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功效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护肤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96503阅读:来源:国知局
缩 出溶液中的乙醇,减压浓缩条件:真空度-〇. 〇95MPa,温度50°C;然后真空减压抽滤,收集滤 液,即得。
[0069]实施例4本发明膏霜的制备
[0070] 组分及用量,见表3:
[0071]
[0072]表 3
[0073] 制备方法:
[0074] (1)B相:将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搅拌均 匀后加入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混合物,加热至80°C,混匀;
[0075] (2)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5°C,混匀;
[0076]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3000转/分钟,均质5分钟;加入 C相,2000转/分钟,均质3分钟;40转/分钟,搅拌5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搅拌速率50 转/分钟,降温速率为rc/分钟;
[0077] (4)当温度降到45°C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均勾,继续降温至40°C以下,艮P 得。
[0078]实施例5本发明膏霜的制备
[0079] 组分及用量,见表4 :
[0081]表 4
[0082] 制备方法:
[0083] (1)B相:将丁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搅拌均 匀后加入丁二醇、甘油与黄原胶混合物,加热至85°C,混匀;
[0084] (2)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5°C,混匀;
[0085]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2000转/分钟,均质10分钟;加 入C相,3000转/分钟,均质1分钟;50r/分钟,搅拌10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搅拌速率30 转/分钟,降温速率为2°C/分钟;
[0086] (4)当温度降到50°C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C以下,即 得。
[0087] 实施例6本发明膏霜的制备
[0088] 组分及用量,见表5 :
[0089]
[0090]表 5
[0091] 制备方法:
[0092] (1)B相:将丙二醇、甘油与汉生胶搅拌均匀,待用;B相其他原料加入水中,搅拌 均匀后加入丙二醇、甘油与黄原胶混合物,加热至85°C,混匀;
[0093] (2) A相:A相原料混合,加热至80°C,混匀;
[0094] (3)将步骤(2)A相全部加入到步骤(1)B相中,3000r/分钟,均质8分钟;加入C 相,2000r/分钟,均质2分钟;30转/分钟,搅拌8分钟后,开始搅拌降温,搅拌速率40转/ 分钟,降温速率为2 °C/分钟;
[0095] (4)当温度降到50°C时,加入D相所有原料,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C以下,即 得。
[0096] 本发明功效实验
[0097] -、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止痒功效人体试用试验评价
[0098] 选取68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中药提取物的止痒功效评价。受试者在受到蚊子叮 咬,出现痒、红肿的现象后,立即涂抹受试样品,根据自身感受来评价提取物是否具有止痒 效果,并自行记录止痒时间。
[0099] 通过受试者报告止痒时间,评价实施例1制备提取物的止痒效果。结果表明(表 6) :31%的受试者表示可在1分钟内止痒,37%受试者表示可在5分钟内止痒,说明实施例 1制备提取物具有快速止痒效果。发明人用实施例2至6制备产品重复上述评价,得到的结 论同上。
[0100]
[0101] 表 6
[0102] 二、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消包功效人体评价实验
[0103] 选取68名志愿者参与中药提取物的消包功效评价。受试者在受到蚊子叮咬、起包 后,立即涂抹受试样品。通过志愿者自行观察,消包标准:包显著变小,手摸触感不明显即为 已消包。记录消包时间来评价提取物是否具有显著消包效果。
[0104] 通过受试者报告消包时间,评价蚊虫叮咬止痒剂的消包效果。结果表明(表7): 35%受试者表示可在0. 5小时内消包,22%受试者表示可在1小时内消包,说明实施例1制 备中药提取物具有良好消包、修复受损肌肤的功效。发明人用实施例2至6制备产品重复 上述评价,得到结论同上。
[0105]
[0106] 表 7
[0107] 三、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抑菌效果评价
[0108] 蚊虫常携带如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原菌,当这 些病原菌接触肌肤时,会被当作变应原从而引发肌肤的免疫反应。针对上述菌群,采用滤纸 片法,选取丁二醇作为空白对照。在平板上观测样品对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抑菌圈 直径越大,说明样品抑菌能力越强。
[0109] 实施例1制备中药提取物(图中所写蚊虫叮咬止痒剂)抑菌效果如图1所示。结 果表明,实施例1提取物对蚊虫常携带的4种相关病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有效抵 御抗原对肌肤造成的免疫刺激。发明人对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提取物重复上述实验,得 到相同的结论。
[0110] 四、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中药提取物抗敏功效评价
[0111] 1.受试药物:实施例1、实施例2及实施例3制备得到中药提取物A、B、C ;
