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9520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
[0002]腋窝术后淋巴回流障碍常见上肢外伤,乳癌根治术后、局部放疗造成局部小血管和淋巴管减少、受压、变窄,血液、淋巴液回流障碍。中医认为:脉络受伤,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是常见又顽固的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精神压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腋窝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腋窝组织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妨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月中,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虽然对病人生命无直接威胁,但发生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处理较为棘手。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中药的有益起效果是:抗凝血、改善淋巴回流,祛风湿痹痛,减轻水肿。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症型给予辨证施治。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缓解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中药组合物。
[0005]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红花6?9g、水輕3?4g、海龙6?9g、秦充4?6g、臭梧桐叶3?6g、预知子4?6g、水红花子6?8g、溪黄草4?6g、猪苳3?6g、玉米油100ml。
[0006]制备工艺取以上9味中药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用7倍、浓度为65%乙醇提取2小时,提取3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尽;提取液上DlOl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蒸馏水洗脱,洗脱用蒸馏水为柱体积的12倍,洗脱液弃去,再用65%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用乙醇为柱体积的8倍,洗脱液回收乙醇至尽,浓缩、干燥,得到上述中药的有效部位,然后加玉米油搅勾即成膏剂。
[0007]本发明中药中红花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水蛭本身具有很高的入药价值,经过干燥全体入药,含有水蛭素以及丰富的蛋白质,还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经常用在闭经、血瘀腹部疼痛、跌打损伤等症状。抗凝血作用: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海龙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癥瘕积聚,瘰疬痰核,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秦艽味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臭梧桐叶味甘、苦,平。归肝经。祛风除湿,平肝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眩晕头痛,风疹湿疮。预知子苦,寒。归肝、胆、胃、膀胱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散结,利尿。用于脘胁胀痛,痛经经闭,痰核痞块,小便不利。溪黄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痢疾,泄泻,跌打损伤。水红花子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散血消癥,消积止痛,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痞块,癭瘤,食积不消,胃脘胀痛,水肿腹水。水蛭功效是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现代研究,利尿利用、增强免疫、具有抗辐射作用。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它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积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减少对血管产生硬化影响。对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由于天然复合维生素E的功能,对心脏疾病、血栓性静脉炎、生殖机能类障碍、肌萎缩症、营养性脑软化症均有明显的疗效和预防作用。有的老人每天空腹食用一匙玉米油,以此作为一种补品。以上药物配伍、相得益彰。
[0008]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原则,水煎服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总有效率在96.7%,治愈率83.8%,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0]实施例1: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红花6g、水輕3g、海龙6g、秦充4g、臭梧桐叶3g、预知子4g、水红花子6g、溪黄草4g、猪苓6g、玉米油100ml。工艺制备同上。
[0010]实施例2:—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红花9g、水輕4g、海龙9g、秦充6g、臭梧桐叶6g、预知子6g、水红花子8g、溪黄草6g、猪苓6g、玉米油100ml。工艺制备同上。
[0011]临床疗效总结:
[0012]—、一般资料: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女性患者66例,年龄在31?56岁,平均39.2岁。疗效频佳。孕妇忌服。
[0013]二、诊断标准:有外伤、乳癌根治手术史,临床表现:轻度淋巴水肿最初表现为手部和前臂皮下静脉的消失、肘部和上臂远端轮廓饱满和虎口皮褶变厚;中重度水肿出现凹陷性水肿和皮下纤维脂肪组织硬化。但对于轻症患者,由于优势侧(经常用的那只手)和非优势侧本身就存在差别,视诊和触诊容易导致误判,此时需要进行定量检测。评价肢体水肿程度的定量指标包括:上臂周径、水置换量、组织张力、分布容积和单位局部淋巴流量。
三、服药方法:水煎服、成人每日每次50ml,早、晚局部外敷,每次30分钟每10日为I疗程。
[0015]四、疗效判断标准
[0016]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80%以上。
[0017]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减少50 %。
[0018]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0020]五、治疗效果:本发明多年来在临床应用,治疗66例患者,治愈52例83.8%,好转9例,为12.9% ;无效I例。总有效率在96.7%,治愈率83.8%。
六、典型病例 1、宋XX,女,44岁,2012年4月就诊。主诉右侧外伤历2天,最初表现为肘部和上臂近端外伤后骨折,右上肢出现凹陷性水肿经过康复训练,右上肢水肿减轻,但仍影响生活和做日常家务。查体:前臂皮下静脉的消失。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2、王X,女,39岁,2013年9月就诊,主诉右侧乳癌根治术后2.5个月,最初表现为手部、肘部和上臂远端轮廓饱满和虎口皮褶变厚,并出现凹陷性水肿和皮下纤维脂肪组织硬化。经过肢体康复训练,效果不佳。查体:右上肢水肿较右侧增粗2.8cm,前臂皮下静脉的消失,和皮下纤维脂肪组织硬化。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3、张X,女,41岁,2014年9月就诊。主诉左侧乳癌根治术后5个月,最初表现为手部、肘部和上臂远端轮廓饱满和虎口皮褶变厚,并出现凹陷性水肿和皮下纤维脂肪组织硬化。经过肢体康复训练,右上肢水肿减轻,但仍不能恢复。查体:左上臂凹陷性水肿,皮下静脉的消失。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红花6?9g、水輕3?4g、海龙6?9g、秦充4?6g、臭梧桐叶3?6g、预知子4?6g、水红花子6?8g、溪黄草4?6g、猪苳3?6g、玉米油100ml。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制备工艺取以上9味中药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用7倍、浓度为65%乙醇提取2小时,提取3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尽;提取液上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蒸馏水洗脱,洗脱用蒸馏水为柱体积的12倍,洗脱液弃去,再用65%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用乙醇为柱体积的8倍,洗脱液回收乙醇至尽,浓缩、干燥,得到上述中药的有效部位,然后加玉米油搅匀即成膏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腋窝淋巴回流障碍的外用膏剂,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如下:红花6~9g、水蛭3~4g、海龙6~9g、秦艽4~6g、臭梧桐叶3~6g、预知子4~6g、水红花子6~8g、溪黄草4~6g、猪苓3~6g、玉米油100ml。本发明中药的有益起效果是:抗凝血、改善淋巴回流,祛风湿痹痛,减轻水肿。该药效果好、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少。
【IPC分类】A61K35/60, A61P9/14, A61P7/10, A61K36/899, A61K35/62
【公开号】CN105233045
【申请号】CN201510724385
【发明人】荣晓锋, 林琳
【申请人】荣晓锋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