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933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皮肤瘙痒症系指临床上无原发损害,且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性皮肤病,在经过中由于搔抓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损害,如抓痕、血痂等,并依据皮肤瘙痒的范围或部位,可分为限局性和泛发性两类,病发时患者身体皮肤瘙痒难耐,而且复发率极高,是一种生活常见多发的皮肤病,经常发作对患者的身心都将承受很大的折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
[0004]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益母草10-15份、地肤子10-12份、花椒6-15份、苦参10-30份、蛇蜕皮5_15份、蛇床子5-20份、白鲜皮10-20份、海螵蛸6-15份、蒺藜5_20份、黄芪10-20份、茯苓10-20份。
[0005]使用时,将上述中药组份加3000-5000份水煎煮20分钟左右,取煎煮液擦洗患病处即可。
[0006]本发明方中:益母草,除水气,除痘、滋润皮肤;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
花椒:使血管扩张,除湿,逐皮肤死肌;
苦参:祛除皮肤瘙痒;
蛇蜕皮:解毒止痒,消炎;
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之功效;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海螵蛸:收湿敛疮、收敛止血;
蒺藜:主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
黄芪:收口生肌,排脓止痛;
茯苓:美白,去痘印;
本发明配方具有清热燥湿,杀菌抑菌,祛风止痒,收湿敛疮,排脓止痛的功效,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平衡皮肤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对皮肤瘙痒,湿瘆、痒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100例患者,有效率可达到95%,治愈率可达到80%。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益母草10-15份、地肤子10-12份、花椒6-15份、苦参10-30份、蛇蜕皮5_15份、蛇床子5-20份、白鲜皮10-20份、海螵蛸6-15份、蒺藜5_20份、黄芪10-20份、茯苓10-20份。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益母草10-15份、地肤子10-12份、花椒6-15份、苦参10-30份、蛇蜕皮5_15份、蛇床子5-20份、白鲜皮10-20份、海螵蛸6-15份、蒺藜5_20份、黄芪10-20份、茯苓10-2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其组分包含益母草10-15份、地肤子10-12份、花椒6-15份、苦参10-30份、蛇蜕皮5-15份、蛇床子5-20份、白鲜皮10-20份、海螵蛸6-15份、蒺藜5-20份、黄芪10-20份、茯苓10-20份,本发明配方具有清热燥湿,杀菌抑菌,祛风止痒,收湿敛疮,排脓止痛的功效,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平衡皮肤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对皮肤瘙痒,湿疹、痒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K35/583, A61K36/758, A61K35/618, A61P17/04
【公开号】CN104906236
【申请号】CN201510312815
【发明人】徐如阳
【申请人】徐如阳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