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67038阅读:来源:国知局
葡萄球菌的作用。蝉蜕为引,可引药 达皮肤,更好的治疗皮肤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 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 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制成所述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 为:苦参6份,槐根5份,洋葱15份,花蝴蝶根5份,花拐藤根7份,黄连9份,黄芩9份,槐 白皮6份,蓍草7份,花红叶8份,石榴皮5份,马齿苋10份,华鹅耳枥6份,鹌鹑20份,小 麦20份,白及9份,芋儿七4份,炙甘草8份,蝉蜕6份。
[0024] 所述的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1)鹌鹑去毛去内脏洗净后切成小块,加入其质量份数20倍的蒸馏水,110°C下煎 煮45分钟,过10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备用,所得鹌鹑块去骨留肉备用;
[0026] (2)小麦洗净,放入蒸锅中120°C蒸煮20分钟,蒸熟的小麦与步骤1所得鹌鹑肉混 合放入烘箱中80°C烘干60分钟,所得干燥混合物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500目筛得粉末;
[0027] (3)苦参、槐根、花蝴蝶根、花拐藤根、黄连、黄芩、槐白皮、蓍草、花红叶、石榴皮、华 鹅耳枥、白及、芋儿七、炙甘草、蝉蜕粉碎,过50目筛得粗粉,备用;
[0028] (4)步骤⑶所得粗粉加入步骤1所得滤液,浸泡1小时,文火煎煮1小时,煎液 过10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晾凉至室温,备用;
[0029] (5)将洋葱、马齿苋洗净后捣汁,然后过1000目网筛,收集滤汁;
[0030] (6)将步骤(4)所得滤液与步骤(5)所得滤汁混合均匀,过1000过滤网过滤,所得 滤液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0. 02(60°C )的稠膏;
[0031] (7)将步骤(2)中制得的粉末加入步骤(6)中制得的稠膏中,搅拌混匀,制粒,整 粒,压片制成片重0. 5克的药片即得。
[0032]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一次6片
[0033] 实施例2
[0034] 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制成所述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 为:苦参9份,槐根10份,洋葱20份,花蝴蝶根8份,花拐藤根10份,黄连12份,黄芩12份, 槐白皮8份,蓍草9份,花红叶10份,石榴皮7份,马齿苋15份,华鹅耳枥8份,鹌鹑25份, 小麦30份,白及11份,芋儿七6份,炙甘草10份,蝉蜕8份。
[0035] 实施例2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和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36] 实施例3
[0037] 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制成所述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 为:苦参8份,槐根7份,洋葱17份,花蝴蝶根6份,花拐藤根8份,黄连10份,黄芩11份, 槐白皮7份,蓍草8份,花红叶9份,石榴皮6份,马齿苋12份,华鹅耳枥7份,鹌鹑22份, 小麦23份,白及10份,芋儿七5份,炙甘草9份,蝉蜕7份。
[0038] 实施例3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和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39] 实施例4毒性实验
[0040] NIH小鼠40只,SPF级,体重20~25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 组10只,雌雄各半,即对照组和3个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3 的片剂分别溶解在水中,分别给3个给药组灌胃(浓度为3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容 积为lOml/kg (即单次给药剂量为生药30/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3次,给 药间隔时间4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 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片剂LD50>30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 量为90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9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 平均用药剂量为〇.15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2. 5g计)口服灌胃本 发明的片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00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片剂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0041] 实施例5临床试验:
[0042] 随机选取150名小儿头皮毛囊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患儿年龄1-6岁,平均3. 5 岁,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片剂治疗该病,7日为一个疗程,考察本发明的中药片剂的疗效,疗效 的评价标准为:
[0043] 痊愈:皮损完全结痂;
[0044] 显效:皮损大部分结痂;
