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335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目前的死亡率一般为5%?10%,有绞窄性肠梗阻者为10%?20%。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原因。通常的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中毒和休克。
[0003]肠梗阻按照病因分类,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其中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疾患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增多,该病的该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住院患者的0.1%,病死率可达40%以上。血栓主要为心源性和血管源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累及血管,以肠系膜上动脉多见。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动脉硬化的患者,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20%
早期诊断,及时恢复受累肠管血运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上治疗血运性肠梗阻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只是口服泻药或西药输液,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30-40份,蛇葡萄根20-30份,化血胆20-30份,陈皮10-20份,消石10-20份,还阳参10-15份,九龙藤10-15份,木姜子5_10份,白芷5_10份,茭白1_5份,营实1-5份。
[0006]优选的,所述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35份,蛇葡萄根25份,化血胆25份,陈皮15份,消石15份,还阳参13份,九龙藤13份,木姜子7份,白芷7份,茭白3份,营实3份。
[0007]制备及服用方法:称取配方中的原料药,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40分钟后,滤去药渣,制成汤剂,口服,每日I剂,分两次,早晚服用。5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0008]各味中药的药理作用:
桂竹香:味甘;性平。归大肠;肾;肝经。润肠通便;通经。主大便秘结;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0009]黄花木:味甘;淡;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主风热头痛;急性结膜炎;高血压病;慢性便秘。
[0010]蛇葡萄根:味辛;苦;性凉。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结。主肺痛吐脓;肺痨咯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瘰疬;癌肿。
[0011]化血胆:味微苦;性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主黄疸型肝炎;脾肿大;跌打损伤;痛经。
[0012]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13]消石:味苦咸;性温;有毒。归心;脾经;肺经。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主中暑伤冷;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症积;淋病;便秘;目赤;喉痹;疔毒;痈肿。
[0014]还阳参:性温平,味甘。补肾阳,益气血,健脾胃。治性神经衰弱,妇人宫冷不孕,白带漏下,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
[0015]九龙藤:味苦;性平;无毒。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瘫,胃脘痛,疳积,痢疾。
[0016]木姜子: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温中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消食;解毒消肿。主胃寒腹痛;暑湿吐泻;食滞饱胀;痛经;疝痛;疟疾;疮疡肿痛。
[0017]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0018]茭白:味甘;性寒。归肝;脾;肺经。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乳汗不下;疮疡。
[0019]营实:味酸;性凉;无毒。归肺;脾;肝;膀胱经。清热解毒,祛风活血,利水消肿。主疮痈肿毒,风湿痹痛,关节不利,月经不调,水肿,小便不利。
[0020]肠梗阻在中医里归属“关格”、“肠结”、“腹胀”范畴。中医认认为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寒邪凝滞、热邪郁闭、湿邪中阻使肠道气血瘀滞,肠腔梗阻不通。方中桂竹香和黄花木归经于大肠,有润肠通便,疏通气血的作用,共为君药;蛇葡萄根与化血胆相互配合,活血散结,祛风解毒,相互增益,加之陈皮理气健脾,温补肾阳,与君药合用,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以助君药润肠通便、通腑散结、理气活血,故共为臣药;消石、还阳参、九龙藤和木姜子联用,能够破坚散结、行气活血、温中助阳,杀菌消炎,祛除寒邪凝滞,恢复气血运行,补肾益气,其与君药相互佐益,既增强君药的行气通下之力,又缓解了因肠道气血瘀滞带来的腹胀、腹痛、晕虚、呕吐等,温中止痛,解毒消肿,调理肠胃,故共为佐药;白芷、茭白和营实共为使药,能够疏通二便,散风解毒,引君药作用于肠道,调和诸药之药性。以上诸药相合,可以润肠道,通二便,通降逐积,健脾和中,气血疏通。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配方药材的选用符合君臣佐使之理,配方的配比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本发明的中药能够宣通气血、化瘀散结,温润通下,消肿止痛,有效缓解血运性肠梗阻所引起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改善梗阻部位的血液循环,促使梗阻部位恢复正常,同时健脾理气,增强免疫力,标本兼治,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30g,蛇葡萄根20g,化血胆20g,陈皮10g,消石10g,还阳参10g,九龙藤10g,木姜子5g,白]E 5g,菱白lg,营实Ig0
