入小,患者满意度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倾斜地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较高一侧的箱体内设置有红外线冷光源灯管,所述托板较低一侧的箱体上可开合地设置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下端设置有开口,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保温装置。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打开前面板即可使患肢末端进入箱体,并经托板使患肢倾斜角度符合要求,以保温装置实现箱体内温度控制,以红外线冷光源灯管提供红外照射,治疗措施经箱体准确投放于患肢部位,箱体内治疗条件控制精确,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0006]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定时开关,用于控制设备的工作时长。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医护人员只需要做好治疗初始化工作,操作简单,医护人力投入小。设备工作过程中无需频繁调整,患者满意度高。
[0007]所述的保温装置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设置:设置于箱体内的加热装置、设置于箱体底板上的加热板。
[0008]所述的箱体内还设置有加湿装置。可进一步控制治疗局部环境,提高疗效。
[0009]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与保温装置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开关,所述的箱体上还设置有与加湿装置电连接的湿度控制开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温、湿度控制开关对箱体进行自动控制,防止温、湿度超出范围,治疗安全可靠。
[0010]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温度显示装置和湿度显示装置。用于直观显示箱体内部温度和湿度。
[0011]所述的托板与箱体底板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托板的倾斜角度。所述的箱体带有一个可开合的后侧板。该后侧板与前面板组合工作,打开后,可方便的将患肢移动到箱体内。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可见,本发明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I内沿其长度方向倾斜地设置有托板2,所述托板2较高一侧的箱体I内设置有红外线冷光源灯管3,所述托板2较低一侧的箱体I上可开合地设置有前面板10,所述前面板10下端设置有开口 11,还包括设置于箱体I内的保温装置。
[0015]如图1可见,托板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0,便于实现空气循环。
[0016]所述的箱体I上设置有定时开关15,用于控制设备的工作时长。
[0017]本实施例中,保温装置包括设置于箱体I内的加热装置5。
[0018]所述的箱体I内还设置有加湿装置4。
[0019]所述的箱体I上设置有与保温装置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开关16,所述的箱体I上还设置有与加湿装置4电连接的湿度控制开关17。
[0020]所述的箱体I上设置有温度显示装置18和湿度显示装置19。
[0021]所述的箱体I带有一个可开合的后侧板13。
[0022]需要进行治疗时,将本装置移动至患肢附近,打开前面板10、后侧板13,将患肢置于箱体I内的托板2上,关闭前面板10、后侧板13,并使肢体从开口 11通过。然后调节定时开关15,设定工作时长,红外线冷光源灯管3启动;调节温度控制开关16和湿度控制开关17,设定内部温湿度即可开始工作,达到定时后设备自动关闭。
[0023]如图1可见,前面板10与箱体I之间通过两个前面板铰链12连接;后侧板13与箱体I之间通过两个后侧板铰链14连接(图中示出I个),从而实现活动连接。所述前面板10、后侧板13也可采用抽插方式与箱体I连接。
[0024]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托板2与箱体底板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6,用于控制托板2的倾斜角度。
[0025]初始化过程中,在患肢配合度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角度调节装置6将托板2放平,待患肢进入箱体I后,再通过角度调节装置6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如图2可见,角度调节装置6包括设置于箱体I底板上的定位器60,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托板2上的撑杆61,通过撑杆61与定位器60上的不同定位牙接触即可实现角度调整。
[0026]本实施例中,箱体I底板上设置有加热板7,同样达到保温效果。
【主权项】
1.一种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O内沿其长度方向倾斜地设置有托板(2),所述托板(2)较高一侧的箱体(I)内设置有红外线冷光源灯管(3),所述托板(2)较低一侧的箱体(I)上可开合地设置有前面板(10),所述前面板(10 )下端设置有开口( 11),还包括设置于箱体(I)内的保温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上设置有定时开关(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装置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设置:设置于箱体(I)内的加热装置(5)、设置于箱体(I)底板上的加热板(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内还设置有加湿装置(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上设置有与保温装置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开关(16),所述的箱体(I)上还设置有与加湿装置(4)电连接的湿度控制开关(17)。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上设置有温度显示装置(18)和湿度显示装置(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2)与箱体底板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6),用于控制托板(2)的倾斜角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带有一个可开合的后侧板(13)。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足外伤术后恢复用微循环控温仪,可向患肢局部提供靶向准确的微循环控温治疗,局部环境内治疗条件控制精准,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医护人力投入小。其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倾斜地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较高一侧的箱体内设置有红外线冷光源灯管,所述托板较低一侧的箱体上可开合地设置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下端设置有开口,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保温装置。
【IPC分类】A61N5-06
【公开号】CN104874110
【申请号】CN201510335716
【发明人】曹作梅
【申请人】曹作梅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