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879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查床。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医疗器械中,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扫描成像仪器,都有配套的检查床。当对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时,需要患者躺在CT检查床上;当使用血管造影仪对病患部位进行扫描成像时,需要采用血造影仪专用的检查床支撑患者。
[0003]现有技术中,当患者做完CT后,还需要使用血管造影仪对病患部位扫描时,需要将患者从CT检查床移动到血管造影仪检查床上。例如,可以通过病人自行移动或通过担架床等方式将患者从CT检查床上移动到血管造影仪检查床上。但是,在将患者在不同的检查床上移动时,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患者进行不同扫描操作时的安全性。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查床,包括:适于承载患者的床板;与所述床板连接,适于带动所述床板运动的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适于支撑所述支架,带动所述支架旋转的支撑旋转装置。
[0006]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床板滑动连接,适于带动所述床板水平滑动的水平支架;与所述水平支架耦接,适于带动所述水平支架做升降运动的垂直支架。
[0007]可选的,所述支撑旋转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平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旋转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垂直支架固定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旋转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可旋转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水平支架底部固定连接,适于带动所述水平支架旋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第一端与所述垂直支架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旋转结构传动连接,适于驱动所述旋转结构旋转。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端面轴承。
[0010]可选的,所述端面轴承固定在所述垂直支架顶部预设的凹槽中,所述端面轴承的内圈结构与所述旋转结构可旋转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支撑旋转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垂直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水平地面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旋转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可旋转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垂直支架底部固定连接,适于带动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垂直支架共同旋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第一端与水平地面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旋转结构传动连接,适于驱动所述旋转结构转动。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端面轴承。
[0014]可选的,所述端面轴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预设的凹槽中,所述端面轴承的内圈结构与所述旋转结构可旋转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6]采用带动床板运动的支架,以及带动支架旋转的支撑旋转装置,当支撑旋转装置带动支架进行旋转时,与支架连接的床板做相应的旋转,带动患者运动。通过床板的运动,实现患者在不同扫描仪器之间的移动,而无需将患者从一个检查床移动到另一个检查床,因此可以提高患者进行不同扫描操作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检查床的结构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支撑旋转装置的结构图;
[00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检查床的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有技术中,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扫描成像仪器,都有配套的检查床。当患者做完CT后,还需要使用血管造影仪对病患部位扫描时,需要将患者从CT检查床移动到血管造影仪检查床上。例如,可以通过病人自行移动或通过担架床等方式将患者从CT检查床上移动到血管造影仪检查床上。但是,在将患者在不同的检查床上移动时,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21]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带动床板运动的支架,以及带动支架旋转的支撑旋转装置,当支撑旋转装置带动支架进行旋转时,与支架连接的床板做相应的旋转,带动患者运动。通过床板的运动,实现患者在不同扫描仪器之间的移动,而无需将患者从一个检查床移动到另一个检查床,因此可以提高患者进行不同扫描操作时的安全性。
[00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查床,参照图1,包括:床板101、支架102以及支撑旋转装置103,其中:
[0024]床板101,适于承载患者;支架102,与所述床板101连接,适于带动所述床板101运动;支撑旋转装置103,与所述支架102连接,适于支撑所述支架102,带动所述支架102旋转。
[0025]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支架102可以包括:水平支架1021和垂直支架1022,其中:水平支架1021可以与所述床板101滑动连接,适于带动所述床板101水平滑动;垂直支架1022,与所述水平支架1021耦接,适于带动所述水平支架1021做升降运动。
[002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床板101与水平支架1021滑动连接,可以沿着水平支架1021的水平延伸方向运动。当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水平支架1021带动床板101水平滑动,将床板101移动至CT的扫描腔体中,从而可以实现对患者病患部位的CT成像。垂直支架1022与水平支架1021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支撑旋转装置103间接连接。垂直支架1022是可伸缩的,可以沿着垂直方向带动水平支架1021做升降运动,以调整床板101的垂直高度。
[002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垂直支架1022与水平支架1021之间设置支撑旋转装置103,如图1所示。支撑旋转装置103的第一端与水平支架102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端与垂直支架1022固定连接。
[002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支撑旋转装置103可以包括:支撑结构、旋转结构以及驱动结构,其中:
[0029]旋转结构,第一端与支撑结构的顶部可旋转连接,第二端与水平支架1021底部固定连接,适于带动水平支架1021旋转;
[0030]驱动结构,第一端与垂直支架1022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旋转结构传动连接,适于驱动旋转结构旋转。
[003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端面轴承作为支撑结构。可以将端面轴承固定在垂直支架1022顶部预设的凹槽中。例如,可以采用螺钉或定子等装置将端面轴承的外圈结构固定在凹槽的侧壁上。端面轴承的内圈结构与旋转结构可旋转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转子等装置将端面轴承的内圈结构与旋转结构可旋转连接。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选用其他的装置作为支撑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装置。
[0032]旋转结构的形状可以为圆环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旋转结构的底部与端面轴承的内圈可旋转连接,旋转结构的顶部与水平支架1021的底部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定子等装置将旋转结构的顶部与水平支架1021的底部固定。当驱动结构带动旋转结构旋转时,即可带动水平支架1021旋转,从而带动床板101进行旋转。
[0033]驱动结构可以驱动旋转结构相对于垂直支架1022做旋转运动,从而可以带动水平支架1021旋转。驱动结构可以是电机,只要满足能够驱动旋转结构相对于垂直支架1022旋转即可。驱动结构可以通过齿轮传动方式驱动旋转结构相对于垂直支架1022旋转,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方式驱动相对于垂直支架1022旋转。
[0034]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具体的支撑旋转装置示意图。所述支撑旋转装置包括:电机201,主动带轮202、压紧带轮203、传动皮带204、从动带轮205和端面轴承206,其中:
[0035]电机201,第一端与垂直支架1022固定连接,第二端与主动带轮202固定连接,适于驱动主动带轮202旋转;主动带轮202,外侧与传动皮带204的内圈接触,适于带动传动皮带204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从动带轮205旋转;从动带轮205,外侧与传动皮带204的内圈接触,第一端与端面轴承206的顶部可旋转连接,第二端与水平支架1021底部固定连接,适于带动水平支架1021旋转;端面轴承206,底部固定在垂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