[0024]制备及服用方法:称取配方中的原料药,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40分钟后,滤去药渣,制成汤剂,口服,每日I剂,分两次,早晚服用。5天为一疗程,连服2个疗程。
[0025]实施例2
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40g,蛇葡萄根30g,化血胆30g,陈皮20g,消石20g,还阳参15g,九龙藤15g,木姜子10g,白芷10g,茭白5g,营实5g。
[0026]制备及服用方法:称取配方中的原料药,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40分钟后,滤去药渣,制成汤剂,口服,每日I剂,分两次,早晚服用。5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0027]实施例3
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35g,蛇葡萄根25g,化血胆25g,陈皮15g,消石15g,还阳参13g,九龙藤13g,木姜子7g,白芷7g,茭白3g,营实3g。
[0028]制备及服用方法:称取配方中的原料药,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40分钟后,滤去药渣,制成汤剂,口服,每日I剂,分两次,早晚服用。5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0029]临床观察:选择确诊的血运性肠梗阻门诊病例71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4例,年龄段28-67岁,平均年龄43.1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CT扫描检查肠壁均呈环形对称性增厚,有腹水出现。
[0030]制备及服用方法:称取实施例3中的原料药,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40分钟后,滤去药渣,制成汤剂,口服,每日I剂,分两次,早晚空腹服用。5天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疗效标准:
治愈:腹痛、腹胀消失,有排气,有正常排便,进食后无呕吐,全腹无压痛,CT扫描检查肠壁增厚消失。
[0031]显效:腹痛、腹胀明显缓解,有排气,但进食后略有腹胀,全腹无压痛或轻压痛,CT扫描检查肠壁增厚基本消失。
[0032]无效:诸症无改善。
[0033]治疗结果:本发明治愈68例,显效3例,治愈率95.8%,总有效率100%。
[0034]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某,男,32岁,就诊时患者症状为大便不通,剧烈腹痛,自述腹胀,一周未解大便,肠鸣、腹痛,伴头晕、恶心呕吐,CT扫描见肠壁对称型增厚,厚度约为0.8cm,呈节段性。患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3个疗程后,进食后无呕吐,腹痛腹胀解除,有正常排气、排便,全腹无压痛,CT扫描肠壁增厚消失,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0035]病例2:亓某某,女,62岁,就诊时患者症状为大便不通,腹痛,呕吐,自述腹胀,一周未解大便,肠鸣,腹痛,伴头晕、恶心,CT扫描见肠壁对称型增厚,厚度约为0.6cm,呈节段性。患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3个疗程后,进食后无呕吐,腹痛腹胀解除,有正常排气、排便,全腹无压痛,CT扫描肠壁增厚消失,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其特征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30-40份,蛇葡萄根20-30份,化血胆20-30份,陈皮10-20份,消石10-20份,还阳参10-15份,九龙藤10-15份,木姜子5-10份,白芷5-10份,茭白1-5份,营实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其特征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35份,蛇葡萄根25份,化血胆25份,陈皮15份,消石15份,还阳参13份,九龙藤13份,木姜子7份,白芷7份,茭白3份,营实3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运性肠梗阻的中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桂竹香30-40份,蛇葡萄根20-30份,化血胆20-30份,陈皮10-20份,消石10-20份,还阳参10-15份,九龙藤10-15份,木姜子5-10份,白芷5-10份,茭白1-5份,营实1-5份。本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配方药材的选用符合君臣佐使之理,配方的配比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本发明的中药能够宣通气血、化瘀散结,温润通下,消肿止痛,有效缓解血运性肠梗阻所引起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改善梗阻部位的血液循环,促使梗阻部位恢复正常,同时健脾理气,增强免疫力,标本兼治,副作用小。
【IPC分类】A61K36/899, A61K33/00, A61P1/00
【公开号】CN105288309
【申请号】CN201510874051
【发明人】李上
【申请人】济南科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