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治疗方法及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873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漏版图案,及位置范围就可以达到精确定位,干净、彻底地、快速地治疗的目的,而控制病灶区温度,只要控制好正常组织或皮肤的温度,就可以控制治疗病灶体的温度,而这些控制都是自动控制的,所以治疗更安全,易控制,采用非介入式低温透热治疗,使病人无痛苦,其治疗设备结构简单,费用低,且一次性杀灭病灶体内癌细胞,不仅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还可以用于治疗变组织的止血,凝固,灼除和消炎,消肿,止痛及各种微波理疗。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中微波源(脉冲微波发生器)电路结构方框图,这部分为已有技术。
[0027]图2是本发明人体内病灶体通过影像机,计算机控制刻绘机在覆金属漏版上的投影刻绘制作原理图。
[0028]图3是本发明治疗时的微波辐射器,透镜天线,覆金属漏版,病灶体位置三维工作原理结构图。
[0029]图4是本发明结构方框图之一,虚线方框内为已有技术。
[0030]图5是本发明结构方框图之二。
[0031]图6是本发明流水切换三维微波辐射器顺序控制电路图。
[0032]图1-1是图1中脉冲调制器线路图。
[0033]图1-2是图1中功率调节器的线路图。
[0034]图1-3是图1中的指示灯线路图。
[0035]图1-4是图1中指示灯线路的一个反射器线路图。
[0036]图1-5是图1中的指示灯线路的另一个反射器线路图。
[0037]图7覆金属漏版、病灶体与三维支架的位置图。
[0038]图8是热释电传感器内部接线图。
[0039]图9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体温报警、断电控制工作原理图。
[0040]图10是体温报警、断电控制执行电路图。
[0041]图11是三路温度控制接点串联后控制治疗仪治疗结束的报警接点图。
[0042]1、平行于X轴向的辐射器
[0043]2、平行于y轴向的辐射器
[0044]3、平行于z轴向的辐射器
[0045]4、病灶体
[0046]5、fx为光轴平行于X轴的透镜天线凸透镜的焦点。
[0047]6、fy为光轴平行于y轴的透镜天线凸透镜的焦点
[0048]7、fz为光轴平行于z轴的透镜天线凸透镜的焦点
[0049]8、垂直于X轴覆金属漏版
[0050]9、垂直于y轴覆金属漏版
[0051]10、垂直于z轴覆金属漏版
[0052]11、覆金属漏版的三维支架槽
[0053]12、皮肤
[0054]13、病灶体在垂直于yoz面即在平面BDC0覆金属漏版上的投影
[0055]14、病灶体在垂直于xoz面即在平面CEA0覆金属漏版上的投影
[0056]15、病灶体在垂直于xoy面即在平面AFB0覆金属漏版上的投影
[0057]16、待通过透镜22的X方向微波束
[0058]17、待通过透镜23的y方向微波束
[0059]18、待通过透镜24的z方向微波束
[0060]19、穿过垂直于X轴漏版后的微波漏束
[0061]20、穿过垂直于y轴漏版后的微波漏束
[0062]21、穿过垂直于z轴漏版后的微波漏束
[0063]22、光轴平行于X轴的透镜天线的凸透镜
[0064]23、光轴平行于y轴的透镜天线的凸透镜
[0065]24、光轴平行于z轴的透镜天线的凸透镜
[0066]25、单维微波束辐射的低温区
[0067]26、三维微波束相互影响相互重叠而形成的高温热场区
[0068]27、温度突变分界面,即正常细胞组织与病灶体表面的分界面
[0069]28、影像机
[0070]29、浸水布层
[0071]30、微波发生器
[0072]31、刻绘机
[0073]32、计算机
[0074]33、显示器
[0075]34、键盘或鼠标
[0076]35、主控电源
[0077]36、传输网络
[0078]37、电源
[0079]38、病灶体在Ζ0Υ面上的投影轮廓线
[0080]39、病灶体在Χ0Ζ面上的投影轮廓线
[0081]40、病灶体在Υ0Χ面上的投影轮廓线
[0082]41、平行于X轴透镜天线
[0083]42、平行于Y轴透镜天线
[0084]43、平行于Z轴透镜天线
[0085]44、位于透镜与漏版之间的X方向平行微波束
[0086]45、位于透镜与漏版之间的Y方向平行微波束
[0087]46、位于透镜与漏版之间的Z方向平行微波束
[0088]47、影像机沿-X轴病灶在BDC0平面上的投影方向
[0089]48、影像机沿-Y轴病灶在CEA0平面上的投影方向
[0090]49、影像机沿-Z轴病灶在AFB0平面上的投影方向
[0091]50、覆金属漏版的骨架,由微波可穿过的板材制成
[0092]51、覆金属漏版的金属层
