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646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祛痘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痘是痤疮的俗称,又叫"青春痘"、"暗疮"或"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 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青春期时,体内的荷尔蒙会刺激毛发生长,促进皮脂腺分泌更多油 月旨,毛发和皮脂腺因此堆积许多物质,使油脂和细菌附着,引发皮肤红肿的反应。由于这种 症状常见于青年男女,所以才称它为"青春痘"。其实,青少年不一定都会长青春痘,而青春 痘也不一定只长在青少年的身上为此,急要开发出更多安全有效的祛痘药物满足临床治疗 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痘药物。
[0004]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技术方案:一种祛痘药物,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提取制备而成: 野香橼花25份、异木患18份、奶汁树25份、紫苏梗10份、金银花15份、连翘20份、黄芩20 份、白芷25份、白头翁25份、珍珠粉20份、牛膝15份、山药18份、丹参15份、黄柏20份、 薏该仁15份、甘草5份。
[0006] 所述祛痘药物,剂型是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0007] 所述祛痘药物,制备步骤为:取上述中药,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 5h,煎煮 1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 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 液减压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 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 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l〇〇°C,出风温度为90°C,物料温度为70°C,雾化压力为0. 2兆帕,喷 雾速度为l〇ml/s,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0008] 所述祛痘药物在制备祛痘药物中的应用。
[0009] 野香橡花(学名:Capparis bodinieri)是山柑科山柑属的植物。全株药用,清热 解毒;有止血、消炎、收敛之效,祛风活络。主咽喉疼痛;扁桃体炎;牙痛;痈疖疮毒;毒蛇咬 伤;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治各种内外新老痔疮(已有成药销售);又治慢性风湿疼痛 和跌打损伤,亦供避孕之用。
[0010] 异木患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通利关节,散瘀活血。治风湿痹痛,跌 打损伤。叶:治感冒。
[0011] 紫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莖。秋季果实成 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0012]奶汁树为桑科植物窄叶台湾榕的根及叶。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腰痛,黄疸,疟 疾,百日咳,背痈,乳痈,乳汁不足,齿龈炎,毒蛇咬伤。本发明以根入药。其余中药为药典品 种。
[0013] 有益效果:中医学认为:发生痤疮,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复感外 邪,使毛囊闭塞,内热不得透达,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或肺经蕴热,外感风邪,或脾胃湿热, 内蕴上蒸于面部而形成。本发明野香橼花、异木患、奶汁树、紫苏梗、金银花份、连翘、黄芩、 白芷、白头翁清热解毒,燥湿为君药,珍珠粉、牛膝、山药、丹参、黄柏、薏苡仁活血化瘀为臣 药,甘草为佐使药,清热解毒,燥湿,活血化瘀,全方相互配伍,祛痘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 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 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15] 1、颗粒剂实施例的制备:取野香橼花25g、异木患18g、奶汁树25g、紫苏梗10g、金 银花15g、连翘20g、黄芩20g、白芷25g、白头翁25g、珍珠粉20g、牛膝15g、山药18g、丹参 15g、黄柏20g、薏苡仁15g、甘草5g,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 5h,煎煮1小时,过滤, 药渣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C 相对密度为1. 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 %,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 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 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 进风温度为100°C,出风温度为90°C,物料温度为70°C,雾化压力为0. 2兆帕,喷雾速度为 10ml/s,添加淀粉50g,制粒,制成颗粒剂。
[0016] 2、片剂实施例的制备:取野香橼花25g、异木患18g、奶汁树25g、紫苏梗10g、金银 花15g、连翘20g、黄芩20g、白芷25g、白头翁25g、珍珠粉20g、牛膝15g、山药18g、丹参15g、 黄柏20g、薏苡仁15g、甘草5g,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 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再 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C相对密度 为1. 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 %,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C时 相对密度为1. 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 为100°C,出风温度为90°C,物料温度为70°C,雾化压力为0. 2兆帕,喷雾速度为lOml/s,添 加糊精50g,制粒,压片,制成片剂。
[0017] 3、胶囊剂实施例的制备:取野香橼花25g、异木患18g、奶汁树25g、紫苏梗10g、金 银花15g、连翘20g、黄芩20g、白芷25g、白头翁25g、珍珠粉20g、牛膝15g、山药18g、丹参 15g、黄柏20g、薏苡仁15g、甘草5g,加药材10倍重量的水,浸泡0. 5h,煎煮1小时,过滤, 药渣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C 相对密度为1. 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 %,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 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 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 进风温度为100°C,出风温度为90°C,物料温度为70°C,雾化压力为0. 2兆帕,喷雾速度为 10ml/s,添加淀粉50g,制粒,灌装,制成胶囊剂。
[0018] 4、本发明药物制剂治疗痤疮临床研究
[0019] 4. 1 一般性资料:本药物制剂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年龄16~42岁。病程 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达1年。
[0020] 4. 2诊断标准: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50例,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寻常性痤 疮、青春痘的诊断标准,一个月内未作任何药物治疗,无合并其他疾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 病情、年龄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1] 4. 3试验方法:按上述颗粒剂制备方法制备临床样品,规格为每袋10克,五天为一 疗程,一天三袋,分早、中、晚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 物。空白组口服安慰剂颗粒剂,五天为一疗程,一天三袋,分早、中、晚三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0022] 4. 4疗效标准:痊愈:颜面部痤疮愈合,无新发红色丘疹,临床症状消失。有效:颜 面部痤疮基本愈合,无新发红色丘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颜面部痤疮及临床症状与 治疗前无明显改变,仍有新发红色丘疹。
[0023] 4. 5治疗效果:见表1。
[0024] 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25]
[0026]
[0027]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痤疮,且无毒副作用。
【主权项】
1. 一种祛痘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提取制备而成: 野香橼花25份、异木患18份、奶汁树25份、紫苏梗10份、金银花15份、连翘20份、黄芩20 份、白芷25份、白头翁25份、珍珠粉20份、牛膝15份、山药18份、丹参15份、黄柏20份、 薏苡仁15份、甘草5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祛痘药物,其特征在于,剂型是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片剂、胶 囊剂。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祛痘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取上述中药,加药材10倍 重量的水,浸泡〇. 5h,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药液 滤出,合并两次煎煮液,减压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05,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 达7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 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l〇〇°C,出风温度为90°C,物料温度为 70°C,雾化压力为0. 2兆帕,喷雾速度为lOml/s,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祛痘药物在祛痘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祛痘药物,它由如下原料制备得到:野香橼花25份、异木患18份、奶汁树25份、紫苏梗10份、金银花15份、连翘20份、黄芩20份、白芷25份、白头翁25份、珍珠粉20份、牛膝15份、山药18份、丹参15份、黄柏20份、薏苡仁15份、甘草5份,本发明能祛痘。
【IPC分类】A61P17/10, A61K36/8994, A61K35/618
【公开号】CN105106752
【申请号】CN201510573989
【发明人】赵明亮
【申请人】南京正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