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3885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属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心理的压力,以及起居无度,暴饮暴食、缺乏锻炼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使许多人出现四肢乏力、头痛、眩晕、烦躁、心悸、失眠、易怒、颈背酸痛、腰腿酸痛、及手足麻木等几十种没有病症又身体不适的状态。医学上把它称为亚健康状态,正确说法早期疾病阶段。
[0003]亚健康状态是指人既没有病又不健康的中间过渡期,通俗地说,就是这些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又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于焦虑、烦躁、无聊、无助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0004]亚健康状态是以疲劳、乏力、失眠为主症的身体不适特征,到医院检查又没有病,自我感觉又痛苦。虽然现代医学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至今为止,亚健康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对于亚健康的发生机制认为是;由于人体组织缺血、缺氧,脊髓神经系统反应能力减低、人体的生理机能减低、下降、腺体分泌、淋巴免疫系统失衡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五脏六腑经络循环不畅和代谢机能障碍所致,最终导致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0005]当脊椎关节出现错位、弯曲、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骨刺、均能使脊椎平衡失稳,导致脊椎孔内导出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脊椎动脉受压或牵拉,使其对应的脏腑器官和运动系统出现相应的非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
[0006]颈椎:位于脊椎上段共有七个节,它是整个脊椎活动最大的部分,是头部供血和神经信息传递的必经之地。当颈部的神经和血管受到挤压时,会出现头痛、眩晕、高血压、中风、肩痛、鼻炎、失眠、记忆力衰退、肩颈酸痛、上肢麻木无力、冰凉等亚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
[0007]胸椎:位于脊椎中段,共有十二节,每个节段两边共连接12对肋骨,胸椎与肋骨共同构成了胸廓,承担了保护内脏的作用。当胸椎神经受压时,会出现胸闷、气短、肩臂酸痛、易受风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血糖控制不良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亚健康身体状态和慢性的内脏疾病症状。
[0008]腰椎:位于脊椎下段,共五节,它与骨盆连接,既是人体承重的基地,又是活动力的集中部位,能把上身的重量分散到两腿,当腰丛神经受到挤压时,会出现腰痛、腿软、尿频、痛经、不孕不当脊椎关节出现错位、弯曲、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骨刺、均能使脊椎平衡失稳,导致脊椎孔内导出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脊椎动脉受压或牵拉,使其对应的脏腑器官和运动系统出现相应的非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
[0009]目前医疗行业中的低频电磁脉冲治疗仪,选用调制电路并控制三极管在电感线圈上产生电磁脉冲信号,以脉冲电磁波能量辐射人体相关患处。这种治疗方法只能作局部和浅层肌肉的治疗,不能改善全身气血循环和解决深层肌肉的炎症问题。
[0010]另一方面,目前电磁波析出药物作用于患处的仪器,利用电磁波照射到人体患处,产生一定的生物场效应,从而使药物导入人体皮肤。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只能对局部进行药物导入,且存在一定灼伤皮肤的风险。
[0011]综合以上所述,本设计解决了当前医疗仪器仅限局部治疗的难点,实现了脊柱相关部位的颈、肩、腰胝一次同治。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解决了现在对疼痛病症的局部物理治疗,局部治疗是根据病灶反应及不同的病因病机普遍使用的方法。这些治疗确实能解除病痛,但往往反复发作,不能痊愈。这是设备在设计时,缺乏脊椎整体治疗的理念,设备上的电极输出端子大都是二端或四端或6端,根本不能覆盖脊柱、脊椎旁肌上的32个主要穴位。因此在治疗时只能是用局部治疗方法,无法做到颈、腰同治。用药物导入和物理治疗的方式同时应用,在治疗上更是少见。
[0013]本电磁药物导入垫使用18组微电脑数码编程技术控制的输出方式,将电磁极循经、循络排列分布在颈椎、胸椎、肩周、腰椎的32点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上,使药物在电磁能的作用下,迅速地导入病灶区域,加速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它不仅改善了病灶组织的病理状况,同时还激活人体的经络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肌肉组织,重新调节这些系统功能和脏腑功能,彻底改变机体内的病态环境,使其产生超自我的修复能力,也达到了中医“通则不通,痛则不通”相当理想的治疗效果。
[0014]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对颈椎、肩周、腰椎的康复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的调整脏腑功能。通过对经络和神经系统的调整,恢复人体的自然功能,激发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调畅机体阴阳失衡状态。通过微循环的改善,闭阻的经络、穴位、神经得以导通,从而达到修复组织、恢复功能、祛除病患、预防病患侵袭的目的。