[0045] 好转:皮损部分结痂,无新发皮损;
[0046] 无效:皮损仅少量结痂或仍有新发皮损或病情加重。
[0047]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痊愈 28 32 33 显效 17 14 15 好转 4 4 1 无效 1 〇 1 有效率(%) 98 100 98
[0048]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药片剂治疗小儿毛囊炎的有效率可达98%以上, 且所有患者在用药阶段均无不良反应。
[0049] 临床典型病例:
[0050] 苏某,女,3. 5岁,十天前开始头皮出现大量红色充实性丘瘆,诊断为头皮毛囊炎, 使用新霉素软膏涂抹治疗无效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片剂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愈 后3个月无复发。
[0051] 孙某,男,4岁,一月前头皮出现大量红色充实性丘瘆,逐渐发展为丘瘆性脓疱,患 者自觉头皮瘙痒微疼,诊断为头皮毛囊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片剂治疗1个疗程 后,皮损大部分结痂,头皮瘙痒症状消失,使用2个疗程后痊愈,愈后3个月无复发。
[0052] 张某,男,3. 5岁,五日前开始头皮出现大量红色充实性丘瘆,诊断为头皮毛囊炎,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片剂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愈后3个月无复发。
[0053]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了解本
【发明内容】
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 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 及重量份数为:苦参6-9份,槐根5-10份,洋葱15-20份,花蝴蝶根5-8份,花拐藤根7-10 份,黄连9-12份,黄芩9-12份,槐白皮6-8份,蓍草7-9份,花红叶8-10份,石榴皮5-7份, 马齿苋10-15份,华鹅耳枥6-8份,鹌鹑20-25份,小麦20-30份,白及9-11份,芋儿七4-6 份,炙甘草8-10份,蝉蜕6-8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 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参6份,槐根5份,洋葱15份,花蝴蝶根5份,花拐 藤根7份,黄连9份,黄芩9份,槐白皮6份,蓍草7份,花红叶8份,石榴皮5份,马齿苋10 份,华鹅耳枥6份,鹌鹑20份,小麦20份,白及9份,芋儿七4份,炙甘草8份,蝉蜕6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 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参9份,槐根10份,洋葱20份,花蝴蝶根8份,花拐 藤根10份,黄连12份,黄芩12份,槐白皮8份,蓍草9份,花红叶10份,石榴皮7份,马齿 苋15份,华鹅耳枥8份,鹌鹑25份,小麦30份,白及11份,芋儿七6份,炙甘草10份,蝉蜕 8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 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参8份,槐根7份,洋葱17份,花蝴蝶根6份,花拐藤 根8份,黄连10份,黄芩11份,槐白皮7份,蓍草8份,花红叶9份,石榴皮6份,马齿苋12 份,华鹅耳枥7份,鹌鹑22份,小麦23份,白及10份,芋儿七5份,炙甘草9份,蝉蜕7 份。5. 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鹌鹑去毛去内脏洗净后切成小块,加入其质量份数20倍的蒸馏水,110 °C下煎煮45 分钟,过10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备用,所得鹌鹑块去骨留肉备用; (2) 小麦洗净,放入蒸锅中120°C蒸煮20分钟,蒸熟的小麦与步骤1所得鹌鹑肉混合放 入烘箱中80°C烘干60分钟,所得干燥混合物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500目筛得粉末; (3) 苦参、槐根、花蝴蝶根、花拐藤根、黄连、黄芩、槐白皮、蓍草、花红叶、石榴皮、华鹅耳 枥、白及、芋儿七、炙甘草、蝉蜕粉碎,过50目筛得粗粉,备用; (4) 步骤(3)所得粗粉加入步骤1所得滤液,浸泡1小时,文火煎煮1小时,煎液过 1000目过滤网,所得滤液晾凉至室温,备用; (5) 将洋葱、马齿苋洗净后捣汁,然后过1000目网筛,收集滤汁; (6) 将步骤(4)所得滤液与步骤(5)所得滤汁混合均匀,过1000过滤网过滤,所得滤液 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0. 02(60°C )的稠膏; ⑵将步骤⑵中制得的粉末加入步骤(6)中制得的稠膏中,搅拌混勾,制粒,整粒,压 片制成片重0.2克的药片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头皮毛囊炎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制成所述中药片剂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苦参6-9份,槐根5-10份,洋葱15-20份,花蝴蝶根5-8份,花拐藤根7-10份,黄连9-12份,黄芩9-12份,槐白皮6-8份,蓍草7-9份,花红叶8-10份,石榴皮5-7份,马齿苋10-15份,华鹅耳枥6-8份,鹌鹑20-25份,小麦20-30份,白及9-11份,芋儿七4-6份,炙甘草8-10份,蝉蜕6-8份。该片剂采用纯中药制剂,避免了西医治疗的弊端,安全无毒副作用,外病内治,在有效杀灭致病菌的同时,调节患儿机体,从根本上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K35/64, A61P17/00, A61K35/57, A61K9/20, A61K36/899
【公开号】CN104984147
【申请号】CN201510460986
【发明人】袁国防, 赵雪, 张婷
【申请人】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