[0112] 2.分组:实验小鼠共55只,分为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A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 剂量组;实施例2中药提取物B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实施例3中药提取物C大 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5只。
[0113] 3.剂量设计:
[0114] 受试品以0. 15mL/cm2、0.lmL/cm2、0. 05mL/cm2局部涂抹作为大剂量、中剂量组和小 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lmL/cm2蒸馏水局部涂抹。
[0115] 4.实验过程
[0116] 先用脱毛膏将老鼠背部毛发剃掉,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背部选取3个 点,每点皮下注射anti-DNPIgE0. 5μg(0. 5μL)。48h后,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含有4%伊 文思蓝的DNP-HAS100μg(100μL)。在尾静脉注射DNP-HAS前lh,在给药各组大鼠背部,以 注射anti-DNPIgE的点为中心,每点涂抹2cm2面积的相应药物。静脉注射DNP-HAS后30 分钟处死大鼠。剪下蓝染皮肤,使用1 :1丙酮-生理盐水混合溶液浸泡24h,离心取上清, 用分光光度计于620nm处检测0D值。使用伊文思蓝溶液制作标准曲线,计算每只大鼠背部 皮肤染料含量及PCA反应抑制率。结果见表5。
[0117]
[0118] 5.实验结果
[0119] 结果显示,致敏后大鼠局部皮肤蓝染,使用受试品涂抹后,受试品可显著降低大鼠 蓝染皮肤染料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〇. 01,P〈〇. 05)(见表8)
[0120]
[0121] 表8样品对大鼠PCA反应的影响
[0122] 6.试验结论
[0123]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中药提取物A、B、C能有效有抑制、缓解皮肤过 敏。
[0124] 五、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中药提取物A、B、C的防辐射功效评价
[0125] 通过观察中药提取物A、B、C对手机辐射后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3T6生长的影 响,评价中药提取物A、B、C对手机辐射抑制细胞生长的保护作用。
[0126] 1.受试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中药提取物A、B、C
[0127] 2.细胞株: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3T6,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本实验室传代后 使用。
[0128] 3.实验方法:
[0129]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辐射对照组、用药组,每组8个复孔。收集对数期细胞,计 数,按1X104/mL浓度接种到96孔板,每孔200μL。置37°C,5 %C0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4小时,使细胞贴壁。用药组加入不同中药提取物100μL,空白对照组和辐射对照组加入 100μL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24小时后,将细胞板置于C02培养箱外适应1小时,除空 白对照组细胞外,其他细胞板放置在手机上方,手机保持通话状态,空白对照组细胞板于另 一房间置于手机上方,手机保持关闭状态。6小时后使用CCK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增殖 抑制率及增殖抑制保护率。
[0130]
[0131]
[0132] (4)实验结果:
[0133] 结果显示,使用手机辐射6小时后,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使得吸光度 降低,辐射对照组细胞0D值较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增殖抑制率达到 14. 52%冲药提取物A、B、C剂量在1000μg·mL1时均对辐射后细胞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 保护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辐射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吸光度上升,与辐射对照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〇. 05)(见表9)。中药提取物B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保护率可达 10. 17%〇
[0134]
[0135] 表9中药提取物A、B、C对辐射后细胞增殖/毒性的影响
[0136] 六、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药提取物抑制细胞DNA损伤和泄露
[0137] DNA存储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因此维护DNA分子的完整性对细 胞及生物体至关紧要。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因素都经常会导致DNA分子的损伤或改 变,如果DNA的损伤或遗传信息的改变不能更正,可能影响细胞的功能或生存。所以在进化 过程中生物细胞所获得的修复DNA损伤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生物能保持遗传稳 定性之所在。自然界的恶劣环境,如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均能造成DNA 的损伤。抑制细胞DNA损伤和泄露可以提高皮肤免疫力和抵抗力,以应对恶劣环境中对辐 射或其他刺激源的损害。彗星实验是国际上公认的检测各种理化因子作用细胞后引起的 DNA链断裂的方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