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12987阅读:来源:国知局
要加盖较厚被子。每年秋冬两季更为加甚,服用过多种药物及多次就诊症状皆无明显改善。
治疗方案采用该实施例所提供的中药制剂,服用2周后,感觉畏寒症状有所改善,手足温度上升,患者信心倍增,继续服用该中药制剂4周,畏寒症状彻底消失,手足自温,饮食增加。治愈后I年回访,其畏寒症状再无复发,即使秋冬两季也不再畏寒,畏寒一症得以彻底根治。
[0017]实施例3:
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0g、丹参15 g、当归15 g、干姜10 g、白介子10 g、花椒9 g、鹿衔草10 g、细辛9 g、红花10g、艾叶10 g、淫羊藿10 g、鸡血藤15 g、桂枝15 g、槲寄生9 g、白术25 g、茯苓15 g、砂仁15 g、白苟 10 go
典型病例:女,40岁,一年四季始终感觉寒冷,恶寒恶风,尤其每月月经之时畏寒感更为强烈,洗衣做饭必用热水,否则无法下手,病史持续I年。
治疗方案采用该实施例所提供的中药制剂,服用I周后,感觉畏寒症状有所改善,手足温度上升,继续服用该中药制剂2周,畏寒症状彻底消失,手足自温,手足能够接受凉水,穿衣吃饭恢复正常,畏寒一症得以痊愈。
实施例4:
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20g、丹参25 g、当归125 g、干姜20 g、白介子20 g、花椒15 g、鹿衔草20 g、细辛15 g、红花20 g、艾叶20 g、淫羊藿20 g、鸡血藤25 g、桂枝25 g、槲寄生15 g、白术35 g、茯苓25g、砂仁25 g、白苟20 go实施例5:
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8g、丹参18 g、当归18 g、干姜12 g、白介子12 g、花椒10 g、鹿衔草12 g、细辛10 g、红花12 g、艾叶12 g、淫羊藿12 g、鸡血藤18 g、桂枝18 g、槲寄生10 g、白术28 g、茯苓18 g、砂仁18 g、白苟12 go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0-20份、丹参15-25份、当归15-25份、干姜10-20份、白介子10-20份、花椒9-15份、鹿衔草10-20份、细辛9-15份、红花10-20份、艾叶10-20份、淫羊藿10-20份、鸡血藤15-25份、桂枝15-25份、槲寄生9_15份、白术25-35份、茯苓15-25份、砂仁15-25份、白苟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5份、丹参20份、当归20份、干姜15份、白介子15份、花椒12份、鹿衔草15份、细辛12份、红花15份、艾叶15份、淫羊藿15份、鸡血藤20份、桂枝20份、槲寄生12份、白术30份、茯苓20份、砂仁20份、白芍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0份、丹参15份、当归15份、干姜10份、白介子10份、花椒9份、鹿衔草10份、细辛9份、红花10份、艾叶10份、淫羊藿10份、鸡血藤15份、桂枝15份、槲寄生9份、白术25份、茯苓15份、砂仁15份、白芍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20份、丹参25份、当归125份、干姜20份、白介子20份、花椒15份、鹿衔草20份、细辛15份、红花20份、艾叶20份、淫羊藿20份、鸡血藤25份、桂枝25份、槲寄生15份、白术35份、茯苓25份、砂仁25份、白芍2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5-20份、丹参15-20份、当归15-20份、干姜10-15份、白介子10-15份、花椒9-12份、鹿衔草10-15份、细辛9-12份、红花10-15份、艾叶10-15份、淫羊藿10-15份、鸡血藤15-20份、桂枝15-20份、槲寄生9_10份、白术25-30份、茯苓15-20份、砂仁15-20份、白芍10-15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5-18份、丹参15-18份、当归15-18份、干姜10-12份、白介子10-12份、花椒9-10份、鹿衔草10-12份、细辛9-10份、红花10-12份、艾叶10-12份、淫羊藿10-12份、鸡血藤15-18份、桂枝15-18份、槲寄生9_10份、白术25-28份、茯苓15-18份、砂仁15-18份、白芍10-12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8份、丹参18份、当归18份、干姜12份、白介子12份、花椒10份、鹿衔草12份、细辛10份、红花12份、艾叶12份、淫羊藿12份、鸡血藤18份、桂枝18份、槲寄生10份、白术28份、茯苓18份、砂仁18份、白芍12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驱寒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制成:附子10-20份、丹参15-25份、当归15-25份、干姜10-20份、白介子10-20份、花椒9-15份、鹿衔草10-20份、细辛9-15份、红花10-20份、艾叶10-20份、淫羊藿10-20份、鸡血藤15-25份、桂枝15-25份、槲寄生9-15份、白术25-35份、茯苓15-25份、砂仁15-25份、白芍10-20份。该中药制剂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K36/9068, A61P9/00
【公开号】CN105031584
【申请号】CN201510479810
【发明人】张蛟
【申请人】成都易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