[0093]52、病灶体显像剂
[0094]53、正常细胞组织
[0095]54、热释电红外皮肤温度传感器
[0096]55、温度控制器
[0097]56、人体
[0098]57、夹水层 X
[0099]58、夹水层 Y
[0100]59、夹水层 Z
[0101]60、ZJXS控制常开触点继电器
[0102]61、ZJyS控制常开触点ZJ ¥1的继电器
[0103]62、冗上为控制常开触点ZJ 21的继电器
[0104]63、三维支架上的槽
[0105]64、调制盘
[0106]65、放大器
[0107]66、滤波器
[0108]67、加法器
[0109]68、比较器
[0110]69、温敏二极管
[0111]70、慢速电机
[0112]71、温度补偿器
[0113]72、外壳
[0114]73、娃窗口
[0115]R':高值电阻器
[0116]D':漏极
[0117]S':源极
[0118]E':地极
[0119]KJx:X路温度控制继电器
[0120]KJy:Y路温度控制继电器
[0121]KJz:Z路温度控制继电器
[0122]VT:三极管
[0123]VD: 二极管
[0124]KJxl:X路温度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Μ x,Nx
[0125]KJx2:X路温度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p x,qx
[0126]KJyl:Y路温度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M y,Ny
[0127]KJy2:Y路温度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p y,qy
[0128]KJzl:Z路温度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Μ z,Nz
[0129]KJz2:Z路温度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p z,qz
[0130]a、b为KJx2、KJy2、KJz2三个常开触点的串联后接点
[0131]实施方案
[0132]图1中的直流稳压电源线路通过桥式整流后,又通过IC6稳压器稳压,再通过二级31型滤波网络后,把非常稳定的电压5V直流电压供应给IC3、IC4、IC5。
[0133]图1-1中,脉冲调制器是由脉冲发生器1(^的3端通过R43和光电隔离器1(:2的1端相连及连接一些元器件组成。其中,IQ的和R 41 (10K-300K) R43 (10 Ω -1K Ω ),3端相连,1C的2,6端相连并通Ci (1-100MF)接地,通过C2 (0.0001-0.1MF)接地,1端直接接地,瓜的4,
8端和R41,R42 (100K-10M)相连后接5V电源;7端和Dn正端连后和R45中间抽头接电位器。R45 (100K-10M)的两端分别与R42,R44端相连;D ^负端和D 12正端相连后与1C ^ 6端连。
[0134]R44(0.5-10K) 一端接D12的负端,1(:2的2端接地,5端接+5V电源,+5V电源有C3(1-100M)C4(0.001-0.1MF)滤波电容,1(:2的 4 端和 R 37 (100 Ω-10K Ω ) R46—端接连,R37另端接地:Κ46 (100 Ω-10ΚΩ)另端接高速开关管?\基极;!\集电极接电源,1\发射极接输出网络并通过1?48(1(^-10(^)接地。
[0135]微波治疗仪的脉冲调制器,是产生微波脉冲的根源,是通过IQ,集成电路产生可变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改变脉冲宽度是通过R45可调电位器,由于脉冲源抗干扰能力差,因此采用IC2光电隔离器,使经过一次光电转换,完全切断通电干扰,再通过1\高速开关管产生脉冲电流,再经过输出网络送到主控电源的变压器。
[0136]输出网络是通过1\高速开关管产生的电流脉冲,进行整形后,进入固体开关器件,并通过RC形成输出网络,把高压脉冲送往主控电源,再通过高压电源把脉冲高压电源送往磁控管阴极上,形成脉冲微波振荡源。高压电源是由高压变压器,桥式整流,阻容滤波组成的线路。
[0137]图1-2中,功率调节器即功率档选择是通过显示器屏幕上展示的10个窗口图标,选择其中之一后,通过程序指令进入计算机总线,再通过治疗仪控制板上1(:3和1C 4打开其中之一的双向可控硅通路,接通主控电源(即是多抽头的初级及次级组成的变压器)相应的初级抽头,完成一次换档动作,如需加大或减小微波功率,可灵便更换档位,完成更换双向可控硅通路。功率调节器是由锁存器ic3连接8路驱动器1(:4再连8路双向可控硅通路组成的。
[0138]图1-3,图1_4,图1_5中,微波治疗仪面板上有8个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