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定位的x光持片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538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孔洞;15-定位孔;16-对位块;20_第一型变材;21_第一立体齿印;22-第一卡块;30-第二型变材;31_第二立体齿印;32_第二卡块;40_夹固件;41_底座;411-定位块;412-檔板;42_弹性夹固片;43_夹持空间;50_测量基准件;51_测量刻度;52_第一定位记号;53_第二定位记号;54_定位结构;60_定位架;61_组装部;611_卡固凹槽;62_定位杆;63_定位环;64_弯曲部;65-卡合凹槽;70_握把;71_卡合凸块;72-弯折柄;80_升降装置;81_调整装置;811-延长部;812_第一连接部;813_第二连接部;82-X光片;83-X光机照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50]兹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0051]请参阅图1所不,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咬合定位的X光持片器I主要由一基座10、一第一型变材20、一第二型变材30、一夹固件40、一测量基准件50、一定位架60以及一握把70所构成。
[0052]所述基座10于顶面设有一第一定位部11,并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的相对面具有一第二定位部12,所述第二定位部12两端的相邻面具有一贯穿所述基座10的通孔13,而所述第一定位部11与第二定位部12之间具有至少一连通所述基座10上下两端面的固定孔洞14,又所述基座10相邻于所述固定孔洞14的表面设有复数个呈现不同高度的定位孔15。
[0053]所述第一型变材20装设于所述基座10的第一定位部11,而所述第二型变材30装设于所述基座10的第二定位部12。其中,所述第一型变材20与第二型变材30受到病患口腔中上下排牙齿咬合会以不规则的方向向外延伸,致使所述第一型变材20的顶面形成一对应病患上排牙齿底面形状样态的第一立体齿印21,并相对于所述第一立体齿印21的相对面形成穿设一穿设所述固定孔洞14的第一卡块22 ;而所述第二型变材30的底面形成一对应病患下排牙齿顶面形状样态的第二体齿印31,并相对于所述第二立体齿印31的相对面形成一穿设所述固定孔洞14的第二卡块32。
[0054]其中,所述第一型变材20的第一立体齿印21与第二型变材30的第二立体齿印31共同形成一能重复性使用对位的准位装置。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变材20与第二型变材30是由石膏、树脂、硅胶以或腊其中一种构成。
[0055]所述夹固件40装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的相邻面,并由一底座41以及一弹性夹固片42所构成。所述底座41具有一配合所述定位孔15的定位块411,并于一端向上延伸形成至少一檔板412,另一端装设所述弹性夹固片42,而所述文件板412与弹性夹固片42之间共同形成一夹持空间43,其中,所述基座10的定位孔15与所述底座41的定位块411相互卡固,共同形成一用来调整所述基座10与夹固件40之间高度关系的升降装置80。
[0056]所述测量基准件50位于所述基座10相对于所述夹固件40的相对面,并具有一以不透射材料制成的测量刻度51,而所述基座10与测量基准件50之间由一调整装置81相互连接。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装置81具有一增加所述测量基准件50与夹固件40之间距离的延长部811,所述延长部811 —端延伸出一卡接于所述测量基准件50的第一连接部812,另一端具有一装设于所述基座10的第二连接部813,藉由不同厚度大小的所述延长部811,能用于改变所述测量基准件50与夹固件40之间的距离位置,进而所述基座10、夹固件40与测量基准件50三者之间能容纳不同大小形状的牙齿。
[0057]然而,所述测量基准件50具有所述以不透射材料制成的测量刻度51仅方便说明之用,并未加以限制所述测量基准件50之样态,亦即所述测量基准件50可由可透性线材所构成。
[0058]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测量刻度51于纵向设有复数个第一定位记号52,而横向设有复数个第二定位记号53,所述第一定位记号52与第二定位记号53之间形成复数个定位结构54,如图所示,藉由第一定位记号52中依序排列A、B以及C的文字符号,而所述第二定位记号53依序排有罗马数字的1、I1、111以及IV,使每个定位结构54都有相对应的符号编码。
