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32991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 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结节性血管炎是一种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真皮和皮下组织血管炎、结节性病变,本 病好发于中年女性,病位多见于下肢,临床表现为不对称性的皮肤红色或紫红色结节,结节 高出皮面,大小不等,可数个结节融合在一起,皮损境界明显。
[0003] 结节性血管炎是一种累及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小血管的疾病,常以毛细血管、小 动脉、小静脉的官腔闭塞,管壁增厚,周围炎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临床病理学过程。
[0004] 结节性血管炎属于中医学"瓜藤缠"范畴。其发病机制大多为风热、血热、湿热之 邪入络为患,邪盛致瘀,最终导致血络受损,脉络痹阻,气滞血瘀而引发各种血管炎症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的中药 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的中 药,其原料药材包括:锯锯藤,四方藤,滴血根,跌打老,红楓荷,元宝草,牛奶柴,鹰爪楓,宝 盖草,大叶藤,百灵草,乌龙摆尾,包袱七和泥胡菜。
[000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锯锯藤10~20份,四方藤10~20份, 滴血根20~30份,跌打老30~50份,红楓荷5~15份,元宝草40~60份,牛奶柴5~ 15份,鹰爪楓20~30份,宝盖草10~20份,大叶藤40~60份,百灵草5~15份,乌龙摆 尾30~50份,包袱七5~15份和泥胡菜20~30份。
[000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锯锯藤10~15份,四方藤 10~15份,滴血根20~25份,跌打老30~40份,红楓荷5~10份,元宝草40~50份, 牛奶柴5~10份,鹰爪楓20~25份,宝盖草10~15份,大叶藤40~50份,百灵草5~ 10份,乌龙摆尾30~40份,包袱七5~10份和泥胡菜20~25份。
[000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锯锯藤13份,四方藤11份, 滴血根24份,跌打老38份,红楓荷6份,元宝草47份,牛奶柴8份,鹰爪楓22份,宝盖草12 份,大叶藤43份,百灵草7份,乌龙摆尾34份,包袱七6份和泥胡菜23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11]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 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霄;
[0012]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100~200目的超微细粉;
[0013]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2~0. 4倍的微晶纤维 素、0. 2~0. 4倍的淀粉、0. 005~0. 05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 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其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0015]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霄,粉碎成粉末;
[0016] 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粉末质量3~5倍量的蒸馏水,0. 2~0. 5倍的蔗糖,0. 005~ 〇. 05倍的苯甲酸钠,搅拌,煮沸,冷却,过滤,分装,灭菌即获得口服液。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有确切疗效,毒副作 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结节性血管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锯锯 藤,四方藤,滴血根,跌打老,红楓荷,元宝草,牛奶柴,鹰爪楓,宝盖草,大叶藤,百灵草,乌龙 摆尾,包袱七和泥胡菜。
[001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0] 锯锯藤:【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性味】甘,辛,微苦,平。【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止血通淋。主淋症,尿血,阑尾炎,甲沟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0021] 四方藤:【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戟叶白粉藤的藤茎。【性味】辛,微苦,性平。【归经】 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寒痹痛,腰肌劳损,肢体麻痹,跌打损伤。
[0022] 滴血根:【来源】为菊科植物麻叶蟛蜞菊的根。【性味】味甘,性温。【功能主治】补 肾,养血,通络。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
[0023] 跌打老:【来源】为姜科植物轮叶木姜子的茎、叶或根。【性味】苦,辛,温。【归经】 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四肢麻痹,痛 经,跌打肿痛。
[0024] 红楓荷:【来源】为桑科植物二色波罗蜜的根。【性味】甘,性温。【功能主治】祛风 化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痛,半身不遂,跌打瘀肿。
[0025] 元宝草:【来源】为藤黄科植物元宝草的全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肝,脾 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祛风通络。主吐血,咯血,衄血,血淋,月经 不调,痛经,白带,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痛;外用治头癣,口疮,目翳。
[0026] 牛奶柴:【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茎、叶。【性味】甘,淡,性温。【归经】归肺, 脾,肾经。【功能主治】补中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主气虚乏力,四肢酸软,风湿痹痛,筋骨 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
[0027] 鹰爪楓:【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鹰爪楓的根。【性味】微苦,寒。【归经】归肝经。【功 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28] 宝盖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宝盖草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功能主 治】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竣,黄疸,鼻渊,瘰 疬,肿毒,黄水疮。
[0029] 大叶藤:【来源】为防己科植物大叶藤的根或茎。【性味】苦,寒。【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0030] 百灵草:【来源】为药萝蘑科植物百灵草的全株。【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归经】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风湿性心脏病,支气管哮 喘,跌打损伤,骨折。
[0031] 乌龙摆尾:【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根。【性味】酸,涩。【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通络。主经闭,腰痛,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感冒,痢疾。
[0032] 包袱七:【来源】为小檗科植物水八角莲的根和根茎。【性味】味苦,辛,性凉。【归 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肺炎, 腮腺炎,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003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