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及制法

文档序号:9461216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及制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及制法。
【背景技术】
[0002]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 先兆,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 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
[0003] 耳鸣的辨证施治:(1)风热侵袭型。此型患者,起病较急,但症状通常不会很严重, 耳鸣音调较低沉,耳内有胀满、堵塞的感觉,多有自语增强的特点。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 肺经表症。西医诊断多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可见充血、内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数。常用药物有双花、连翘、桔梗、杏仁、荆芥、防风、蝉衣、菖蒲,痰多加栝蒌,鼻塞加辛夷、苍 耳子、白芷。(2)肝火上扰型。此型患者发病多较突然,症状比较重,耳鸣声较大,与情绪情 志变化关系密切,常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多伴有口苦、心烦、头昏、头痛、急躁易怒等 肝火上逆的症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此型为肝火上扰清窍而致,法应清肝泻热通窍,方 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胆草、黄芩、山栀、当归、泽泻、生地、木通、柴胡、菖蒲、蔓荆 子、磁石。(3)痰浊上壅型。此型病程一般较长,耳鸣、头昏、头沉、头重、头闷,耳内胀闷、堵 塞感明显。可伴有胸闷,纳呆,舌质多较胖,边有齿痕,苔厚腻,脉弦滑。此型为痰浊上壅蒙 蔽清窍所致,治法应该化痰降浊、和胃开窍,多选用二陈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茯 苓、僵蚕、菖蒲、生苡仁、白芷;可适当选择1~2味活血化瘀药,如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尾 等,通过祛瘀以助通窍,也符合中医久病多瘀的理论;如有痰浊化热征象,可加黄芩、黄连、 栝蒌、枳实。(4)肝肾不足型。此型病程较长,据临床情况来看,多为老年人发病。耳内犹如 蝉鸣,鸣声一般不会很大、很响,可伴有腰膝酸软、眼花、眼干涩等肾经不足之症,兼症往往 表现不明显,舌质红,少苔,脉细。对于老年人耳鸣,又无其他兼症表现时,多可归于此型中。 治疗以补肾益精、滋阴潜阳为主,方选耳聋左慈丸,常用药物有生熟地、山萸肉、山药、菖蒲、 牛膝、菟丝子、覆盆子、蝉衣、磁石、神曲、葛根、柴胡。临床常可见到耳鸣伴有比较明显的心 火上炎的症状,心烦、急躁、失眠、口舌生疮,舌尖红,脉细数。在青年人中多见,一部分老年 人也可发生。此为肝肾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上炎,扰乱清窍所致。治疗上应侧重于清心火, 其次滋肾阴,方选导赤散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芩、黄连、淡竹叶、木通、灯芯草、菟丝 子、麦冬、覆盆子、酸枣仁。(5)脾胃虚弱型。患者多表现出精神差,疲乏无力,头昏,劳累后 症状加重,纳差,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脉弱。治以健脾益气,升阳通窍,可选择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八珍汤一类方剂。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升麻、葛根、柴胡、陈皮、半夏、 当归、菖蒲。
[0004] 申请公布号CN102614331A(申请号201210114391. 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 了一种治疗耳鸣耳聋的中药制剂,其是由石菖蒲、金银花、连翘、蔓荆子、牛蒡子、菊花、白 蒺藜、黄柏、葛根、升麻、川芎、党参、白芍、生地、桔梗、甘草原料药制成的。申请公布号CN 104740270A(申请号201310728211. 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耳鸣耳聋的中药, 该中药按重量份组成:蔓荆子10-20份、金银花10-20份、连翘10-20份、甘草3-5份、银杏果 2-4份、茯苓8-10份、党参10-20份、枸杞子10-15份、蝉蜕5-7份、细辛3-5份、柴胡8-10 份、知母6-10份、麦冬10-16份、当归8-10份、白芍10-20份、川;10-20份、牡丹皮8-10份、 熟地10-18份、桃仁10-12份。申请公布号CN104288694A(申请号201410566875. 8)的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由以下组分组成:炒白术、陈皮、茯苓、制丹参、 九香虫、天花粉、木香、石打穿、当归、生薏苡仁、莪术、蒲公英、白茅根、夏枯草、炙乌贼骨。 [0005]目前,用于耳鸣治疗的生物药品、化学药品或者中成药效果并不显著。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及制 法。本发明不会产生药物依赖,不手术、无创伤、无痛苦,能够彻底根治,不复发,无任何毒副 作用和不良反应。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太子参 8-15,溪黄草10-14,佛手花7-13,肉苁蓉9-14,唇香草8-16,玉米须10-17,韩信草7-15,山 药9-13,阳雀花8-12,香茅6-10,老君须8-13,钓鱼杆9-15,桑寄生7-14,蜀葵花9-12。
