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96857阅读:来源:国知局
痛;创伤出血;暑热烦渴。
[0019] 香薷:味辛,微温。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 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0020] 刺梨:性味甘;苦;性寒。归经肝;胆;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退黄;觸痹 止痛。主外感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风湿痹痛;高血压病 钩藤:味甘,凉。归经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 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0021] 黄锁梅根:性味酸苦;平。归经肝;大肠经。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清热利湿,消肿解 毒。主筋骨疼痛,肢体痿软麻木,赤白外痢,黄疸型肝炎,扁桃体炎,无名肿毒。
[0022]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山藿香叶、扁豆叶、西瓜皮、冬瓜、莲子心、青 竹叶、黄花紫堇、刺梨、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滑石、丝瓜叶、香薷、青蒿、绿豆皮、夏枯草、 良好的消暑解热药材,充分保证了消暑降温、凉血、祛热的效果,使中暑存在体内的温热得 到快速地中和,达到良好的消暑效果。本发明方法中,山藿香叶、扁豆叶、西瓜皮、冬瓜、青竹 叶、丝瓜叶放入打浆机制成药浆,将黄花紫堇、香薷、滑石磨碎,然后放入渗漉设备中进行渗 漉,莲子心、刺梨、蒲公英、绿豆皮、野菊花、马齿苋、青蒿、夏枯草进行熬制,不同类型的药材 以及作用不同的药材分开并采用不同的提取加工方法,有利于充分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保 留,确保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0024] -种治疗中暑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藿香叶80g、扁豆叶80g、西瓜 皮80g、冬瓜70g、莲子心70g、青竹叶70g、黄花紫堇80g、刺梨70g、蒲公英70g、野菊花90g、 马齿苋90g、滑石50g、丝瓜叶50g、香薷50g、青蒿50g、绿豆皮50g、夏枯草50g。
[0025] 上述治疗中暑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山藿香叶、扁豆叶、西瓜皮、冬瓜、青竹叶、丝瓜叶放入打衆机,ll〇〇r/min打 浆5~8分钟制成药浆备用; 步骤二,将黄花紫堇、香薷、滑石磨碎,然后放入渗漉设备中进行渗漉,先进行初步渗 漉,初漉液为体积浓度75%~80%的乙醇水溶液,先收集药量80%的初漉液另外保存,再进 行后续渗漉,续漉液用温度为l〇°C~15°C体积浓度85%~90%的乙醇水溶液,低温浓缩成 粘稠状后与初漉液搅拌混合制成混合漉液备用,将药渣取出后用水冲洗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药渣与莲子心、刺梨、蒲公英、绿豆皮、野菊花、马齿苋、青蒿、 夏枯草加入总药量重量份2~3倍的水,文火熬制16~18分钟,然后滤除药渣得第一次沸 煮液,再加入步骤二制得的药末,文火熬制10~13分钟,停火后加入步骤一制得的药浆,并 均匀搅拌制成含有药浆药肉的药剂;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药剂每250ML-袋进行封装,封装完成后放入0~6°C的冰箱 中储存备用。
[0026] 本发明中药提取物对小鼠毒副作用的研究 受试药物:本发明药剂。
[0027] 受试验动物:KM小鼠,体重20~22g,雌雄各半,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028] 试验方法:预实验50ml/kg给药动物全部存活,测不到LD50,故进行最大给药量试 验。另取KM小鼠40只,设给药组及对照组各20只,雌雄各半。分性别饲养,禁食12H后, 给药组一天内给小鼠灌胃给药3次,每次50ml/kg,间隔4H,对照组同法给蒸馏水。小鼠以 颗粒饲养,自由饮水,室温24~26°C,相对湿度60%,给药后依下表观察两周内小鼠的一般 活动情况及存活情况。
[0029] 下表为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观察表:
由上表可得出本药剂对小鼠无毒副作用。
[0030] 药用方法:上述药剂每天3袋,分早、中、晚服用,且饭后服用,服用先将药剂摇匀, 使药浆中药肉的絮状物在药剂中分散均匀,疗程为7~10天。
[0031] 下表为本实施例药剂对100名不同年龄段中暑患者治疗情况效果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 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藿香叶7~9份、 扁豆叶7~9份、西瓜皮7~9份、冬瓜6~8份、莲子心6~8份、青竹叶6~8份、黄花 紫堇7~9份、刺梨6~8份、蒲公英6~8份、野菊花8~10份、马齿苋8~10份、滑石 4~6份、丝瓜叶4~6份、香薷4~6份、青蒿4~6份、绿豆皮4~6份、夏枯草4~6 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山藿香叶8份、扁豆叶8份、 西瓜皮8份、冬瓜7份、莲子心7份、青竹叶7份、黄花紫堇8份、刺梨7份、蒲公英7份、野 菊花9份、马齿苋9份、滑石5份、丝瓜叶5份、香薷5份、青蒿5份、绿豆皮5份、夏枯草5 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将山藿香叶、扁豆叶、西瓜皮、冬瓜、青竹叶、丝瓜叶放入打衆机,ll〇〇r/min打 浆5~8分钟制成药浆备用; 步骤二,将黄花紫堇、香薷、滑石磨碎,然后放入渗漉设备中进行渗漉,先进行初步渗 漉,初漉液为体积浓度75%~80%的乙醇水溶液,先收集药量80%的初漉液另外保存,再进 行后续渗漉,续漉液用温度为l〇°C~15°C体积浓度85%~90%的乙醇水溶液,低温浓缩成 粘稠状后与初漉液搅拌混合制成混合漉液备用,将药渣取出后用水冲洗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药渣与莲子心、刺梨、蒲公英、绿豆皮、野菊花、马齿苋、青蒿、 夏枯草加入总药量重量份2~3倍的水,文火熬制16~18分钟,然后滤除药渣得第一次沸 煮液,再加入步骤二制得的药末,文火熬制10~13分钟,停火后加入步骤一制得的药浆,并 均匀搅拌制成含有药浆药肉的药剂;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药剂每250ML-袋进行封装,封装完成后放入0~6°C的冰箱 中储存备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暑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治疗中暑的药物,由以下原料制成,山藿香叶、扁豆叶、西瓜皮、冬瓜、莲子心、青竹叶、黄花紫堇、刺梨、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滑石、丝瓜叶、香薷、青蒿、绿豆皮、夏枯草。本发明有利于充分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熬制到药汤中,并尽可能的降低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有利于提高治疗中暑的效果。
【IPC分类】A61K36/899, A61P43/00, A61K33/12
【公开号】CN105250788
【申请号】CN201510798307
【发明人】孙正磊
【申请人】孙正磊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