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482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小儿黄疸是小儿时期较为多发的疾病,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脂溶性胆红素可沉着到脑神经核上,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患儿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红素升高的肝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超过它本身的毒性。当病毒侵犯肝脏,可引起较为广泛的损伤,导致炎症、水肿、充血等,影响胆红素的正常摄取和代谢等,从而阻塞肝窦,使胆汁淤积,产生黄疸症状。黄疸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及光疗等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中医药在黄疸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药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风化痰、镇静安神治疗小儿黄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栀子20-30份、黄柏10-20份、猪苓20-30份、泽泻15-25份、赤小豆10-20份、防己15-25份、瞿麦10-20份、通草10-20份、芒硝10-20份、金银花15-25份、茵陈20-30份、扶桑叶15-25份、冬葵根10-20份、黄连10-20份、麻黄10-20份、桂枝10-20份。
[0005]该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以克为单位混合后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一副,分早晚两次饮用。
[0006]组方分析:中医认为,黄疸所生乃源于中焦土湿而感风邪所致,外感风邪卫气闭阖,湿淫不得外泄,遏其肝木,化为淤热,淤热下注膀胱,膀胱淤热,下无泄路,湿气熏蒸周身乃成黄疸。据此,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猪苓、泽泻、赤小豆、瞿麦、通草、冬葵根泄膀胱之淤热,导热自小便而出,取金银花、黄连、扶桑叶、芒硝、黄柏的清热解毒之效以清上焦之热,栀子、茵陈护肝利胆、清热退黄,防己祛风,麻黄、桂枝开腠理、驱风邪。上述药物合用,淤热以泄,风邪外驱,脾阳以振,则黄疸自去。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最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做进一步说明。
[0008]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栀子20-30g、黄柏10-20g、猪苓20-30g、泽泻15_25g、赤小豆10_20g、防己15-25g、瞿麦10-20g、通草10-20g、芒硝10_20g、金银花15_25g、茵陈20_30g、扶桑叶15-25g、冬葵根 10-20g、黄连 10-20g、麻黄 10_20g、桂枝 10_20g。
[0009]上述中药组合物使用于2012年至2014年临床观察小儿黄疸症66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6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44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岁,病程多在2天到15天,平均年龄3.6岁。
[0010]2、诊断标准:
面目皮肤发黄,黄色鲜明,状如橘皮,烦躁啼哭,不欲吮乳,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而厚等症状。
[0011]3、洽疗方法:
服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每日I剂分2次服用,3天为I疗程。
[0012]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4治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失,精神佳,饮食恢复正常,大小便如常,用药3个月后复
查肝功,各项指数为正常,I年后随访无复发;
有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失,精神,饮食不佳;
未愈:双目及全身皮肤黄染消退不明显,精神、饮食不佳。
[0013]4.2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43例(65.15%),有效20例(30.3%),未愈3例 (4.5%),总有效率为95.45%ο
[0014]5、典型病例:
5.1秦某,女,3岁,周身皮肤发黄,尿少色黄,无大便,不进食,黄疸指数24。服用本发明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I个疗程后,皮肤黄染明显消退,尿多色淡,大便通,饮食正常。痊愈。
[0015]5.2张某,男,2岁,皮肤及双目黄染,小便深黄,黄疸指数22。服用本发明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黄疸指数正常。
[0016]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栀子20份、黄柏20份、猪苓20份、泽泻25份、赤小豆10份、防己25份、瞿麦10份、通草20份、芒硝10份、金银花25份、茵陈20份、扶桑叶25份、冬葵根10份、黄连20份、麻黄10份、桂枝20份。
[0017]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栀子30份、黄柏10份、猪苓30份、泽泻15份、赤小豆20份、防己15份、瞿麦20份、通草10份、芒硝20份、金银花15份、茵陈30份、扶桑叶15份、冬葵根20份、黄连10份、麻黄20份、桂枝10份。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栀子20-30份、黄柏10-20份、猪苓20-30份、泽泻15-25份、赤小豆10-20份、防己15-25份、瞿麦10-20份、通草10-20份、芒硝10-20份、金银花15-25份、茵陈20-30份、扶桑叶15-25份、冬葵根10-20份、黄连10-20份、麻黄10-20份、桂枝10-2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栀子20-30份、黄柏10-20份、猪苓20-30份、泽泻15-25份、赤小豆10-20份、防己15-25份、瞿麦10-20份、通草10-20份、芒硝10-20份、金银花15-25份、茵陈20-30份、扶桑叶15-25份、冬葵根10-20份、黄连10-20份、麻黄10-20份、桂枝10-20份。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K33/04, A61K36/884, A61P1/16
【公开号】CN105012574
【申请号】CN201510417889
【发明人】张晓瑜, 张丽
【申请人】张晓瑜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