[0008] -种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 备而成:太子参10-13,溪黄草11-13,佛手花9-12,肉苁蓉10-12,唇香草11-14,玉米须 12-15,韩信草9-13,山药10-12,阳雀花9-11,香茅7-9,老君须10-12,钓鱼杆10-13,桑寄 生9-11,蜀葵花10-11。
[0009] -种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更加优选的方案是,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药制备而成:太子参11,溪黄草12,佛手花10,肉苁蓉11,唇香草13,玉米须14,韩信草11, 山药11,阳雀花10,香茅8,老君须11,钓鱼杆12,桑寄生10,蜀葵花10. 5。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前述医治耳鸣的通窍止鸣制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散 剂、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0011]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唇香草置于50°C烘箱中真空干燥12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三号筛,将白糖熬 化,白糖的量为唇香草重量的4-5倍(优选白糖的量为唇香草重量的4. 4倍),加入所得细 粉,搅拌均匀,晒干,粉碎成细粉,过五号筛; (2) 将山药洗净,用开水烫1-3分钟(优选用开水烫2分钟),剥去皮,上蒸笼,隔水蒸 35-50分钟(优选隔水蒸42分钟),将蒸好的山药捣烂如泥,加入葡萄糖粉,葡萄糖粉的重量 为山药重量的1/8-1/5 (优选葡萄糖粉的重量为山药重量的1/6),搅拌均匀,干燥,研成细 粉,过五号筛; (3) 将佛手花、阳雀花和蜀葵花混合,研成细粉,过三号筛,装入纱布包中,备用; (4) 将除唇香草、佛手花、山药、阳雀花和蜀葵花外的其余9味原料药加水煎煮45分钟, 加水量为9味原料药重量的5. 7-7倍(优选加水量为9味原料药重量的6. 4倍),滤出药液, 继续加入9味原料药重量5-6. 8倍的水(优选继续加入9味原料药重量6倍的水),煎煮35 分钟,放入步骤(3)装有药粉的纱布包,继续煎煮15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静置10 小时,取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3-1. 35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4的稠 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五号筛; (5)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合,搅拌均匀,以水泛丸,制成粒径为4mm的 丸粒,干燥,即得。
[0012]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唇香草置于50°C烘箱中真空干燥12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三号筛,将白糖熬 化,白糖的量为唇香草重量的4-5倍(优选白糖的量为唇香草重量的4. 4倍),加入所得细 粉,搅拌均匀,晒干,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 (2) 将山药洗净,用开水烫1-3分钟(优选用开水烫2分钟),剥去皮,上蒸笼,隔水蒸 35-50分钟(优选隔水蒸42分钟),将蒸好的山药捣烂如泥,加入葡萄糖粉,葡萄糖粉的重量 为山药重量的1/8-1/5 (优选葡萄糖粉的重量为山药重量的1/6),搅拌均匀,干燥,研成细 粉,过七号筛; (3) 将佛手花、阳雀花和蜀葵花混合,研成细粉,过三号筛,装入纱布包中,备用; (4) 将除唇香草、佛手花、山药、阳雀花和蜀葵花外的其余9味原料药加水煎煮45分钟, 加水量为9味原料药重量的5. 7-7倍(优选加水量为9味原料药重量的6. 4倍),滤出药液, 继续加入9味原料药重量5-6. 8倍的水(优选继续加入9味原料药重量6倍的水),煎煮35 分钟,放入步骤(3)装有药粉的纱布包,继续煎煮15分钟,滤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静置10 小时,取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3-1. 35的稠膏(优选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4的稠 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 (5) 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合,搅拌均匀,以5g每包分包,无菌封装即 得。
[0013] 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唇香草置于50°C烘箱中真空干燥12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三号筛,将白糖熬 化,白糖的量为唇香草重量的4-5倍(优选白糖的量为唇香草重量的4. 4倍),加入所得细 粉,搅拌均匀,晒干,粉碎成细粉,过五号筛; (2) 将山药洗净,用开水烫1-3分钟(优选用开水烫2分钟),剥去皮,上蒸笼,隔水蒸 35-50分钟(优选隔水蒸42分钟),将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