[0059]再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定位架60具有一组装部61,所述组装部61装设于所述基座10,并与所述测量基准件50同样位于所述基座10的相同面,所述组装部61向外延伸形成一定位杆62,所述定位杆62枢接一与所述夹固件40以及测量基准件50呈现同水平位置的定位环63,而所述定位环63与所述测量基准件50位于所述基座10的相同侧,使所述测量基准件50介于所述定位架60的定位环63与所述夹固件40之间。
[0060]所述握把70穿设于所述基座10的通孔13。然而,所述握把70穿设于所述通孔13的组接关系仅方便说明,并加以限制所述基座10与握把70之间的组接关系,亦即所述基座10两端与握把70之间可采用卡固组件、黏贴组件、崁合组件以及扣接组件其中一种结构相互组接。
[0061]如图所不,所述测量基准件50下方设有一由所述基座10向外延伸形成一对位块16,而所述定位架60的组装部61设为一对应所述对位块16的卡固凹槽611,所述对位块16与卡固凹槽611相互卡设固定,使所述定位架60的定位环63能与所述夹固件40与测量基准件50共同呈现平行状态。
[006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咬合定位的X光持片器I主要是在植体欲打入口腔唇侧使用。请参阅图1、图3与图4所示,首先,将所述夹固件40的底座41依照病患口腔内部的牙龈位置,藉由所述底座41的定位块411与所述基座10的定位孔15共同构成的所述升降装置80,调整所述夹固件40相对于所述基座10立体齿印的高度关系。
[0063]并在依照病患牙齿的形体大小,选用具有适当厚度的所述延长部811,藉由所述延长部811的第二连接部813装设于所述基座10相对于所述夹固件40的相对面,使所述第一连接部812与所述夹固件40之间能容纳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的牙齿,此时,牙医师能藉由所述第一连接部812初步确定植体植入牙龈的植入位置,使所述基座10受到病患上下排牙齿咬合之前,不会产生过大的位置误差,进而降低照射X光的照射次数。
[0064]将所述第一型变材20装设于所述基座10顶面,而所述第二型变材30装设于所述基座10相对于所述第一型变材20的相对面,所述握把70穿设于所述基座10的通孔13,便于牙医师藉由所述握把70将所述基座10移动至上排牙齿与下排牙齿之间。再由病患的上下排牙齿对所述基座10顶面与底面的第一型变材20与第二型变材30进行咬合动作,而所述第一型变材20与第二型变材30受到病患上下排牙齿咬合后,会以不规则的方向向外延伸,致使所述第一型变材20的顶面形成一对应病患上排牙齿底面形状样态的第一立体齿印21,并相对于所述第一立体齿印21的相对面形成穿设一穿设所述固定孔洞14的第一卡块22 ;而所述第二型变材30的底面形成一对应病患下排牙齿顶面形状样态的第二体齿印31,并相对于所述第二立体齿印31的相对面形成一穿设所述固定孔洞14的第二卡块32。
[0065]之后,对所述第一型变材20与第二型变材30进行硬化手段,使所述第一型变材20与第二型变材30即使受到上下排牙齿再度咬合,也不会产生形体上的变化。使所述第一型变材20的第一立体齿印21与第二型变材30的第二立体齿印31共同形成所述准位装置。
[0066]请参阅图5所示,随后牙医师握持所述握把70将取出装设有所述调整装置81与夹固件40的基座10,并将一 X光片82放置于所述夹固件40的夹持空间43,而所述X光片82受到所述弹性夹固片42与檔板412相互夹持定位,所述测量基准件50扣接于所述延长部811的第一连接部812,而所述定位架60的组装部61扣接定位于所述基座10的对位块16,再把所述基座10藉由所述握把70放入病患口腔中进行咬合动作,并透过所述第一立体齿印21以及第二立体齿印31与牙齿底部的形状造型相互对应,使所述基座10能位于病患口腔中的相同位置。
[0067]此时,所述X光片82位于牙齿颚侧,所述测量基准件50位于牙齿唇侧,而所述定位架60位于病患的口腔外部,必须注意所述测量基准件50的测量刻度51底端必须高于病患的牙龈线。
[0068]请参阅图6所示,将一 X光机照射管83定位于所述定位架60的定位环63,使得所述测量基准件50的测量刻度51与位于所述夹持空间43的X光片82对应所述X光机照射管83呈现一垂直状态后,开始进行影像摄影,并于所述X光片82呈像后,将整个所述咬合定位的X光持片器I藉由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