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式正视离焦眼镜功能的视觉系统仿生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184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调式正视离焦眼镜功能的视觉系统仿生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调式正视离焦眼镜功能的视觉系统仿生训练仪,尤其是将仿生视觉训练与可调离焦眼镜相融合的近视远视散光弱视斜视屈光参差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居高不下,2000年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表明,我国学生近视率为:小学生20.23%,初中生48.18%,高中生71.29%,大学生73.01%。香港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近视率十分普遍,小学六年级学生近视率高达60%,这比纽约高出一倍;估计中学生近视率高达75%以上。台湾学生近视率也很高,小学生一年级12%,六年级55%,中学生三年级为76%,高中三年级为85%。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例如日本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7 %,而新加坡华人高中毕业生近视率为78 %,美国一般人口近视率为三分之一,欧洲地区则少一些,但仍有大量近视人群。调查显示出令人担忧的三点,即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近视度数越来越深,患近视者年纪越来越小,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0003]青少年近视弱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最新统计,我国近视眼患者已有3.5亿人;美国一般人口近视率约为三分之一。换言之全世界有近20亿近视患者,并且仍在滚动形成,数量不断攀升。我国少年儿童目前弱视发病率接近百分之五,少儿弱视患者已超过2000万。
[0004]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近视等眼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发现现有的“近视不可治论”源于传统理论,并具有如下几方面缺憾。
[0005]1、调节理论有缺憾:
[0006]学生每天看书、看黑板远、近调节5、6个小时,近视仍然高发,可见调节理论一定是出了大问题(薄弱点在于:眼供血不足,易产生视疲劳、睫状肌痉挛,使一切调节均告失效)。其中,睫状肌痉挛,犹如傻瓜照相机的机械调节部分被锈死,无论其它部分如何运作、系统如何下达指令均照不出好照片。因此,只凭调节理论设计的近视治疗仪器注定无效。
[0007]2、不重视视角使视力退化:
[0008]除视力表以外,在近视等眼病的防治链条中几乎从未提及视角,这是现代医学的最大疏忽。
[0009]众所周知,任何有视力的人都能看到无限远的天空、太阳、月亮,看见几十米以外的大楼,却有部分视力不好的能够看见无限远的天空、太阳、月亮和几十米以外的大楼的人却看不到近在咫尺的手中缝衣针的针孔。可见现代医学所重视的距离在这里并不重要,集合也可以弱化,视角是能否看清楚的不可或缺的主要矛盾。然而,现有技术想用次要矛盾(集合)解决主要矛盾(视角)的事情,以至于“近视不可治”。
[0010]由于没有视角的概念,几乎所有的市售近光近视等眼病治疗仪器发光视点的视角均大于150分角(以5米为标准距离,能看清5米视力表上1.0视标的开口所用视角为I分角;能看清5米视力表上最大的0.1视标的开口所用视角为10分角),视角越大所遮盖的视网膜面积越大,在能看清的大前提下出于节约能量的本能,并不是所有被遮盖范围的视细胞都参与工作,只选与轮廓有关的少部分视细胞参与工作就能满足视觉需要。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比日常用眼更多的视细胞被激活,而是为了节能更多视细胞受到抑制。
[0011]同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没有视角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近视患者已经养成只看大视角不看小视角的习惯。对面来人,只看轮廓不看是谁;对面来车,只看轮廓不看车牌。由于自认为看不清而主动放弃小视角视力的使用,由于用进废退,由于没有更多的视细胞被激活,由于更多视细胞受到抑制,以至于视力退化。
[0012]3、视觉三联动出现了漏洞:
[0013]现有治疗近视的双眼合像仪的理论基础视觉三联动出现了漏洞,视觉系统应该是五联动。三联动只有集合变化没有视角变化、在与经验数据比对判断时因没有视角变化使大脑产生困惑或有“上当”的感觉,因而不支持联动不支持调节(如同傻瓜照相机在缺乏重要检测信息时无法完成调节一样。应改为五联动,才能顺利完成视觉系统联动的全过程)。
