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的护理外敷中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4547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伤的护理外敷中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护理外敷中药膏。
(二)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一些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外敷药膏,治疗效果和制备方法均不尽相同,差异较大,有的只止痛、不能有效保护创面、防止渗液和感染;有的易使皮肤变形、形成瘢痕;有的只能应急治疗、不能治本和治愈,易发生过敏反应。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一种治疗烧伤的护理外敷中药膏。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治疗烧伤的护理外敷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6]胡黄连10-21份,青蒿9-19份,野菊花12-26份,朱砂根9_16份,苦地丁 9_20份,筋骨草10-25份,菥蓂10-20份,穿心莲15-26份,南板蓝根19-25份,苦玄参12-23份,苦木10-25份,半枝莲10-26份,四季青10-25份,瓦松9_21份,木鳖子11-26份,大青叶12-26份,大飞扬草10-27份,千里光9-16份,委陵菜10-23份,石膏20-35份,淡竹叶10-25份,萝芙木12-23份,三丫苦11-26份,火炭母10-27份,积雪草10_26份,蛇床子12-25份,大风子10-26份,皂角刺10-23份,白鹤灵芝11-24份,炉甘石10-26份,楓香脂10-23份。
[0007]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0008]胡黄连10份,青蒿9份,野菊花12份,朱砂根9份,苦地丁 9份,筋骨草10份,菥蓂10份,穿心莲15份,南板蓝根19份,苦玄参12份,苦木10份,半枝莲10份,四季青10份,瓦松9份,木鳖子11份,大青叶12份,大飞扬草10份,千里光9份,委陵菜10份,石膏20份,淡竹叶10份,萝芙木12份,三丫苦11份,火炭母10份,积雪草10份,蛇床子12份,大风子10份,皂角刺10份,白鹤灵芝11份,炉甘石10份,楓香脂10份。
[0009]本发明所述中药为膏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以常规方式制成膏剂,定时定量涂抹。
[0010]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0011]胡黄连:清热,凉血,燥湿。治疳疾,惊痫,泻痢,劳热骨蒸,自汗,盗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瘘,疮疡。
[0012]青蒿:清热,解暑,除蒸。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
[0013]野菊花:味苦、辛,性平;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疔疮;痈疽;丹毒;湿瘆;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0014]朱砂根: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治上感,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劳伤吐血,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0015]苦地丁: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0016]筋骨草: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0017]菥蓂: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目赤肿痛;肺痈;肠痈;泄泻;痢疾;白带;产后瘀血腹痛;消化不良;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痈疮肿毒。用于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
[0018]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0019]南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0020]苦玄参: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痢疾、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胃痛、消化不良。
[0021]苦木:抗菌消火,祛湿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肠炎、湿瘆;毒蛇咬伤。
[0022]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疖疗,跌打肿痛等症。此药民间用量较大。
[0023]四季青: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活血止血
[0024]瓦松: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血痢,便血,痔血,疮口久不愈合。
[0025]木鳖子: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疠,痔漏,干癣,秃疮。
[0026]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瘆;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库腮。
[0027]大飞扬草:清热,解毒,通乳,渗湿,止痒。治急性肠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痈,乳痈,疔疮,肿毒,湿瘆,脚癣,皮肤瘙痒。
[0028]千里光:味苦,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及卡他奈氏球菌尤为敏感;其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其煎剂对人的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镇咳作用。
[0029]委陵菜: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0030]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做浴汤。
[0031]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0032]萝芙木:清风热,降肝火,消肿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眩晕,痧症腹痛吐泻,风痒疮疥。
[0033]三丫苦: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瘆,皮炎,疮疡。
[0034]火炭母: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主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黯,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瘆,毒蛇咬伤。
[0035]积雪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瘆,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0036]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瘘、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瘆、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0037]大风子:祛风,攻毒,杀虫。用于麻风、疥癣。
[0038]皂角刺: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