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12961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速溶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速溶茶的研制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目前市场上的速溶茶通常以茶粉的形式存在,由于选择的茶叶种类不同,常见的速溶茶粉包括速溶红茶和速溶绿茶。
[0003]妇女经期常常伴随腹痛,即“痛经”,从中医角度来说,痛经的主要病因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即当人体经常受寒气侵袭,局部的微循环系统发生阻滞时,使相应机体既得不到营养,又无法排出废物,就会产生痛疼,进而引起病变。目前,痛经是困扰广大成年女性的常见病症,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但是,目前对痛经的治疗普遍存在效果不明显、难以根治或副作用较大的缺陷。目前还没有可有效防治痛经的速溶茶。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将由多种中药组成的中药组合物与玫瑰花、月季花进行复配,制备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8]柴胡12-18、杭白芍10-15、当归尾8-12、香附子4-6、乌药4-6、升麻5-7、桃仁炒4-6、藏红花4-6、黄芩8-12、延胡索8-10、橘核4-6、鹿角胶7-10、王不留行8-12、通草8-12、茜草8-12、乌梅10-15、川芎8-12、三七3_5、玫瑰花50-70及月季花50-70。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15、杭白芍12、当归尾10、香附子5、乌药5、升麻6、桃仁炒5、藏红花5、黄芩10、延胡索9、橘核5、鹿角胶8、王不留行10、通草10、茜草10、乌梅12、川芎10、三七4、玫瑰花60及月季花60。
[0010]—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浸提,将所述原料与9-11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28-34°C下浸提43-47min,过滤,得到一次滤渣及一次浸提液;将所得一次滤渣与7_9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68-72°C下浸提13-17min,过滤,得到二次滤渣及二次浸提液;
[0012]步骤二、混合浓缩,将一次浸提液和二次浸提液混合后进行真空浓缩,得到混合浓缩液;
[0013]步骤三、喷雾干燥,将所得混合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既得所述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
[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三中在进行喷雾干燥之前将混合浓缩液的浓度调节为25-28 %,并控制喷雾干燥后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总水分含量为2-3%。
[00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将痛经的病因归为忧忿郁伤情,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病症有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治疗宜疏肝解郁,活血化淤,理气止痛。此外,本发明通过将可有效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与玫瑰花、月季花进行复配,使所制备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不仅饮用方便,而且具有淡淡的花香味,提高了中药速溶茶的口感,长期饮用可有效预防并治疗痛经。
[0016]本发明所述中药茶粉提取率大于40%,每日取10_20g茶粉在用40°C以上的温水冲调,可迅速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适宜直接饮用,可有效防治痛经。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0018]—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12-18、杭白芍10-15、当归尾8-12、香附子4-6、乌药4-6、升麻5-7、桃仁炒4_6、藏红花4_6、黄芩8_12、延胡索8-10、橘核4-6、鹿角胶7-10、王不留行8-12、通草8-12、茜草8-12、乌梅10-15、川芎8-12、三七3-5、玫瑰花50-70及月季花50-70。
[0019]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将痛经的病因归为忧忿郁伤情,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病症有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治疗宜疏肝解郁,活血化淤,理气止痛。
[0020]具体药理如下:
[0021]柴胡,苦辛,微寒,疏肝解郁,能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杭白芍,养肝经之血,调经、柔肝、止痛;当归尾,擅长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香附子,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乌药,可解七情郁结,理气止痛;升麻,清热解毒;桃仁炒,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藏红花,味辛,性温,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黄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延胡索,味苦,味辛,气温,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橘核,性味苦平,行气散结,止痛;鹿角胶,味甘,气温,益精养血;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与香附子等配伍,以气行血活;通草,治经行量少、色黯不畅等,其性通利,善通阴阳,内通九窍,外通营血;茜草,味苦,寒,行血止血,通经活络,去诸死血;乌梅,味酸,去死血恶肉之验;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实具通达气血的功效;三七,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尤长于止痛功效。本发明通过将可有效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与玫瑰花、月季花进行复配,使所制备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不仅饮用方便,而且具有淡淡的花香味,提高了中药速溶茶的口感,长期饮用可有效预防并治疗痛经。
[0022]所述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15、杭白芍12、当归尾10、香附子5、乌药5、升麻6、桃仁炒5、藏红花5、黄芩10、延胡索9、橘核5、鹿角胶8、王不留行10、通草10、茜草10、乌梅12、川芎10、三七4、玫瑰花60及月季花60。
[0023]—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浸提,将所述原料与9-11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28-34°C下浸提43-47min,过滤,得到一次滤渣及一次浸提液;将所得一次滤渣与7_9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68-72°C下浸提13-17min,过滤,得到二次滤渣及二次浸提液;
[0025]步骤二、混合浓缩,将一次浸提液和二次浸提液混合后进行真空浓缩,得到混合浓缩液;
[0026]步骤三、喷雾干燥,将所得混合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既得所述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在进行喷雾干燥之前将混合浓缩液的浓度调节为25-28%,并控制喷雾干燥后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总水分含量为2-3%。
[0027]本发明所述中药茶粉提取率大于40%,每日取10_20g茶粉在用40°C以上的温水冲调,可迅速溶解,溶液清澈透明,适宜直接饮用,可有效防治痛经。
[0028]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主权项】
1.一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柴胡12-18、杭白芍10-15、当归尾8-12、香附子4-6、乌药4-6、升麻5_7、桃仁炒4_6、藏红花4-6、黄芩8-12、延胡索8-10、橘核4-6、鹿角胶7-10、王不留行8-12、通草8-12、茜草8-12、乌梅10-15、川芎8-12、三七3_5、玫瑰花50-70及月季花50-7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15、杭白芍12、当归尾10、香附子5、乌药5、升麻6、桃仁炒5、藏红花5、黄芩10、延胡索9、橘核5、鹿角胶8、王不留行10、通草10、茜草10、乌梅12、川芎10、三七4、玫瑰花60及月季花60。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提,将所述原料与9-11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28-34 °C下浸提43-47min,过滤,得到一次滤渣及一次浸提液;将所得一次滤渣与7_9倍体积的水混合后,在温度68-72°C下浸提13-17min,过滤,得到二次滤渣及二次浸提液; 步骤二、混合浓缩,将一次浸提液和二次浸提液混合后进行真空浓缩,得到混合浓缩液; 步骤三、喷雾干燥,将所得混合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既得所述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进行喷雾干燥之前将混合浓缩液的浓度调节为25-28%,并控制喷雾干燥后的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的总水分含量为2-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对以下重量份的原来进行浸提:柴胡12-18、杭白芍10-15、当归尾8-12、香附子4-6、乌药4-6、升麻5-7、桃仁炒4-6、藏红花4-6、黄芩8-12、延胡索8-10、橘核4-6、鹿角胶7-10、王不留行8-12、通草8-12、茜草8-12、乌梅10-15、川芎8-12、三七3-5、玫瑰花50-70及月季花50-70,浸提后得到浸提液,将所得浸提液真空浓缩,添加适量麦芽糖醇和红糖进行调配,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述防治痛经的中药速溶茶。
【IPC分类】A61K35/32, A61P15/00, A61K36/8905, A23F3/34
【公开号】CN105267540
【申请号】CN201510796464
【发明人】杜英凤
【申请人】杜英凤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