[0015]本发明提供一种脊椎电磁药物导入垫,由导入垫本体和电磁极组成,电磁极嵌入导入垫本体内。
[0016]所述导入垫本体正面和背面材料是高密度HJ皮革(,在高密度PU皮革内测为高密度防潮棉,导入垫本体的内部为高分子珍珠棉。
[0017]所述导入垫本体上背面上设有排气孔。
[0018]所述电磁极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组成。
[0019]所述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通过金属螺杆和金属螺母固定在一起,其中在电磁体圈和金属螺母间设有金属垫片和金属焊接片。
[0020]一种颈椎电磁药物导入垫,所述电磁极有6组。
[0021]一种胸椎电磁药物导入垫,所述电磁极有14组。
[0022]一种腰椎电磁药物导入垫,所述电磁极有12组。
【附图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是脊椎电磁药物导入垫A-A结构图;
如图2所示是脊椎电磁药物导入垫本体构造图;
如图3所示是脊椎电磁药物导入垫电磁极构造图;
如图4所示是颈椎电磁药物导入垫构造图如图5所示是胸椎电磁药物导入垫构造图;
如图6所示是腰椎电磁药物导入垫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1、2、3、4、5、6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本发明的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结构如图1、2、3所示,
由导入垫本体(I)和电磁极(2)组成,电磁极(2)嵌入导入垫本体(I)内,导入垫本体
(I)正面和背面材料是高密度PU皮革(11),在高密度HJ皮革(11)内测为高密度防潮棉
(12),导入垫本体(I)的内部为高分子珍珠棉(13),导入垫本体(I)上背面上设有排气孔
(14),电磁极(2)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21)和电磁体圈(22)组成,导磁不锈钢电磁极(21)和电磁体圈(22)通过金属螺杆(23)和金属螺母(24)固定在一起,其中在电磁体圈(22)和金属螺母(24)间设有金属垫片(25)和金属焊接片(26)。
[0026]一种颈椎电磁药物导入垫,电磁极(2)有6组(图4)。
[0027]—种胸椎电磁药物导入垫,电磁极(2)有14组(图5)。
[0028]一种腰椎电磁药物导入垫,电磁极(2)有12组(图6)。
[0029]具体实施时:
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工作原理是因人体质差异,通过0-70V和0-15mA调节将变频处理后的交变电场输入到颈、肩、腰部位32布点的电磁线圈而产生适应医疗标准的电磁场强度按流水工作模式实现对人体颈、肩、腰椎进行脊柱相关部位整体药物导入及推拿按摩治疗。
[0030]测试条件当输入交交电压25V电流1mA时测量(磁感应测量仪)
(a)在距离动态导磁盘不小于3cm时,磁场强度峰值应在ImT?3mT范围内。
[0031](b)在距离动态导磁盘不小于5cm时,磁场强度峰值应在0.5mT?2mT范围内。
[0032](c)在距离动态导磁盘不小于8cm时,磁场强度峰值应在0.1mT?ImT范围内。
[0033]流水模式设置:
(a)流水时间50ms—800ms可选择。
[0034](b)输出脉冲宽度:1.25ms/2.5ms。
【主权项】
1.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由导入垫本体(I)和电磁极(2)组成,电磁极(2)嵌入导入垫本体(I)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垫本体(I)正面和背面材料是高密度PU皮革(11),在高密度PU皮革(11)内测为高密度防潮棉(12),导入垫本体(I)的内部为高分子珍珠棉(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垫本体(I)上背面上设有排气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意所述的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极(2)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21)和电磁体圈(22)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不锈钢电磁极(21)和电磁体圈(22)通过金属螺杆(23)和金属螺母(24)固定在一起,其中在电磁体圈(22 )和金属螺母(24)间设有金属垫片(25 )和金属焊接片(26 )。6.一种由权利要求5制成的颈椎部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极(2)有6组。7.一种由权利要求5制成的胸椎部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极(2)有14组。8.一种由权利要求5制成的腰椎部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极(2)有12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该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由导入垫本体和电磁极组成,电磁极嵌入导入垫本体内,导入垫本体正面和背面材料是高密度PU皮革,在高密度PU皮革内侧为高密度防潮棉,导入垫本体的内部为高分子珍珠棉,电磁极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组成。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医疗仪器仅限局部治疗的难点,实现了脊柱相关部位的颈、肩、腰胝一次同治。该脊椎部位药物电磁导入理疗垫主要用于预防、治疗颈椎、肩椎、腰椎的相关疾病。
【IPC分类】A61M37/00, A61N2/04
【公开号】CN105288855
【申请号】CN201410363253
【发明人】吴国宪
【申请人】吴国宪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