[0014]4、弱视治疗没有总体观念:
[0015]弱视治疗过程中只注重视细胞的激活,在被激活的视细胞、视神经细胞如何持续工作不再抑制不再废用方面没作考虑,(薄弱点在于:被激活的视细胞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不得不再度进入抑制状态)。此外,在视细胞的激活过程中犯了大视角的错误(市售近视、弱视治疗仪使用时的视角至少在150分角以上),以至于不得不用“扎针孔”、“串珠子”等家庭精细目力训练及“光栅疗法” “后像疗法”进行补救(缺少:小视角的超级精细目力训练)。以至于疗程长达2?3年,甚至7?8年,且疗效不佳。
[0016]5、只知形觉剥夺未作相应干预:
[0017]现代科学虽已发现:“视网膜功能失平衡:现代文明的发展,使广大青少年的视野多限于书本、电视机、电脑、电视游戏等正前方的狭窄视野。Wallman指出: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形觉剥夺。因近距离阅读时只有视网膜中心凹部能获得充足的视觉刺激,而视网膜的其它大部分位则缺乏足够的刺激,大部分视网膜细胞活性下降。‘用进废退’及血液供应和代谢水平呈正相关,是人体内在规律。通过研究已发现,近视眼的早期眼底改变中,周边视网膜呈贫血状态,色黄白,即‘非压迫白’现象”(李美红,钱金岳,邵大宝,近视眼发生发展的解剖学基础,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1),59)。但现代医学对“形觉剥夺”所造成的“视网膜功能失平衡”并没有做出相应干预,再加之眼镜光学中心对视野的限制。从而使近视等眼病进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单行道。同时也使一些眼底疾病在赤道附近应运而生。
[0018]6、现有眼镜及其使用方法是真性近视不能治愈的重要原因:
[0019]具体表现在:
[0020]人眼原本像傻瓜照相机一样,在视近物或远物时,都可自动将图像调节到视网膜上,所以正常眼看远看近都很清楚。近视最初阶段(假性阶段)都是由于视疲劳、睫状肌对晶状体调节不灵活所引起,到了后期即近视的真性阶段,睫状肌已完全失去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在长期看近睫状肌调节不灵活的前提下,视远物时图像就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形成一种模糊的图像。近视镜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远物的离焦像平面回到视网膜上成像。但是当人们戴着眼镜看近处物体时,近物的成像焦平面却落在了视网膜后面而产生了新的离焦,即视网膜上形成一种模糊的图像。学生以看近为主,每天要近距离的读写十几个小时。为了看清近物,为了弥补眼球在调节方面的不足,大脑、视网膜通过心理和生理上一系列复杂的反映链,启动了人眼视觉系统正视化程序对眼球进行调整(生物本能,适应需要改变自己),眼球则被逐渐向后调长,直到近物的焦平面落到视网膜上,即能看清近物为止。众所周知,眼球每向后调长一毫米,就可抵消眼镜300度的调节。眼球被调长后,随之而来的是在视远物时,图像再次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再次不清晰,需要再次配镜,再次配镜后,近物的焦平面又落在了视网膜后面,为了看清近物,眼轴又被大脑再次象调傻瓜照相机一样调长。如此往复,不仅加速了眼镜度数的提高、加速了眼球轴向被拉长、加速了眼睛视力的下降,同时还会使戴镜者增加患上其它如视网膜脱落、青光眼和视网膜病等眼疾的危险。因此,英国科学家呼吁:近视镜不是矫正近视的正确方法。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徐广第说戴眼镜是目前矫正视力的一种主要方法。近视眼镜戴着是为了 ‘看远’的,
‘看近’不合理。”
[0021]在理清上述机理过程中,本发明的研究者非常惊讶地发现了目前包括中医、西医、器械等任何方法治疗真性近视疗效均不显著的根本原因。找到了锁定真性近视病情使之不能回转、不能后退的根本原凶。破译了国内外真性近视不可治的不解之谜。那就是,现有眼镜及其使用方法。
[0022]众所周知,任何针对真性近视视力康复的治疗方法,其目的都是在于使眼球的轴向长度恢复到正视眼的状态,使眼球的调节功能恢复以往的弹性。其中,在治疗的过程中,在使眼球的轴向长度恢复到正视眼的状态的过程中,由于眼镜的作用。由于眼镜对近物成像焦平面的限定、及维持原眼轴长度、阻止眼球恢复的负面作用,使任何治疗方法对使眼球的轴向长度恢复到正视眼的状态的努力都成为徒劳。这是因为,如果人们选定的治疗方法是有效的,眼轴长度就会向正常眼方向恢复而缩短,视网膜的位子就会前移而偏离透过眼镜看近物所成像焦平面,而形成一种模糊的图像。为了看清近物,大脑就会通过心理和生理上一系列复杂的反映链对眼球进行调整,直至能看清近物为止。一旦眼球在大脑的调整下看清了近物,说明眼轴长度又返回到了治疗前的状态,则宣告治疗的失败。
[0023]结论是:“近视不可治论”与眼球无关,完全是由于上述理论的缺憾、疏忽、未发现、未干预或眼镜对眼轴长度的限定,导致的近视的不可治。
[002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