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3662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并且很多患者在青春期后仍然未能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0003]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0004]在现实生活中,在西医检测上不能检测到明显的器官病变,单纯依靠西医还不能很好有效的清除此类病症。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且不易复发,同时兼具收缩毛孔、美白皮肤的作用。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由下列药物组成,按其质量配比计:海浮石5-15克,贝母5-20克,皂角刺5-15克,玄参5-18克,地榆6_25克,连翘6_20克,党参6_15克,三色堇8-28克,苦参5-20克,川木通5-15克,胡麻仁10-25克,高丽参5-20克,金银花10-20克,赤芍10-20克,生地10-15克,白芷5-22克。
[0008]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本发明可优选的质量配比为: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海浮石8-15克,贝母10-18克,皂角刺8-12克,玄参12-18克,地榆10-20克,连翘16-20克,党参12-15克,三色堇16-25克,苦参15-20克,川木通8_14克,胡麻仁16-23克,高丽参14-20克,金银花15-20克,赤芍12-18克,生地12-15克,白芷10-16克。
[0009]当然为了获得进一步好的效果,本发明还可优选的原料质量配比为: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海浮石13克,贝母16克,皂角刺10克,玄参16克,地榆14克,连翘16克,党参15克,三色堇22克,苦参16克,川木通10克,胡麻仁18克,高丽参14克,金银花19克,赤芍17克,生地15克,白芷13克。
[0010]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11](I)、将组成该中药的配方成份按比例取料;
[0012](2)、将步骤(I)中的配方成份放入容器内加溶剂,给混合后的配方成份加热2次,每次加热时间为1.5-2小时,冷却后过滤药渣并得到活性组分;
[0013](3)、将步骤(2)所得的活性组分以制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载体制成液体制剂。
[0014]本发明所用中药原料的药性及功效如下:
[0015]地榆: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0016]海浮石:清肺火,化老痰,软坚,通淋;治痰热喘嗽,老痰积块,癭瘤,瘰疬,淋病,疝气,疮肿,目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血,支气管炎,淋巴结结核。
[0017]贝母: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0018]皂角刺:味辛,性温,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0019]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0020]连翘:连翘主要含苯乙醇苷类、木脂体及其苷类、五环三萜娄、挥发油类等化合物。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强心、抗肝损、镇痛、抑制磷酸二酯酶、抗病毒、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除果实入药,具清热解毒、消结排脓之效外,药用其叶,对治疗高血压、痢疾、咽喉痛等效果较好。
[0021]玄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躁神昏。
[0022]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23]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0024]川木通:味淡;微苦;性寒,清热利尿;通经下乳。主湿热癃闭冰肿;淋证;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湿热痹痛;关节不利;妇人闭经;乳汁不通。
[0025]三色堇:清热解毒,散瘀,止咳,利尿;用于咳嗽,小儿瘰疬,无名肿毒。
[0026]生地: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既能凉血,又能滋阴,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
[0027]胡麻仁:性味甘、平,其入肺、脾、肝、肾经,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
[0028]高丽参:具有大补元气、滋补强壮、生津止渴、宁神益智等功效,适用于惊悸失眠者,体虚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0029]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0030]白芷:能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除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